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所谓优质学校、特色学校,他们的内涵就在于有着优良的校园文化,缺少了这个内涵,学校便没有了“底气”。
优质教育和品牌学校不是自封的,而是在激烈的办学竞争中形成和壮大的,是在逐步为社会和广大群众接受的过程中“成名”的,是长期持续努力,蕴蓄积淀的结果。
一个学校有没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可持续性,就其深层的判断,就是看他有没有优良的校园文化。
一、校园文化在学校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校园文化建设,对学校理清办学思路,明确办学目标,促进学校管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提高办学效益起着关键作用。
从新课程观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实际上就是努力开发校园课程资源。
1、校园文化是产生和传播先进文化的基础。
文化是人类文明与科学的象征和代表,是人类美德和智慧的表现。
学校是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是人类文化的神圣殿堂。
校园文化是各类优秀文化、先进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又是学校的生命和灵魂。
继承文化、整理文化、扬弃文化、传播文化、创造文化是学校的职责和使命,先进的科学技术在校园传播,一切有利于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在校园繁衍生息。
2、优良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学校办学效益的提高。
学校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无论是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还是塑造健全的人格,都不是仅仅单一的教育手段所能够完成的,必须通过多种途径,调动各种力量,运用各种手段进行全方位的努力才能完成。
在校园里,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涉及到方方面面,在诸多因素中,校园文化的影响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同课堂教学相比,校园文化具有更广阔的空间和丰富的内容,尤其是它的教育功能是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
校园文化建设与课堂教学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只有两者都搞好了,才能共同实现教育目标。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
校园文化是使学校从制度管理向文化管理迈出的载体。
文化管理是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其核心是对学校师生员工价值观的导向。
学校要尊重人,学校要依靠人。
一所学校一旦确立了尊重师生、依靠师生这样的价值观,师生员工有了主人翁感,那么由此而激发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即文化力将是巨大的,有利于教师良好职业道德的形成,有利于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有利于教师不断探索进取,促进教师成长,有利于学生形成优良的职业道德和技能的全面提高。
二、校长如何领导校园文化建设《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大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建设以社会主义文化和优秀的民族文化为主体,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
”这个意见,是当前校园文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为我们建设校园文化指明了方向:以中国5000年传统文化为主体,形成健康、高雅的教育氛围和富有时代特点、民族特色、学校特征的文化氛围,创设优良的育人环境。
如何才能建设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培育意蕴深厚的校园文化,核心在于“文化育人”,要使学校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而非“考试机器”、“升学基地”,使校园文化在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过程中,发挥“文化育人”功能,成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力支撑。
要抓好建设校园文化,校长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校长要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的误区与不足。
误区之一:突出教学工作忽视文化建设。
误区之二:强调制度管理忽视文化熏陶。
误区之三:曲解文化内涵忽视校园现实。
误区之四:热衷庸俗功利忽视人本情怀。
误区之五:注重校内活动忽视社会实践。
误区之六:只需要大家努力,一两个月就可以办好。
误区之七:形象与品牌的包装下的学校就一定行。
误区之八:领导(校长和办公室)去办就行,其他人不重要。
误区之九:把其它成功的学校照搬就OK。
不足之一:只注重物质文化建设而忽视精神文化建设。
不足之二:校园文化建设的特色不明显。
不足之三:校园文化建设缺乏整体性,缺乏长远的考虑和规划。
不足之四:学校形成的文化缺乏有效的宣传贯彻。
2、校长要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渗透到学校的日常工作之中。
建设校园文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奏效的事情,校长要把校园文化建设融入到学校日常的一点一滴的工作中,渗透到学校的管理制度中,作为考核学校领导、教师的一项重要指标。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是建设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校长要建设学校制度文化,建立良好的群体行为规范,要组织师生积极参与规章制度的制定和修改,力求各项制度体现出积极、先进的文化价值,为全体成员共同认可,使规章制度在学校管理、评先荐优、行为规范等方面凸现约束与激励功能,促进师生自觉地由他律内化为自律,由顺从内化为投入。
3、校长要充分发挥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核心作用,做到群策群力。
校长要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校园文化建设做出全局性的战略布局,并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全力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校长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建设学校精神文化,努力塑造高尚的人格,注重师生情感的熏陶、意志的磨炼,使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健康的人生哲学、乐观的态度,培养出时代需要的优秀人才。
学校师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脱离了师生,校园文化就失去了生命与活力。
因此,校长要充分发挥广大师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潜能,使校园文化建设成为师生的共同行动,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发现知识、运用知识、创造知识。
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是校长抓好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
三、校园文化建设的步骤与内容我们认为,学校文化至少应由如下几个部分组成:1、以校训为核心的学校办学理念系统;2、以主题文化为核心的校园视觉环境文化系统;3、以特色学校建设为导向的特色项目梳理、课程开发、课题研究系统;4、以师生共建、全员参与的学校活动文化系统;5、以价值观为导向的学校评价系统;6、子文化系统:校长文化与管理文化、教师文化与课程文化、学生文化与班级文化、后勤文化等。
7、形象宣传系统:校歌校赋、校报校刊、学校网站、校园广播站、校园电视台、宣传片、宣传册等文化载体。
成果应包括:1、环境优化、提升品味,让学校更像文化传承的场所;2、一句让社会各界、全体师生高度认可的、涵盖学校全体师生价值观的"校训"戓"口号";师生气质得到显著提升。
3、一套让学校以“特色学校建设”为核心的管理体系,能全面促进师生发展的行为准则。
学校办学理念系统这是一所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应该是一个战略性的问题,要求必须有长期性、稳定性、个性,关键是要让师生认同、入脑入心。
我们认为,在实践中,如果仅依据策划公司操作,这绝对是失策。
首先,文化只能传承、发展,但不能嫁接。
其实,办学理念千万不能是校长一个人的观点,那叫校长观。
再次,文化是人的行动、是人的特质。
如果仅靠外力,仅靠校长,不能变成全校自动自发的行动,那一定是一场失败。
因此,我所建议的步骤和方法是:1、全校动员、全员发动,小学高年级参与甚至让家长都参与进来最好。
2、可以请求公司协作,但注意,公司只能是协作,比如提供工具,讲解基本理论,提供创意、提供参考模板。
3、教师们都必须写相关创意条目和论文;4、公司可以进行梳理、总结、解读、厘清;这样的好处是:1、每个人都参与进来,无异于是进行了一场全体性的“文化大革命”;2、有利于执行下去。
以前,大多数学校为图简省,出钱请公司帮忙创意一套文本,但是啊,理念还是理念、校训还是校训。
不仅你去问,学生不知道,教师也一问三不知,更莫指望有执行。
学校的教师本身都是文化人,创意也有,只是没去动脑筋而已。
当然,专业公司也有它的优势,它可以深化、可以系统化、可以解读得更透。
但作用也仅此而已啊。
我们实践中还总结出了一套流程。
1、调研加动员2、全体创意3、教师论文4、教师论坛5、结集出版6、实施方案我们认为其它做法都没有这样做效果好。
学校环境文化系统1、环境文化建设主题文化与学校特色及学校办学理念,相辅相存,相得益彰。
但主题文化很具象,它可能是一个人物、一句名言、一种花草、一个动物、一个故事。
但一要有出处,经得推敲,二是适合校本,三必须可以很好诠释学校特色,承载本校文化。
2、请专业设计公司进行文化的演绎。
设计时切忌贪大求全、求精、求豪华,必须紧扣学校实际,不一定花钱多就好。
因地制宜,匠心独运。
学校一定要有预算,以自己的口袋为准。
我们在实践中发现,有时候,几万元也能让一所学校大幅度提升品味。
其实,环境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中最简单轻松的部分。
有钱就行,钱多钱少都行。
简单说就是设计加工程。
可以在短时间里,快则一月,慢则三至五月让学校面貌发生变化。
实际上,这也是目前绝大多数学校文化建设的做法。
所谓的环境育人,让小草跳舞,石头唱歌,墙壁说话。
我们称之为学校文化初级阶段。
其他几个子项目更为关键,为学校文化建设的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3-7的部分,这才是文化建设的重头戏,我们认为步骤和方法应该是:1、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2、可以吸纳专业团队介入,所谓外力推动。
3、制定工作计划4、研究相应项目的落实5、以三年为周期,学期为单元,一项一项长期开展下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学校文化建设,任重道远,急不得也停不得啊。
我们最后的建议是:慎选合作公司,有的有水平,有的虽然牌子很大,做了很多学校,但根本就是在忽悠,有的根本就是鱼龙混杂、不懂教育。
四、新建校的统一规划新建学校是一所全新的学校,从头到脚都是新的。
文化本是传承的,但作为一所新学校,必然赋予新的内容,让它有一个起点,走向文化的高端。
新学校正在建设之中,尤其是环境文化,在建设初期介入,能够起到很好的整体规划作用,从建设整体上体现学校文化,使环境育人能够得到更好的体现。
同时,可以避免重复建设,减少投资,使本就不多的资金能够更好地用在刀刃上。
五、成功校园文化打造下的校长特色校园文化的成功打造,对校长的个人推广也意义深刻:1、学校的发展意味着校长的发展;2、学校的品牌推广就是校长的品牌推广;3、校长的修养得以全面改善;4、校长的政绩也得到上级领导的全面认可;5、在社区里校长将是这里的无形领导和圣人;6、学校的全面自主化,校长得以从中解脱出来做学校全面的整体考虑。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所好学校就有一个好校长!一所好学校就是一个好校长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