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供材处理方式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甲供材处理方式
一、审计事务所意见
第一种情况叫欠供,预算量<实际量;这种情况实际上很少出现,一般出现这种情况,有可能是工程量计算有问题,或者定额中损耗比实际损耗大,处理方式理论上讲应该按预算数量和预算价退出,欠供部分按欠供数量和市场单价给予施工单位以补偿
第二种情况叫超供,预算量>实际量;按预算价和预算量退出后,超供部分按超供量和市场价从施工方造价中扣除
注意:一般第一种情况处理时要慎重,尽量说服施工单位按预算价和预算量退出就可以了,不再计取欠供部分费用。
因为在甲供情况下施工单位不可能自己买材料
在基本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建设单位为了控制基本建设项目质量和工程造价,往往会选择部分主材和设备甲供、部分专业项目分包的方式,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时,通常在合同中会对以下内容如:甲供材料、甲供设备、甲方分包、甲方指定分包等内容的具体约定。
“甲供材料和设备”是指建设单位(甲方)在与施工单位(乙方)签订施工合同中规定工程项目中所使用的某种材料由甲方购入,材料价款的结算按照实际的价格结算,数量按照建设单位移交给施工单位的数量结算。
二、正常情况下
一、在建设工程中使用合理使用甲供材料是控制工程造价的一个重要因素
作为甲供材料,必须是对工程造价影响较大、对工程质量起主控作用、建设方便于控制和管理的项目种类。
如钢材、木材、水泥、装饰材料、大型设备、卫生洁具、电线电缆等。
甲供材料的提供就意味着建设方在工程建设前期投入的资金越多。
因为一部分材料或设备需在供货前有一定的预付款,这就占用了一部分资金;在供应过程中,因为材料设备是建设工程的一部分,在供货商未全部供完材料设备或工程尚未验收之前,供货商要求按合同得到部分或全部材料款,这也占用了甲方的一部分资金。
甲供设备的提供,势必造成甲方在管理方面投入的人力和物力越多,导致材料采购保管费用上升。
甲供材料品种越多,使甲方管理程序增多,监理及施工方的配合量加大,导致管理成本上升,并造成一定程度上管理的困难。
建筑材料市场价格的波动,造成甲供材料成本加大的风险性。
如某音乐广场高层住宅区工程,甲供钢筋价格由2003年的2700元/吨上涨到2004年度4400元,吨,采购的钢筋的价格远高于原预算材料价格,导致了本项目甲供材料利润的直接损失。
这部分材料作为甲供材料正是项目决策的结果,如果甲方能预计到施工高峰期的价格风险,先在低价位时囤积一部分钢材,就可以规避一部分风险,但是这也是一种投资的风险和策略,往往事后人们才会关注,这也是项目管理的一部分内容,也是导致管理成本上升的另一种形式。
甲供材料增多,造成结算过程的繁杂,若工程中有变更增加或减少,但由于种种原因签证办理不全或不及时,也会造成甲供材料结算中的紊乱、重算或漏算。
甲供材料采购项目的设置,需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合理设置,宜少而精。
选择甲方易于控制、对工程造价影响大、对工程质量有重要影响作用的材料设备,如不能达到
控制质量、节约成本的作用,就没有必要作为甲供材料,可通过甲方指定材料品牌、指定厂家的方式来控制工程质量和造价。
二、建筑工程决算处理甲供材料盈亏的一些问题
甲供材料供应环节的问题解决后,还应针对该材料在预算中及在施工中的特征进行结算。
建筑工程中的甲供材料可采取如下办法结算:
1、在预算单价大于采购单价的情况下
(1)实际预算数量≥甲供材料实供数量在工程预算时,用【预算数量×预算价】,从预算中全部扣除,这样,预算金额与实际采购金额之间的正差,就可作为甲供材料的赢利处理。
可保证甲方预算投入收回、节省的材料利润回归甲方,达到赢利目的。
(2)当预算数量<甲供材料实际供应数量就要用【甲供材料实供数量一预算数量)×预算单价】从施工单位工程款中扣除,当然前提条件是甲供材料的数量计算准确,并由在招投标签合同过程中已经双方认定,事实上合同一旦签订也就意味着双方认可了随同预算的合同价款及数量。
2、在预算单价小于采购单价的情况下
(1)若预算数量≥实供数量结算时依然用【预算数量×预算单价】直接从预算中扣除,这样预算金额与实际采购金额之间的如果有负差,就可作为甲供材料的负赢利处理,不会使施工企业蒙受损失。
甲方的亏损直接受市场和甲方决策的影响。
(2)若预算数量<实供数量除了按【预算数量×预算单价】扣除成本外,还要用【(甲供材料实供数量一预算数量)X采购单价】将超供成本从施工单位结算中扣除。
这就是甲供材料超供情况的处
理。
因为,必须由施工单位自己负担这一部分超计划使用的材料的成本。
否则甲供材料就没有完成其实际的意义,起不到节约控制工程成本的作用。
综上所述,这种工程决算的编制方式方法,站在公平的立场上,既保证了甲方的利益,也杜绝了施工方在材料使用中的浪费,这样也可挽回部分超供损失。
三、甲供材料的选择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大部分建设单位大都采取过甲方供应各类建筑材料的方式,大到钢材、水泥、混凝土、大型安装设备柜组、锅炉、电线电缆、灯具、洁具,小到像上下水管材料、开关、甚至安装零配件,但是在实践中发现有时候不具备可操作性。
例如建筑给排水安装工程中,UPVC管的管件及PPR管的管件,定额中所分析的仅仅是这一安装程序中管件的综合数量,但不是具体到每一种管件的数量品种。
我们在给供货商提供材料计划时如果按照定额数量提计划,就会使供货数量很模糊,不精确,单价也没法和预算一一对应;而实际供应的甲供材料,即每一个使用到工程中的材料,其单价是唯一的,一一对应的。
所以,实际供应的材料的某些品种与预算中的材料就不能进行配套,无论是数量或单价,就会存在实供与预算的价格计价依据不一致的问题,就无从确定计算的准确性。
在确定甲供材料的种类之初,需考虑的问题就很多,如市场行情、种类多少、材料设备自身的特性、是否便于管理,在管理当中考虑管理成本,精简程序,将节约成本的精神贯彻到执行当中,这样,才能真正起到控制成本、控制造价的作用。
四、由甲供材料引出的几点思考
1、建筑工程施工进度款的给付问题。
若不研究情况,按预算及变更数量及时控制实际工作进度款给付,就会造成施工单位在月报中虚报其他工程项目工程量,或有意少报甲供材料数量,造成超付进度款事件。
2、甲供材料若不在预算控制内,直接用发票结算,涉及一个营业税的缴付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