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习目的: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学科、技术和工程的总称。
它既指与与人类生活、生产活动有关的各类工程设施,如建筑公程、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铁路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等,也指应用材料、设备在土地上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等工程技术活动。
通过两天对道路方面的实习,让自己对即将接触的专业知识有一个系统大概的认识。
通过对时代阳光大道和绕城高速的部分路段进行初步了解,让我们知道公路的一些基本常识;通过对浦沅立交桥的观察与分析,使我们对公路的立体式分布有初步地了解;通过对在建书院路进行细致观察,让我们对公路的设计与路基,路面等方面的用材与结构有一定的了解。
二.实习时间:2008年7月12日〜7月13日三.实习地点:时代阳光大道和绕城高速的部分路段浦沅立交桥(新中路立交桥)在建的书院路部分路段四.实习所见:第一天的实习我们来到了时代阳光大道,这是我第一次这么用心地去研究一条公路。
今天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来细致地观察这条公路。
首先我们看到的是一堵防止水土流失的墙,老师说这是因为我们人类因为修路破坏了这里的生态平衡,为了使生态保持平衡所以要建这么一堵墙,这墙是由很多的凹进去的圆弧和正方体(一个整体)构成。
在这个结构里面长了很多草,这是用来防止水土流失用的,它们大概长70 厘米,高一米多(包括那段圆弧半径)。
在两个结构之间有一条沟,是截水沟;而在这堵墙的中间和下面有几条排水沟。
这样在下雨的时候可以把雨水及时地排到指定地方,使雨水不会流到公路上而使公路使用寿命减短。
公路的设计是“两边低中间高” ,这样是为了使落到马路上的雨水能够流到两旁,然后通过边上的排水通道流向下水道。
接下来我们就去了绕城高速,站在高速公路的旁边观察这条高速公路。
这是一条四车道的高速公路,中间用分隔带隔开,两边都打上护栏,后来老师告诉我们:在高速公路行车道旁边的这两排护栏都埋进地面以下几乎有两米之深,这是为了防止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车辆发生碰撞时可以适时地改变它们的方向,使车子不会撞倒护栏而摔下去。
在高速公路外边的护栏是防止行人和牲畜进入高速公路而引发事故。
在高速公路的下面挨地面处每隔一段距离就会有一个涵洞,这不仅是为了排水,更重要的是为了维持高速公路两边的生态平衡,使两边的动物或者是雨水能够通过这一通道进行流动。
在回来的时候看到一条公路因为没有处理好排水的问题公路路面上面全是水,这不仅影响到交通,而且对路面有很大的影响,如果这条道路设计的时候没有考虑到渗水问题那就会影响这条公路的使用寿命。
由此我想到对一条公路的设计一定要考虑到很多的问题,综合各方面去考虑。
第一天的下午我们是用来上课,来学习一些关于公路方面的知识。
我们讲到了公路的分类和分级。
公路根据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干线公路。
四车道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25000〜55000 辆;六车道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45000〜80000辆;八车道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人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60000〜100000 辆。
其它公路为除高速公路以外的干线公路、集散公路、地方公路,分四个等级。
一级公路为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的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1500〜30000辆。
二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3000〜7500 辆。
三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1000〜4000辆。
四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双车道1500辆以下;单车道200辆以下。
公路等级的选用公路等级应根据公路网的规划,从全局出发,按照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远景交通量综合确定。
一条公路,可根据交通量等情况分段采用不同的车疲乏数或不同的公路等级。
我们还讲到了城市道路,共分为四类:( 1 )快速路:城市道路中设有中央分隔带,具有四条以上机动车道,全部或部分采用立体交叉与控制出入,供汽车以较高速度行驶的道路。
又称汽车专用道。
快速路的设计行车速度为60-80km/h。
⑵主干路:连接城市各分区的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
主干路的设计行车速度为40-60km/h。
⑶次干路:承担主干路与各分区间的交通集散作用,兼有服务功能。
次干路的设计行车速度为40km/h。
⑷支路:次干路与街坊路(小区路)的连接线,以服务功能为主。
支路的设计行车速度为30km/h。
我们还讲到道路的线型,它分为平面线型,纵面线型和横断面,讲述了高速公路和城市公路的设计结构,它们应该包括哪些部分。
第二天我们到看浦沅立交桥,昨天上课的时候老师讲到道路交叉的方式分为平面交叉和立体交叉,而立交桥就属于立体交叉。
它包括上跨,下穿,分离,互通。
浦沅立交桥是以芙蓉路和韶山路为主要干道,它们分别是南北和东西纵横的道路,其中韶山路是长沙乃至中国的一条主要干道,它是从北京到珠海的一条国道,与京珠高速是平行的,在没有建京珠高速前一直是车流量很大的一条路(我国是在1988 年才开始修建高速路的),现在车流量也很大;而芙蓉路是在长沙市交通中起主要作用的,它连通了长沙市的几个区。
它们由分离上跨下穿的方式构成,其他组成立交桥的部分都是围绕着两条道路修建的,起到了分流和分支的作用。
这个立交桥的设计很好地解决了交通在韶山路上的拥挤状况,使长沙市的交通变得更加有序。
接下来我们又沿着这条立交道路走到了正在建书院路上,老师带着我们去看公路的真正施工阶段。
在施工路段我们把昨天学到的理论和现在的实践结合到一起了。
昨天我们讲到公路路基以上分为面层,基层,垫层几个部分,而所用的建筑材料又分为天然材料(土,砂等),无机结合料(水泥,石灰),有机结合料(沥青),工业废料,金属材料(钢筋)。
. 现在我们就有机会来了解这一方面的知识,我们看到的是用石灰,砂,卵石构成的垫层,然后在最上面看到是沥青混泥土。
我们还看到了埋在地下的管道,是用来排水的。
在工地上我们看到了两个工人在用一台小功率的压土机压路面的垫层使它变紧,因为要求是在路面以下0〜80 公分以下压缩率应达到97%, 老师说这个小功率的机器达不到要求,应该用那种大功率的压路机。
在施工现场我们体验到了辛苦,也学到了很多知识。
五.不足与问题在这两天的实习过程中虽然说是收获不小,但因为自己以前没有接触过专业知识,刚开始的时候存在着很多问题,现在有些问题得到了解决,但有些问题仍旧没得到解决。
比如说路基路面选材的标准,如何去选材等等。
我想这些问题在以后接触到专业知识后应该可以得到解决的。
六.实习小结为期两天的道路工程认识实习已经结束,在这两天里面我学到了很多以前我不知道的知识,也让我对土木工程中的道路工程有一定的了解,让自己了解到应该在哪些方面努力点,使自己对以后的学习更加充满信心。
在这两天里面我学到了有些课本里面学不到的知识,都是要通过实践才能理解的。
这体现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这一伟大真理。
总之,这两天过得很有意义!第八章道路工程8.1 路基工程基本概念: 1. 路基的概念:是道路的主体和路面的基础,承受岩石、土自身和路面的重力,为路面提供一个平整层,且承受路面传递下来的荷载。
2. 路基的设计要求:具有足够的强度和整体稳定性。
3. 路基分类:可分为一般路基、特殊路基(1)一般路基:凡在正常的地质与水文条件下,路基填挖高度不超过设计规范或技术标准所允许的范围称之为一般路基。
(2)特殊路基:凡超过规定范围的高填或深挖路基,以及特殊地质与水文条件地区的路基,称之为特殊路基。
(4)路基的几何尺寸:宽度、高度和边坡坡度。
(5)路基的分类:根据路基设计标高和原地面的关系,路基可分为路堤、路堑和填挖结合路基。
路堤:填方路基;路堑:低于原地面的挖方路基。
填挖结合路基:位于山坡上的路基,设计上常采用道路中心线标高作为原地面标高,可以减少土(石)方工程量,避免高填深挖和保持横向填挖平衡,形成填挖结合(半填半挖)路基。
8.1.1 填方路基施工8.1.1.1 路堤填筑施工土方路堤路堤的填筑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法,即按照断面全宽分成水平层次逐层向上填筑。
若填方分成几个作业段进行施工,当两段交接处不在同一时间填筑时,即先填地段按1:1坡度分层留台阶;当两段交接处同时施工时,则应分层相互交叠衔接,其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m。
当采用不同土质进行填筑时,应分层填筑,层次应尽量少,每层厚度不宜小于50 mm,不得混填,应选用透水性较好的土质填筑(4)路基的几何尺寸:宽度、高度和边坡坡度。
(5)路基的分类:根据路基设计标高和原地面的关系,路基可分为路堤、路堑和填挖结合路基。
路堤:填方路基;路堑:低于原地面的挖方路基。
填挖结合路基:位于山坡上的路基,设计上常采用道路中心线标高作为原地面标高,可以减少土(石)方工程量,避免高填深挖和保持横向填挖平衡,形成填挖结合(半填半挖)路基。
基本概念:1. 路基的概念:是道路的主体和路面的基础,承受岩石、土自身和路面的重力,为路面提供一个平整层,且承受路面传递下来的荷载。
2. 路基的设计要求:具有足够的强度和整体稳定性。
3. 路基分类:可分为一般路基、特殊路基(1)一般路基:凡在正常的地质与水文条件下,路基填挖高度不超过设计规范或技术标准所允许的范围称之为一般路基。
(2)特殊路基:凡超过规定范围的高填或深挖路基, 以及特殊地质与水文条件地区的路基, 称之为特殊路基。
土石路堤土石路堤是指利用砾石土、卵石土、块石土等天然材料填筑而成的路堤。
当天然土石混合材料所含石料强度大于20MPa 时,石块最大粒径不得超过压实层厚度的2/3;当石料强度小于15MPa 的软质岩时,石料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层厚。
填筑方法:分层填筑,分层夯实,填筑厚度不得超过40cm。
具体施工方法如下:1. 按填料渗水性能确定填筑方法即压实后渗水性较大的土石混合填料,应分层分段填筑,如需纵向分幅填筑,则应将压实后渗水性较好的土石混合填料填筑于路堤两侧。
2. 按土石混合料不同来确定填筑方法即当所有土石混合料岩性或土石混合比相差较大时,应分层分段填筑。
如不能分层分段填筑时,应将硬质石块混合料铺筑于填筑层的下面,且石块不得过分集中或重叠,上面再铺含软质石料混合料,然后整平碾压。
3. 按填料中石料含量来确定填筑方法即当石料含量超过70%时,应先铺填大块石料,且大面向下,放置平稳,再铺填小块石料、石渣或石屑嵌缝找平,然后碾压;当石料含量小于70%,土石可以混合铺填,且硬质石料(特别是尺寸大的硬质石料)不得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