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风险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风险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风险
我国未来养老保险基金的需求压力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不断增大,而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收益率十分低。

如何规避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风险,确保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成为迫切关注的问题。

本文以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根据其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标签: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风险
据人社部最新统计资料显示,2016年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为3.51万亿元,同比增长19.5%;总支出3.19万亿元,同比增长23.4%;当期结余约3200亿元,累计结余3.86万亿元。

如何正确认识风险、规避风险,促进基金的保值增值,切实保障参保人的切身利益,是当前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的重点问题。

1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面临的风险
1.1外部环境风险。

1.1.1政治环境风险。

政治环境风险是指因突发性政治事件的发生或者政府行为直接引起养老保险外部环境的变动,对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收益或目标的实现所带来的影响,特别指不利的影响。

此外,国家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方面的调整,也有可能给投资活动的参与者带来影响。

这种影响,可能是负面的可能是正面的。

1.1.2经济环境风险。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与经济环境密不可分,未来基本养老保险头。

基金投资会受到市场金融资本,市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影响,还将面临通货膨胀、利率及汇率变动的风险。

1.2制度风险。

制度风险是指制度设计能否保证基本养老保险金的收支平衡,各运行参数的设置是否符合实际情况,缴费率的高低变化,统筹层次需要达到什么样的水平,替代率应设计为多少等都需要事先妥善设计制订,并且在实施过程中平稳运行。

由于现实情况远比理论复杂复杂,事先的设计并不一定能够保证完全正确,从而带来的制度风险。

1.3技术风险。

技术风险属于围观层次的风险,按照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的技术流程,可以从筹资、管理、投资运营等环节分别对技术风险进行分析。

1.3.1筹资风险。

是指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过程中,由于制度设计的
缺陷以及参与主体(地方政府、企业、个人)追求资本效用最大化的行为等因素所导致的基金筹资额与预期目标不一致的风险。

表现为:①基金机制不健全,缺乏硬因素。

②没有明确消化转制成本的渠道,单纯依靠社会保险费解决所需资金,致使企业和个人缴费率过高。

③征收程序不完善,管理缺乏效率,使基金征收周期长,效率低。

1.3.2管理风险。

基本养老保险资金管理风险是指从收到支的管理过程中,由于管理环节多、主体多、层次低和效率低等原因而产生的风险。

具体表现在监管体制不合理,在现行的基本养老保险金管理模式下,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经办机构受行政机构的领导和监督,导致基金在征、管、用三个环节无法实现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统筹层次低,调剂能力差,因此,会发生挤占挪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行为。

1.3.3从投资运营角度来说,主要面临以下两种风险:
(1)委托代理风险。

未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可能会效仿全国养老保险基金,和企業年金的运营模式,委托基金、券商、保险等资产管理机构投资运营。

(2)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由于不完善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以及外部事件造成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发生损失的风险。

2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风险管理对策
2.1建立防范中国养老保障基金投资风险长效机制。

完善与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制度紧密相关的法律制度安排,是防范我国养老保险制度风险长效机制的根本对策。

目前我国并未出台明确的关于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监管的相关法律法规,甚至暂行条例也很少见,出台有效的投资法规,保持基金投资的长效运行。

2.2构建养老保险基金投资风险防范机制。

建立、健全灵敏的养老保险基金投资风险防范机制,确保政府在面临养老保险基金投资风险时,可以及时修正风险中带来的失误,维护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运作。

2.3完善监督与预警机制。

根据养老保险基金投资面临的各类风险,构建起完善的养老保险基金投资风险防范机制,必须建立养老保险基金投资风险预警机制的社会系统。

(1)应当密切关注金融市场环境风险因素的发展以及演变动态,并且及时出台相关的防范机制;(2)对基金投资制度的设计,一方面要严格坚持安全性的要求;另一方面要坚持盈利性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关注制度的连续性与稳定性。

具体包括:一是法律系统,它是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系统和监督系统的夯实基础,是制度运行的有效保障。

二是管理系统,在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对各种养老保险实施机构以及其实施内容履行的根本职责;三是监督系统,
在法律的大背景下对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与实施的监督管理,其中重点是对实施系统的监督。

上述三个系统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这种关系使整个养老保险投资有条不紊的开展,从而成为整个养老保险基金制度正常运行、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

(3)提升技术能力,避免因技术能力的确实而造成的投资风险。

参考文献
[1]王亚柯. 中国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制度风险与管理风险——基于美国联邦社保基金管理经验的启示[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3:8-13.
[2]惠恩才. 多元化投资运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出路[J]. 农业经济问题,2015,09:32-38.
[3]封铁英,李梦伊.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模拟与预测——基于制度风险参数优化的视角[J]. 公共管理学报,2010,04:100-110+127-128.
[4]江玉荣. 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监管模式的国际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 学术界,2013,01:205-214+287.
[5]林熙,林义. 国际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的新趋势[J]. 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08,01:69-72.
[6]岳公正,王俊停. 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支付风险及新型补偿制度改革[J]. 经济学家,2016,12:30-36.
[7]张盈华.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风险特征与风险规避[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129-13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