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完整158所开设MTI高校+我国高校翻译硕士专业发展_现状_问题与对策
完整158所开设MTI高校+我国高校翻译硕士专业发展_现状_问题与对策
北京
天津 林 中 部 地 区 黑龙江 安徽 江西 河南 湖北 湖南 四川 重庆 贵州 西 部 地 区 云南 陕西 甘肃 宁夏 新疆 广西 内蒙古 西藏 青海
6
二 ) 翻译硕士专业的研究方向 ( 我国培养的外语类人才绝对数量并不少 , 但是
高教研究
现代教育科学 MO D E R N E D U C A T I O N S C I E N C E
2 0 1 1 年第 4 期
我国高校翻译硕士 专业发展 : 现状 、 问题与对策
尚亚宁
摘 要 ] 满足翻译市场需求 , 促进翻译学科完 善 , 是 我 国 翻 译 硕 士 专 业 学 位 建 立 发 展 的 根 本 动 力 和 [ 基本出发点 。 近年来 , 我国的翻译硕士专业为培养高 层 次 应 用 型 专 业 化 翻 译 人 才 做 出 很 多 努 力 , 收 获 了 一 些成果 , 但它仍处于初级探索阶段 , 也面临着发展 过 程 中 必 然 出 现 的 诸 多 瓶 颈 和 困 难 。 当 前 , 深 入 分 析 我 国高校翻译硕士专业发展的现状 , 正确应对存在的问 题 , 进 而 提 出 翻 译 硕 士 专 业 持 续 健 康 稳 步 发 展 的 相 应 对策 , 是摆在教育管理部门 、 学界和业界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 关键词 ] 高校 翻译硕士专业 现状与问题 发展对策 [ )0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6 4 3. 7 [ 0 0 5—5 8 4 3( 2 0 1 1 4-0 0 7 1-0 5 [ ) 作者简介 ] 尚亚宁 , 西安工业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 ( 陕西西安 7 1 0 0 3 2 [
表 2 我国翻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研究生招生情况 年份 2 0 0 7年 2 0 0 8年 2 0 0 9年 2 0 1 0年 MT I 授权单位数 1 5 1 5 4 0 1 5 8 在职攻读 在职攻读
科 , 我国的翻译硕士专业起步较晚 , 可供借鉴的经 验较少 , 因此 , 尚属探索阶段 , 其发展过程中仍然 面临着诸多困境和壁垒 。 ( 一 ) 培养翻译硕士的师资力量比较薄弱 翻译硕士专业的发展并不是原有外语专业的 “ , 它对师资有着更加专业的要 翻版 ” 抑或 “ 换牌 ” 求 。 合格翻译人才的培养 , 需要高校翻译教师既是 研究者 , 也是实践者 , 还是传授者 , 要求教师是通 才 。 翻译 教 师 不 但 要 是 军 事 家 , 最 好 还 是 名 将 ③ 。 我国从事翻译硕士专业教学的教师很多还是以研究 型为主 , 专业型 、 实践型的师资力量总体上还较薄 弱 , 而这种薄弱主要 体 现 在 实 践 经 验 不 足 上 ④ 。 按 照全国翻译硕士专 业 学 位 教 育 指 导 委 员 会 的 要 求 , 翻译硕士核心课程及重要必修课程的任课教师中具 有口译或 笔 译 实 践 经 验 的 比 例 要 达 到 7 0% , 笔 译 教师应承担过 3 0 万 字 以 上 的 正 式 笔 译 任 务,口 译 教师应担任过 2 0 次 以 上 的 正 式 场 合 的 交 传、同 传 任务 。 我国高校翻 译 方 向 的 博 士 点 本 来 就 比 较 少 , 博士和教授的资源有限 , 分配给翻译硕士研究生的 优质师资更 加 有 限 。 同 时 , 由 于 高 校 体 制 的 限 制 , 来自实际工作部门的资深翻译工作者任兼职教师的 “ 管道 ” 还不畅通 。 因 此 , 许 多 培 养 单 位 的 任 课 教 师资格刚刚 达 到 基 本 要 求 , 要 实 现 把 译 者 、 读 者 、 翻译理论家与翻译史学家集于一身还是一个非常高 的标杆 。 ( 二 ) 翻译硕士专业 培 养 单 位 的 基 础 设 施 需 要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目标是培养专业化的翻译 人才 , 翻译硕士专业对教学设施的要求比较高 。 我 们的教材编写 、 教学设备 、 翻译实习环节等对翻译 技术的重视程度还远 远 不 够 ⑤ 。 一 些 教 学 点 的 资 金 投入还不到位 , 数字化语言实验室和同声传译实验 室的规格还不够高 。 由于参加各种国际会议的机会 有限 , 供学生练习和教师教学研究使用的原始语音 和书 面 资 料 数 量 少 , 尤 其 是 有 关 政 治 、 经 济 、 社 会 、 文化等发展最新动态的资料很少 。 翻译技术和 翻译软件的广泛使用是发展翻译产业的趋势 , 一些 教授虽然有着比较丰富的翻译教学研究经验 , 但面 对全新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 、 翻译技术资源以及 网络多媒体教 学 环 境 却 显 得 有 些 力 不 从 心 。 加 之 , 高校翻译硕士专业的校内教学和校外实践在一些层 面上存在着隔阂 ,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单位与翻 译实际工作部门的联系与合作还不够密切 , 良好的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口笔译实践基地还不能在短
0 0 7年 我 国 启 动 翻 译 硕 士 专 业 学 位 ( M a s t e r 2 , 简 称 MT )试点 T r a n s l a t i o n a n d I n t e r r e t i n I o f p g 工作 , 这是翻译学科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 翻译硕士 专业学位的设置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业化翻译人 才提供了重要 途 径 , 为 翻 译 学 科 发 展 指 明 了 方 向 , 也为调整外语类人才培养结构和培养方式奠定了坚 实基础 。 截 至 2 0 1 0 年, 我 国 获 准 试 办 翻 译 硕 士
表 1 我国设立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高校和科研单位 区域 省份 数量 学 校 北京大学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北 京 第 二 外 国 语 学 院 、 北 京 航 空 航 天 大 学 、 北 京 师 范 大 学 、 北 京 语 言大学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首 都 师 范 大 学 、 北 京 交 通 大 学 、 北 京 科 技 大 学 、 北 京 理 工 大 学 、 北 1 8 京林业大学 、 北京邮 电 大 学 、 国 际 关 系 学 院 、 外 交 学 院 、 华 北 电 力 大 学 、 中 国 科 学 院 研 究 生 院 、 中国石油大学 南开大学 、 天津外国语学院 、 天津财经大学 、 天津大学 、 天津理工大学 、 天津师范大学 复旦大学 、 上海交通大学 、 上 海 外 国 语 大 学 、 同 济 大 学 、 华 东 师 范 大 学 、 上 海 大 学 、 上 海 对 外 贸 1 1 5 1 2 4 7 3 3 1 2 1 3 5 6 4 2 6 9 6 9 5 2 3 6 2 1 2 3 2 0 0 易学院 、 上海海事大学 、 上海理工大学 、 上海师范大学 、 东华大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中山大学 、 华南理工大学 、 暨南大学 、 华南师范大学 南京大学 、 南京师范大学 、 苏 州 大 学 、 南 京 航 空 航 天 大 学 、 南 京 理 工 大 学 、 南 京 农 业 大 学 、 宁 波 大学 、 扬州大学 、 徐州师范大学 、 东南大学 、 河海大学 、 中国矿业大学 河北大学 、 河北理工大学 、 河北师范大学 、 燕山大学 大连外国语学院 、 大连海事 大 学 、 大 连 理 工 大 学 、 辽 宁 大 学 、 辽 宁 师 范 大 学 、 东 北 大 学 、 沈 阳 师 范大学 浙江大学 、 浙江工商大学 、 浙江师范大学 厦门大学 、 福建师范大学 、 福州大学 山东大学 、 中国海洋大学 、 济南大学 、 青岛大 学 、 青 岛 科 技 大 学 、 曲 阜 师 范 大 学 、 山 东 财 政 学 院 、 山东科技大学 、 山东师范大学 、 烟台大学 、 聊城大学 、 鲁东大学 海南大学 、 山西师范大学 、 太原理工大学 山西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 吉林大学 、 延边大学 、 北华大学 、 吉林师范大学 黑龙江大学 、 哈尔滨工程大 学 、 哈 尔 滨 工 业 大 学 、 哈 尔 滨 理 工 大 学 、 哈 尔 滨 师 范 大 学 、 东 北 林 业 大学 安徽大学 、 安徽师范大学 、 合肥工业大学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 、 南昌大学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 河南大学 、 河南科技大学 、 河南师范大学 、 郑州大学 、 信阳师范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 、 武汉大学 、 湖北大学 、 武汉理 工 大 学 、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 三 峡 大 学 、 中 国 地 质 大 学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中南民族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 中南大学 、 湖南大学 、 长沙理工大学 、 湖南科技大学 、 湘潭大学 四川大学 、 成都理工大学 、 电 子 科 技 大 学 、 四 川 师 范 大 学 、 西 华 大 学 、 西 南 财 经 大 学 、 西 南 交 通 大学 、 西南科技大学 、 西南石油大学 西南大学 、 四川外语学院 、 重庆大学 、 重庆师范大学 、 西南政法大学 贵州大学 、 贵州师范大学 云南民族大学 、 云南师范大学 、 云南大学 西安外国语大学 、 陕西师范大学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西安交通大学 、 西北大学 、 西北工业大学 兰州大学 、 西北师范大学 宁夏大学 新疆大学 、 新疆师范大学 广西大学 、 广西民族大学 、 广西师范大学 内蒙古大学 、 内蒙古师范大学 -- --
翻译行业对翻译人才需求的增幅远远高于翻译人才 培养数量的增幅 , 以外国语言文学或语言学方向为
— 7 2 —
主的培养方案很难适应翻译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 这 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两种结果 : 一是外语类毕业生就 业面临困难 , 二是翻译人才尤其是高级翻译人才极 其短缺 。 随着翻译市场对高水平翻译人才需求的不 断增加 , 我国具有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的高等 院校数目以及招收翻译硕士的人数正快速增长 ( 见 ) 。在 设 置 翻 译 硕 士 专 业 的 培 养 点 中, 其 培 养 表2 语种主要集中在英 、 日 、 俄 、 德 、 法等方面 , 绝大 部分单位设置了英汉 、 汉英翻译方向 , 而小语种的 翻译硕士专业则比较少 ; 在专业分类上分为文学翻 译和非文学翻译两类 , 在研究方向上则只设置了口 译和笔译两个方向 。
①
新动力 。 一 、 我国翻译硕士专业发展的现状 我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正在经历着从建立到发 展再到成熟的漫长历程 。 这个过程可能很艰辛 , 也 可能非常顺利 , 它需要教育管理部门 、 高校和学者 们的共同努力 。 客观上讲 , 近几年来获准设置翻译 硕士专业学位的高校都能满怀良好愿景 , 紧抓历史 机遇 , 高度重视培养工作 , 翻译硕士专业也 “ 从无 到有 、 从有到大 ” 稳步发展 , 成绩值得期待 。 我们 全面分析当前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发展的现状 , 对于 进一步找准问题 、 厘清发展思路具有指导作用和现 实意义 。 ( 一 ) 翻译硕士专业的区域分布 2 0 0 7年 我 国 公 布 首 批 培 养 单 位 共 有 1 5 所, 2 0 0 8 年第二批公布的培养单位共有 2 5 所 ,2 0 1 0年 第三批公布的培养单位增至 1 1 8 所 , 目前全国共有 翻译 硕 士 培 养 单 位 1 5 8 所。从 区 域 分 布 情 况 来 看, 东部地区 有 8 2 所、 中 部 地 区 有 4 1 所、 西 部 地 区 ) 。 由此可见 , 见表 1 3 5 所高校设置翻译硕士专业 (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单位在东中西部地区分布不 均衡 , 东部地区较多 , 中西部地区较少 。 除了西藏 和青海地区未设置翻译硕士专业培养单位外 , 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