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一、复习预习
一、复习常见的酸
二、复习酸的化学性质
三、预习常见的碱
二、知识讲解
课堂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常见的酸及其化学性质,这堂课我们来认识几种常见的碱。
考点1: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
考点2: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用途及其制法
1、用途
氢氧化钠:化工原料,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印染等工业;氢氧化钠与油脂反应可以除油污。
氢氧化钙:建筑业:制三合土,抹墙;农业:改良酸性土壤、配制波尔多液、石硫合剂;工业:制取氢氧化钠、漂白粉;实验室中可以证明二氧化碳。
2、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工业制法
考点3: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变质
1. 氢氧化钠变质 氢氧化钠变质是因为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
证明方法: a) 取样,加过量的稀盐酸,如果有气泡产生,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
NaOH+HCl=NaCl+H 2O 和 Na 2CO 3+2HCl=2NaCl+H 2O+CO 2↑ b) 取样,加氢氧化钙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
Na 2CO 3+Ca(OH)2=2NaOH+CaCO 3↓
c) 取样,加氯化钙(或硝酸钙)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NaOH 已经变质: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工业制法 Na 2CO 3+Ca(OH)2=2NaOH+CaCO 3↓ CaCO 3CaO+CO 2↑,
CaO+H 2O=Ca(OH)2
Na2CO3+CaCl2=2NaCl+CaCO3↓ 或
Na2CO3+Ca(NO3)2=2NaNO3+CaCO3↓
2.氢氧化钙变质
氢氧化钙变质是因为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
证明方法:取样,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如果有气泡产生,说明氢氧化钙已经变质:
Ca(OH)2+2HCl=CaCl2+2H2O
CaCO3+2HCl=CaCl2+H2O+CO2↑
3.氢氧化钠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变质时,固体质量都会增加。
考点4: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部分变质
1.氢氧化钠部分变质的证明方法:
①取样,(如果是固体,就需要加适量水,使固体完全溶解),加
过量的氯化钙(或硝酸钙)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碳酸钠存在:
Na2CO3+CaCl2=2NaCl+CaCO3↓ 或
Na2CO3+Ca(NO3)2=2NaNO3+CaCO3↓
②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如果滤液变红,说明氢氧化钠
存在,氢氧化钠部分变质。
2.氢氧化钙固体部分变质的证明方法:
①取样,加适量水使固体完全溶解,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如果有
气泡产生,说明碳酸钙存在:
CaCO3+2HCl=CaCl2+H2O+CO2↑
②另取少量固体,加氯化铵(或硫酸铵)研磨,如果闻到刺激性
氨味,说明氢氧化钙存在,氢氧化钙部分变质:
Ca(OH)2+2NH4Cl=CaCl2+2NH3↑+2H2O 或
Ca(OH)2+(NH4)2SO4=CaSO4+2NH3↑+2H2O
考点5:碱的通性
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氢氧化钾KOH等几种常见的碱,从结构上看都含有相同的原子团。
碱具有通性的原因是它们在溶液中解离出共同的氢氧根离子。
考点6:碱的化学性质
1、能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的颜色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2、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2NaOH+CO2=Na2CO3+H2O 2NaOH+SO2=Na2SO3+H2O
Ca(OH)2+CO2=CaCO3↓+ H2O
3、与酸反应
NaOH+2HCl=NaCl+H2O
Ca(OH)2+2HCl=CaCl2+2H2O
4、与某些盐反应
2NaOH+CuSO4=Na2SO4+Cu(OH)2↓
3NaOH+FeCl3=3NaCl+Fe(OH)3
Ca(OH)2+Na2CO3=CaCO3↓+2NaOH
三、例题精析
【例题1】不属于氢氧化钙固体或溶液的用途的是( )
A.检验CO2气体
B.降低土壤酸性
C.配制波尔多液
D.治疗胃酸过多
【答案】D
【解析】氢氧化钙有腐蚀性,虽然能和胃酸反应,但是不能服用。
【例题2】某同学在化学晚会上用毛笔蘸取一种无色液体在一张白纸上书写了“化学魔术”四字,然后再喷上另一种无色液体,白纸上立即出现了红色的“化学魔术”四字.该同学所用的两种无色液体可能是()
A.NaOH溶液、酚酞溶液
B.CuSO4溶液、NaOH溶液
C.紫色石蕊溶液、酚酞溶液
D.酚酞溶液、“雪碧”饮料
【答案】A
【解析】A、NaOH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正确;
B、CuSO4溶液是蓝色的,且CuSO4溶液喷洒NaOH溶液会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铜,故错误;
C、石蕊试液是紫色的,与题意不符,且石蕊试液遇酚酞试液不变色,故错误;
D、“雪碧”饮料中含有碳酸,酸性溶液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故错误;故选A。
【例题3】《奔跑吧兄弟》是一档热播的娱乐节目,其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其中一期节目,队员用水枪将酚酞溶液喷射到对方的“名牌”上,立即变红色.事先浸泡“名牌”的溶液可能是()
A、白酒
B、纯碱溶液
C、食盐溶液
D、柠檬酸
【答案】B
【解析】队员用水枪将酚酞溶液喷射到对方的“名牌”上,立即变红色,说明事先浸泡“名牌”的溶液显碱性;
A.白酒显酸性;食盐溶液显中性;柠檬酸显酸性;纯碱溶液显碱性,故事先浸泡“名牌”的溶液可能是纯碱溶液.
故选B.
四、课堂运用
【基础】
1、氢氧化钠的俗名是()
A.烧碱
B.小苏打
C.生石灰
D.纯碱
【答案】A
【解析】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故选A。
2、李明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微粒是不断运动”的探究.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则M溶液是()
A.氢氧化钠溶液
B.浓盐酸
C.浓氨水
D.食盐水
【答案】A
【解析】A、氢氧化钠溶液不具有挥发性,所以观察不到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A错误;
B、浓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后显酸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B错误;
C、浓氨水挥发出氨气,氨气溶于水溶液呈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C正确;
D、食盐水没有挥发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D错误。
故选C。
【巩固】
1、下列溶液暴露在空气中,因发生化学变化而使溶液质量增加的是
()
A.浓盐酸
B.浓硫酸
C.饱和食盐水
D.浓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D
【解析】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氯化氢使溶液质量变小,故此选项错误。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使溶液的质量增加,但未发生化学变化,故此选项错误。
C、饱和食盐水在空气中放置,溶液质量基本无变化,故此选项错误。
D、氢氧化钠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所以溶液质量变大,且发生了化学变化,故此选项正确。
故选D。
【拔高】
1、某固体粉末可能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和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固体加入足量的水,搅拌,有不溶物;②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
下列对固体粉末成分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一定有碳酸钠B.一定有碳酸钙
C.可能有氢氧化钠D.可能有氢氧化钙【答案】B
【解析】本题的难度较大,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和碳酸钙是化学中常见的碱和盐,其中不溶于水的是碳酸钙,但必须注意的是这四种物质中,氢氧化钙与碳酸钠能发生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钙和氢氧化钠。
所以①的实验操作能证明固体溶于水后有碳酸钙;过滤即除去了碳酸钙,加入盐酸还有起泡,说明容易中会有碳酸钠,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均不会和盐酸反应产生气体。
所以固体混合物就有三种可能,第一种是含有碳酸钙和碳酸钠;第二种是含有氢氧化钙和较多的碳酸钠;第三种是含有氢氧化钙、较多的碳酸钠和碳酸钙。
而氢氧化钠的是否存在不能确定,故可能含有碳酸钙、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一定含有碳酸钠。
故不正确的是B选项。
课程小结
一、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
二、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用途。
三、碱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
碱的化学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