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播电视技术作业题解答(陈柏年)

广播电视技术作业题解答(陈柏年)

广播电视技术作业题解答浙江传媒学院陈柏年第一章作业题1、什么是广播?广播泛指和特指分别是什么?广播电视有哪三个特点?为什么?答:广播:一种“定点发送、群点接收”的通信方式。

广播两种含义:(1)泛指:通过无线电波或有线系统向广大听众或观众传送节目的过程,包括声音广播、电视广播和数据广播等。

(2)特指:声音广播-广播电台向广大听众进行的节目传送过程。

广播电视三个特点:(1)形象化:以声音和图像的形式传递信息,接收信息时既能“闻其声”,又能“观其貌”。

(2)及时性:以电波传播的速度来传送信息,可在某一事件发生的同时就现场直播。

(3)广泛性:覆盖范围最广泛的一种传播媒介。

可深入到其服务区域中的每一个家庭。

2、广播电视主要有哪三种传输方式?答:传输方式主要有三种:地面无线电开路传输、有线网络传输及卫星传输。

(1)地面无线电开路传输:利用无线电波来传送广播电视节目。

(2)有线传输系统:利用同轴电缆、光缆等媒介进行传输,通过一定的分配网络,为用户提供多套广播电视节目的网络系统。

(3)卫星传输:利用地球同步卫星上的转发器进行信号的传输。

3、广播电视系统主要由哪几部分构成?每一部分的作用是什么?(1)节目制作与播出:利用必要的广播电视设备及技术手段制作出符合标准的广播电视节目信号,并按一定的时间顺序(节目表)将其播出到发送传输端。

(2)发送与传输:将广播电视节目信号进行一定的技术处理(如编码、调制等)后,经过某种传输方式(如地面射频传输、卫星广播、有线传输等)传送到接收端。

(3)接收与重现:接收广播电视节目信号,并对其进行必要的处理和变换,最终还原成图像及声音。

(4)监测网:对广播、电视系统链路中的各个环节信号监测,及时了解播出安全和播出质量。

第二章作业题1、说明声音三要素及其具体含义。

答:声音的特性可由三个要素来描述,即响度、音调和音色。

(1)响度:人耳对声音强弱的主观感觉。

与声波的幅度密切相关。

(2)音调:人耳对声音高低的感觉。

与声波的基波频率密切相关。

(3)音色:音色是人们区别具有同样响度、同样音调的两个声音之所以不同的特性,或者说是人耳对各种频率、各种强度的声波的综合反应。

与声波的频谱(波形)密切相关。

2、某电路的功率信噪比为30dB,已知该电路的信号功率为60W,问噪声功率为多少?答:功率信噪比为:10lgS/N(dB)=30dB,信号功率S=60W,信噪比S/N=1030/10=103=1000噪声功率N =S/1000=60/1000= 0.06 W=60mW3、电路上某点的电平级为15dBu,问该点的电压为多少伏?答:电压电平级为:20lgU/Ur (dBV)=15,参考电压:Ur=0.775(V)U/Ur=1015/20=100.75=5.62,该点的电压U=5.62×0.775=4.36(V)4、什么是模拟信号?什么是数字信号?答:模拟信号:指在时间和幅度上都连续变化的信号。

数字信号:指在时间和幅度上都离散的信号。

5、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要经过哪些处理环节?每个处理环节的具体作用是什么?答:模/数转换过程包括处理环节:取样、量化、编码。

(1)取样的作用:将时间轴上连续的信号每隔一定的时间间隔抽取出一个信号的幅度样本,使其成为时间上离散的脉冲序列,也即将信号在时间域离散化。

(2)量化的作用:在幅度轴上将连续变化的幅度值用有限位的数字表示,也即将信号幅度离散化。

(3)编码的作用:将已量化的信号幅值用二进制数码表示。

6、对模拟信号进行取样时,对取样频率有何要求?为什么?答:对取样频率要求:(奈奎斯特取样定理)要想取样后能够不失真地恢复出原信号,则取样频率必须大于信号最高频率的二倍。

如果原始信号的最高频率(fm)小于取样频率的二分之一(fs/2),则取样之后的频谱中,各个周期之间相互不重叠。

这时采用一个截至频率为fs/2的低通滤波器即可将原始信号的频谱恢复出来。

但是如果fm大于fs/2,则取样之后频谱的各个周期之间发生相互重叠。

这时就无法从取样信号的频谱恢复原信号的频谱。

7、设声音信号的取样频率为32kHz,量化比特数为16bit,则数字化后该声音信号的数码率为多少?答:单声道数码率=取样频率×量化比特数=32kHz×16bit=512kbps双声道数码率=取样频率×量化比特数×声道数=512kbps×2=1024 kbps8、什么是信源编码?什么是信道编码?分别说明它们的主要任务。

答:信源编码:解决模拟信号的数字化、降低冗余度和提高数字信号的有效性所进行的编码。

主要任务:(1)A/D变换;(2)压缩编码。

信道编码:提高数字传输可靠性、降低误码率、按一定规则加入冗余码元所进行的编码。

主要任务:(1)码型变换;(2)差错控制。

第3章作业题1、什么是录音?录音采用哪三类存储媒介?录音:泛指把声能转变为其它形式的能量而加以存储,以便在不同的场合和时间进行重放的技术。

录音时采用的三种存储媒介:(1)磁记录:磁性材料(磁带、磁盘等),(2)光记录:感光材料(光盘等)。

(3)固体记录:半导体材料(半导体存储器件)。

2、什么是DAT?什么MD?什么是固态采访机?什么是CD抓轨?(1)DAT(Digital Audio Tape Recorder):运用数字技术进行记录和重放的音频磁带录音机。

分为固定磁头方式S-DAT和旋转磁头方式R-DA T。

(2)MD(Mini Disk):是一种直径为64毫米的微型光盘,分为只能放音、不可录音和可反复擦写两种盘片。

(3)固体采访机:一种带有微处理器及操作系统,采用全固态半导体芯片存储(闪存)的小型数字采访机。

(4)CD抓轨:把一些不能直接复制的CD音频文件借助第三方软件复制到硬盘并成为计算机文件。

3、简要解释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两个工序。

(1)前期制作:通过素材采集、录音、摄影形成节目素材工艺过程。

(2)后期制作:对节目素材编辑、剪接、复制、配音制作等可供泼出的完整节目成哦你的一系列工艺过程。

4、什么是DAW?音频制播系统的工作站类型有哪些?数字音频工作站DA W(Digital Audio Workstation):以微型计算机为控制设备,以硬磁盘为记录媒介,以声卡为输入/输出接口的非线性数字音频系统。

音频制播系统的工作站类型:(1)录制站。

(2)编排工作站。

(3)审听工作站。

(4)播出工作站。

(5)系统管理站。

5、什么是混响?什么是混响时间?混响时间的长短对声音效果有何影响?混响:声源停止发声后,在声场中由迟到的反射声形成的声音的“残留”现象。

长短以混响时间来表示。

混响时间(t60):当一个连续发声的声源,在达到稳态声场后声源突然停止发声,则从声源停止发声到室内声能密度衰减到原来的百万分之一(60dB)时所经历的时间。

混响时间的影响:混响时间长则丰满度增加,而清晰度下降。

6、调音台的主要功能是什么?调音台主要由哪几部分构成?调音台的主要功能:将多种输入信号按一定的要求进行加工处理、组合后输出。

调音台组成:由输入部分、输出部分和监听部分构成。

每一部分的主要作用(1)输入部分:对来自不同信号源的信号进行放大和处理。

(2)输出部分:对各个输出通道的信号进行放大、主音量控制等。

(3)监听部分:监听调音或录音的质量。

7、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方式有哪几种?播出方式分为直播、录播和转播。

(1)直播:一种由播音员在播音室面对传声器直接播出节目的方式。

特点是时效快、具有亲切感,要求不能出现差错。

(2)录播:事先录制好节目,需要时用放音机(或激光唱机)将节目播出的方式。

特点是可以避免产生差错,能反复录制、精细加工,以得到完美的节目。

(3)转播:转播可分为实况转播和台际转播两种。

特点是实况转播的节目源来自节目演出的现场,播音员一般也在现场进行播音解说。

台际转播是指由接收台、微波站或卫星地面接收站将接收到的其它电台的节目信号送至本台,经过适当处理后在本台进行播出。

8、什么是SAN ?什么是RAID ?存储区域网络SAN(Storage Area Network):由盘阵以及光纤交换机设备构成的存储子网。

廉价冗余磁盘阵列RAID(Redu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通过将多个存储设备按照一定的形式和方案组织起来,能获取了比单个存储设备更高的速度、更好的稳定性、更大的存储能力的存储设备的解决方案。

第4章作业题1、调制的原因是什么?什么是调制?调制涉及到三种信号是什么?调制的原因:(1)有效的电磁辐射;(2)节目信号的频谱区分。

调制:利用欲传送的低频信号去控制高频振荡(载波)的某一参数,使之具有信号特征的过程;也即由携带信息的原始节目信号去控制高频振荡信号的某一参数,使该参数按原始电信号(调制信号)的规律变化的处理方式。

调制涉及到三种信号:(1)载波信号:受调制的高频交变信号;(2)调制信号:调制载波的信号;(3)已调波信号:调制后的载波信号。

2、什么是调幅和调频?两者有何主要区别?调幅:使载波的幅度按调制信号的规律变化。

调频:使载波的频率按调制信号的规律变化。

调幅和调频的主要区别:(1)高频载波振幅:调幅的振幅是变化的。

调频是等幅波。

(2)高频载波频率:调幅高频载波频率不变;调频频率变化。

(3)已调波频带宽度:调频比调幅波宽得多。

(4)声音质量:调频比调幅好。

(5)传输距离:调幅的传输距离和覆盖范围比调频大。

3、画出我国立体声广播基带复合信号的频谱图。

导频制立体声复合信号包括哪些信号?导频制立体声复合信号组成:U=(L+R)+ (L-R)M+P(1)主信道信号:和信号M=L+R(0Hz~15kHz);(2)副信道信号:已调的差信号(L -R)M,(23kHz~53 kHz)(3)导频信号P(19kHz)。

4、立体声解码器工作原理是什么?答:导频制调频立体声广播系统中解码器工作原理:(1)利用低通滤波器得到复合信号中的主信道信号L+R。

(2)利用带通滤波器得到已调的副信道信号(L-R)M。

(3)利用选频电路得到导频信号P。

(4)对(L-R)M进行平衡解调,得到副信道信号L-R。

(5)将主信道信号和副信道信号相加、相减,得到立体声的左声道信号L和右声道信号R。

5、DAB技术要点是什么?DAB的工作频段是多少?DAB技术要点:以数字技术为基础,采用先进的音频数字编码、数据压缩、纠错编码及数字调制技术,在接收端可获得与原始发送信息相同质量的节目内容。

DAB系统工作频段:30MHz~3GHz。

第5章作业题1、什么是色温?色温升高,颜色如何变化?色温:当光源发射光的相对辐射功率谱及相应颜色与黑体在某一温度下辐射光色完全相同时黑体的绝对温度(K)。

色温升高:颜色偏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