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疗质量与安全量化指标一季度分析总结

医疗质量与安全量化指标一季度分析总结

医疗质量与安全量化指标
季度分析总结
为加强我院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控制体系,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长效机制,促进医疗质量提升,今年重新制定了我院医疗质量与安全量化指标,通过对一季度医疗质量与安全量化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现将情况分析如下:
1、认真落实了医院规章制度和人员岗位责任制度,特别是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

本季度发现妇科、麻醉科术前讨论、疑难病例讨论不规范,经过认真学习讨论,讨论记录及格式规范。

体现持续改进。

2、加强病历书写的管理,按照《2010版四川省病历书写规范》进行书写,实行科室自查、医务科抽查等二级管理。

甲级病历率95%。

3、持续提高诊断、治疗质量。

包括:诊断准确,治疗安全、及时、有效、经济。

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8%;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6%;临床主要诊断、病理诊断符合率≥85%;平均住院日6.7天;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平均住院日1天;病床使用率80.2%。

均符合医院规定。

4、合理检查、规范治疗,但儿科有些病人使用药品不合理,止咳平喘药一个病人使用偏多。

抗生素使用,妇科、产科使用规范,抗生素使用率符合要求低于60%,但儿科抗生素使用率达90%左右,妇科一类切口抗生素使用也不符合规定,儿科限制级、特殊级抗菌药物使用,微生物培养与送检率未达到医院要求,经医院质量委员会讨论,并制定抗生素使用办法补充规定,并将对抗生素不合理使用予以一定经济处罚。

处方书写,处方合格率98.8%。

5、规范治疗,提高治疗水平。

认真落实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手术按分级管理制度进行。

严格执行手术术前讨论制度。

加强围手术期管理。

无菌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99%;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0.2%。

本季度无麻醉意外,及麻醉并发症。

一季度开展新技术3例,已通过医疗质量委员会及伦理委员会论证。

并将两个2011年及2012年新技术转入常规技术。

6、急诊抢救工作及时,由上级医师进行指导或主持。

院内急会诊到位时间<5分钟;急诊留观时间≤48小时。

急救设备完好,能满足急救工作需要。

医护人员能够熟练、正确使用。

急诊检验项目和放射报告要求30分钟内出报告。

本季度无输血病人。

7、医学影像报告及时、准确、规范,临床检验项目满足临床需要,并能提供24小时急诊检验服务。

常规检验项目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30分钟;生化等血清项目报告发出时间≤150分钟;免疫、生化等检查报告发出时间≤6小时。

检验报告及时、准确、规范。

7、贯彻落实《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处方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

严格执行《处方管理办法》,药师要严格把关,处方合格率98.2%。

8、落实医院感染的监测、诊断和报告制度。

当出现医院感染散发病例时,经治医师于24小时内上报,并及时查找感染原因,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

医院感染率在1.39%,医院感染无漏报。

高考是我们人生中重要的阶段,我们要学会给高三的自己加油打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