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句义的构成与语义结构

句义的构成与语义结构

句义的构成与语义结构
他正在洗衣服。

语言意义和语境意义。

本节所讲的句义只指句子的语言意义。

一、句义的构成
句义分为词汇意义、关系意义和语气意义三个主要部分。

(一)词汇意义:
他正在洗衣服。

我正在洗衣服。

他正在洗手。

(二)关系意义:
班长知道。

/ 知道班长。

词语在组合时总要形成一定的结构关系,由这些结构关系所赋予的意义就是关系意义。

1、语法关系意义:词语在组合中会产生语法上的结构关系,由这种结构关系所赋予的意义就是语法关系意义。

有时语法关系意义不同,结构意义不同:出租汽车、烤白薯。

2、语义关系意义:词语在组合中会产生语法上的结构关系,由这种结构关系赋予的意义就是语义关系意义。

例如:买书、写书、吃大碗、吃食堂。

有时语义关系意义不同,结构意义也不同。

例如:反对的是小张。

(三)语气意义:
他去。

/ 他去?/ 他去吗?/ 他竟然去。

反映说话人使用句子的目的和说话人情绪的意义就是语气意义。

二、句子的语义结构
语法结构关系:语法关系意义。

语义结构关系:语义关系意义。

(一)述谓结构:
他吃了苹果。

|他要吃苹果。

|苹果被他吃了。

|他吃了苹果吗?
一个句子除去情态(时态、语态、语气等),就是命题。

命题从语义结构角度看,就是述谓结构。

述谓结构是一个谓词和若干论元的组合。

谓词:一般就是句子中的谓语动词或形容词。

论元:与谓词有直接语义关系并受谓词支配的语义成分,一般是名词性成分。

例如:
他去。

(“去”是谓词,“他”是论元)
今天很冷。

(“冷”是谓词,“今天”是论元)
学校招收了二百名学生。

(“招收”是谓词,“学校”和“二百名学生”是论元)
他给我一本书。

(“给”是谓词,“他”和“一本书”是论元)
在述谓结构中,谓词处于支配的地位。

一个述谓结构可以有多少论元以及可以有何种性质的论元,都是由谓词的语义规定的。

例如:“休息”的意思是暂时停止工作、学习或活动。

“买”的意思是拿钱换东西。

所以在由“休息”构成的述谓结构中,只能出现一个论元,表示动作的发出者。

在由“买”构成的述谓结构中,可以出现两个论元,
一个为动作的发出者,一个为动作的承受者。

正因为谓词的这种作用,谓词的语义规定了述谓结构的内容,从而也就规定了句子的语义框架。

这从人们理解省略句的情况可以看出。

例如:你买不买书?——买。

根据谓词和论元之间不同的语义关系,可以把论元分为若干个类型,这种论元的类型叫做语义角色。

常见的语义角色:施事、受事、与事、工具、结果和处所。

例如:
鸟儿飞了。

(“鸟儿”是施事)
衣服洗干净了。

(“衣服”是受事)
小张给我一支笔。

(“我”是与事)
他吃大碗。

(“大碗”是工具)
他写字。

(“字”是结果)
他去北京。

(“北京”是处所)
从语义上看,一个论元在述谓结构中属于哪一种语义角色,首先决定于谓词的语义。

例如:谓词“跑两只脚或两条腿迅速前进”只能带一个施事论元,“卖拿东西换钱”可以带一个施事论元和一个受事论元。

一个论元在述谓结构中属于哪一种语义角色,也同论元自身的语义有关,如“他卖书”中的“他”指人,充当施事,“书”指物,只能充当受事。

述谓结构有三个类型:
(1)简单述谓结构:由一个谓词和若干个论元构成,每一个论元都只是名词性成分而不是述谓结构。

例如上面所举的例子。

(2)复杂述谓结构:也是由一个谓词和若干个论元构成,但至少有一个论元本身是述谓结构。

例如:我知道他去。

他去不好。

你别去人多的地方。

(3)复合述谓结构:包含两个以上谓词的述谓结构。

例如:风停了,雨也住了。

散文比诗容易写,但也必须下些功夫才能写好。

他去买书了。

(二)语义指向:句子中某个成分同哪个或哪些成分发生语义联系。

他唱完了。

(“完”指向动词“唱”)
他唱哭了。

(“哭”指向主语“他”)
他唱哑了嗓子。

(“哑”指向宾语“嗓子”)
句子中某个成分的语义指向可能同句子的句法结构关系一致,也可能同句子的句法结构关系不一致。

再举些例子:
他高高兴兴地走了。

(“高高兴兴”指向主语“他”)
他酽酽地沏了一杯茶。

(“酽酽地”指向宾语“茶”)
他在飞机上看大海。

(“在飞机上”指向“看”和“他”)
他在手上写字。

(“在手上”指向“写”和“字”)
我坐了七个钟头的飞机。

(“七个钟头”指向“坐”)
句子中某个成分的语义指向还可能指向句子以外的某个事物。

例如:他被客客气气地请进了客厅。

(“客客气气”指向句子之外的人)
低度酒也会喝醉的。

(“醉”指向句子之外的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