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文研究性学习

语文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课题结题报告
中国流行音乐中的古典艺术
课题组长:蒋程陈
课题组成员:刘子亦卢岩超邓浩王豪
执笔:蒋程陈
指导教师:赵静
重庆市第四十二中学高一二班
“中国流行音乐中的古典艺术”研究性学习课题组
2012.4.5
“中国流行音乐中的古典艺术”课题结题报告
一、研究的缘起
大街小巷里飘荡着悠扬的歌声,人们带着耳塞在街上穿行。

在越来越多流行的音乐中,发现了许多古典元素。

二、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主要针对中国的流行音乐
三、研究目标与价值
研究目标:
了解中国的流行音乐与古典艺术之间的关系
研究价值:
1.将中国的古典艺术发扬光大,并传承下去。

2.通过本次研究性学习,培养同学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研究过程
(一)准备阶段(时间:2011.11 负责人:蒋程陈)
(二)实施阶段(时间:2012.2 负责人:蒋程陈)
(三)总结阶段(时间:2012.4 负责人:蒋程陈)五、研究路线与研究方法
研究路线
研究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综合采用调查分析法、资料记载法、材料分析法、询问老师法。

六、研究结果:
在中国的流行音乐中,渐渐多了许多古典艺术。

其中,我国的四大名著中,有两部比较突出符合此次研究的是《红楼梦》和《三国演义》
《枉凝眉》本是《红楼梦》书中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中,警幻仙子让人给贾宝玉演唱了十二首曲子,预示了金陵十二钗的命运,其中第三首就是《枉凝眉》。

而在87版电视剧《红楼梦》中,《枉凝眉》由王立平谱成曲子,作为电视剧的主题曲,由陈力演唱。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是明代文学家杨慎所作《甘一使弹词》第三段《说秦汉》的开场词,后来毛宗岗父子评刻《三国演义》时把这首词放在卷首。

而后央视版电视剧《三国演义》将其作为主题歌歌词。

这两首流行音乐,一个以《枉凝眉》中“阆苑仙葩”“美玉无瑕”“水中月”“镜中花”等词将宝黛二人的爱情故事展现得淋漓尽致;一个以《临江仙》中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反映了对历史变迁、英雄随着时光消逝的感叹。

是啊“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用音乐唱出了那种“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的无奈。

在中国著名歌手邓丽君的一张专辑名叫《淡淡幽情》里,讲述的全都是古典艺术。

比如歌曲《独上西楼》,整首歌用的就是将南唐诗人李煜的词《相见欢》改写成歌词,唱出了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错综复杂,有一种“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的悲凉之感。

比如《但愿人长久》就是把苏轼的词《水调歌头》做歌词,歌声空灵婉转。

让人听完歌后就忽然觉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比如《几多愁》,同样是来自词人李煜的词,题目叫《虞美人》,悠远的歌声里,有一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荡气回肠。

比如《在水一方》,这首歌的歌词是由琼瑶作的,而这首词从“绿草苍苍,白雾茫茫。

有位佳人,在水一方”等词,不难看出与《诗经》里的《蒹葭》有异曲同工之妙。

还有一首叫做《芳草无情》的歌曲,这首歌的词就来自范仲淹的《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衬托出了一种“酒入愁肠,化
作相思泪”的伤感。

而同样以这首词为原型的歌曲《送别》则是用“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唱出了分离时的离别情绪。

说道古典艺术,那么必不可少的一位流行歌手就是周杰伦,当然还有他的“御用词人”方文山。

你是否还依稀记得“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你是否还记得“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你是否还记得“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

方文山把独具中国风的青花瓷用词的形式将它的文字、图案描绘了出来,而周杰伦用他的歌声向我们展示了中国的韵味,也让世界认识到中国的古典艺术。

一首《兰亭序》竟是在赞扬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忙不迭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

一首《本次纲目》更是捍卫了中国悠久的历史,赞颂了中国的祖先,英明的华佗。

七、研究小结
在现在的流行音乐里,有着越来越多的古典艺术。

我觉得这是一个好趋势。

因为中国的历史文化悠久,古典艺术也是让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的一个重要的要素。

保护中国的古典艺术,并将它传承下去,这是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做的。

我想,不管是一代天后邓丽君,还是一代歌王周杰伦,他们的歌曲中的古典艺术,都是在捍卫中国古典艺术的历史地位,并为其的发扬作者表率作用。

这是歌者用他们的方式表现的对中国古典艺术的热爱。

同样,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也应该为其做出努力和贡献。

然而时代在发展,我们可以讲这些古典艺术加入到流行的艺术中,这样,也是人们能够有益的吸收和理解。

一边走在流行的前线,一边品味古典的艺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