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跟大家交流的是,我读了《教育的奇迹》这本书的一些感想,下面就从四个方面随意地谈谈吧。
一、书的基本内容
《教育的奇迹》这本书向我们介绍了把“笨小孩”培养成天才的12种方法。
书的前言部分告诉我们:没有一个孩子是“笨小孩”。
造成笨小孩的责任在家长和老师,“笨小孩”并非真的笨,在他们身上也有着异乎寻常的潜能,并且潜能是呈多元化的,关键是父母和老师如何去挖掘。
带着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孩子,你就会觉得你的孩子就是一个天才。
本书通过十二个所谓的笨小孩,把他们培养成天才的事例,介绍了培养天才的十二种方法。
根据我粗浅的理解:
第一、以被人瞧不起的“差等生”牛顿为例,讲了要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创造性是天才的特征;
第二、以爱“说谎”的“讨厌鬼”达尔文为例,讲了要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想象力会成就天才;
第三、以不受老师欢迎的“糊涂虫”爱迪生为例,讲了要用爱来培养天才;
第四、以笨拙、反应迟钝的希尔伯特为例,讲了要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天才的表现是专注;
第五、以被人称为“愚笨儿”的爱因斯坦为例,说明用音乐也能培养天才;
第六、以被人看作“小呆子”的阿蒙森为例,说明要培养孩子的兴趣,兴趣是天才的老师;
第七、以特别好动的差孩子丘吉尔为例,讲要按孩子的天性来培养天才;
第八、以阅读失常的巴顿为例,说明自信能铸就天才;
第九、以被老师判定为低能儿学生的肯德尔为例,告诉我们要培养孩子不断进取的精神,天才就是不断地进取;
第十、以被人们视为“白痴”的卡尔·威特为例,告诉我们欣赏孩子会造就天才;
第十一、以让父母伤心的背榜生苏步青为例,告诉我们老师要为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
第十二、以又盲又聋又哑的残疾儿海伦·凯勒为例,告诉我们感官教育也能使盲人聋哑人成为天才。
二、关于创新思维的感想
牛顿是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
但这样的天才,小时候却是一个被人瞧不起的“差等生”。
牛顿在小学读书的时候,由于老师并不和蔼,他对学习不感兴趣。
上课时思想不集中,常常喜欢思考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由于上课时回答错了问题,就被老师骂是个笨蛋,同学们也给牛顿起了个绰号,叫“笨蛋牛顿”,下课时戏弄他。
牛顿多么想退学,可是在舅舅的劝说下总算读完了小学,以较
差的成绩毕业。
牛顿从小就有创造的天赋。
喜欢自创游戏,自己制作小东西。
创新是牛顿成就天才的必要条件。
在现实生活中,我以为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极其重要。
作为一名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创造思维,保护学生的创造思维。
课堂上有学生对问题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老师要认真对待,决不能随心所欲地给学生下结论。
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随处可见,去年,我就遇到了这么一件事,我在偶尔批阅三年级数学练习卷时,遇到了这样的两道数学题:1、一个操场长60米,宽30 米,学校决定把操场的长和宽再扩大10米,这时绕操场走一圈,要走多少米?这是一道求长方形周长的应用题,绝大多数同学都会解答。
扩大后的操场的长是70米(60米加10米),宽是40米(30米加10米),周长是220米(长加宽括号乘以二)。
第二题是:2、有一个长10米,宽8米的池塘,要在距池塘边4米的周围打一个篱笆,至少需要多少米的篱笆?这也是一道求周长的应用题,绝大多数同学的解题方法跟第一题一样:篱笆的长是18米(10米加8米),宽是16米(8米加8米)。
周长是:68米(18米加16米括号乘以二),至少需要68米的篱笆。
还有几个同学的答案是不一样的,其中有个同学,他是这样计算的:10米加10米加8米加8米,再加上25米,约等于61米(36米加25米)。
问他为什么这样计算,他画了一张草图给我看,说四个角不一定是直角,他把四个角想象成了圆的,每个角成了一个圆的四分之一。
可是不会计算周长,就请教了大同学,四个角的长度加起来,真好是一个半径为4米的圆的周长。
他说的和
画的都有一定的道理,我把原来批的错就改成了对,这位同学创新思
维的萌芽险些被我扼杀了。
三、在爱的环境中学习是孩子的一种幸福
书的第三章介绍了爱迪生的故事,爱迪生曾经是个不受老师欢迎的“糊涂虫”,一年级读了三个月就被恩格尔老师撵出了校门。
但在母爱的情感中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发明家。
所以我想爱的力量是巨大的,在爱的环境中学习是孩子的一种幸福。
作为一个老师应该热爱自己的每一个孩子,不能只爱德才兼备的优等生,还应该爱平平常常的中等生,更应该爱智力落后的后进生。
爱班上的后进生是我一贯的做法,在我记忆的仓库里,还能欣赏到二十多年前的一件事,我们班的一个后进生,他读了五年的书,几乎没有一次考试能及格,身上穿得并不破,但很脏,脖子里满是污垢,头发蓬乱,脸大概几天才洗一次,牙齿从来不刷,走近他的身边,就有一股难闻的气味。
很多学生不愿意跟他坐,不愿意跟他说话,不愿意跟他一起玩。
在春游分组的时候,没有一个组要他。
有人还给他起了个绰号叫“烂木头”,大概意味着朽木不可雕吧。
同学们都不爱他,有时甚至还欺负他。
这样的孩子我爱他的什么呢?爱他上课时还是很遵守纪律的,参加劳动时还是很积极的。
我带着这样的爱,去访问了学生的家长,了解到孩子身上脏的原因,是由于家长工作繁忙,没有工夫去照管他。
还由于他成绩差,家长对他很失望,也不愿意抽出时间去关心他。
我就跟那位家长商量,成绩一头有我来帮,而穿着一面请家长多关照。
就这样,上课时提出问题总是先请他回答,做作业总是对他进行耐心辅导。
由于他的
基础实在差,只能每天抽出时间给他补,从拼音学起,到怎样写作,一直坚持了一年。
他的学习成绩从十几分,渐渐上升到八十多分。
由于学习的进步,穿着得整洁,同学们也改变了原有的态度,投来了欢迎的目光。
这位后进生,虽然我没有把他培养成天才,一直认为他是庸才。
但从二十多年后的今天来看,我认为,至少说他是我们村上同龄人中的一个人才,如今,他成长为一名党员,也是一名个体老板,办起了小型服装厂,每年收入有几十万元。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爱,更离不开老师的爱,我想既然我们选择了教师的职业,就应该热爱每一个孩子,热爱孩子应该是教师的天职。
四、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希望
书的最后一章讲了海伦·凯勒的故事,莎莉文老师为了改变海伦·凯勒吃早饭时的不良习惯,与海伦·凯勒进行了一场较量,老师终于胜利了。
我觉得好习惯是孩子一生的财富。
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做老师的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身教胜于言教。
老师在做出榜样的同时,还要让孩子在思想上有所认识。
有句名言说:要注意你的思想,因为思想会产生行为;要注意你的行为,因为行为会养成习惯;要注意你的习惯,因为习惯会形成性格;要注意你的性格,因为性格会影响你的一生。
对于今天的孩子来说,除了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以外,还有文明行为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健康习惯,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
我觉得合理安排时间对我们的工作和学习确实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如果做得好,将为我们赢来双倍的生命。
合理安排时间就是意味着珍惜时间,珍惜时间会加快我们工作进展的速度,提高我们学习的效率。
我们平时坐下来常常会磨蹭一段时间才开始工作,通过学习本章内容,让我对这种行为有所认识,这也许是我们自幼形成了一种很坏的习惯所致。
这种坏习惯让我们白白地浪费了不知多少的时间。
它像债务一样,困绕着我们,这种债务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着人。
消耗着我们的时间,消耗着我们的生命。
看来这种坏习惯在我们的神经系统中必须把它清除。
代而取之的是要养成做事专心、雷厉风行的好习惯。
好的习惯如同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产生的利息,可以让人终生享用。
在我决心改变自己的同时,我想也要让我们的学生养成珍惜时间的习惯,从我以往的教学情况来看,有少数同学作业不肯完成,据同伴介绍这些人从进入小学学习以后就慢慢地养成了偷懒的习惯,作业能少做一次就少做一次,只要老师不打不骂不罚,就高高兴来学校,蹦蹦跳跳把家回。
问他要作业,他会理直气壮地说:“我还没有做完。
”问他回家作业完成了没有,他笑嘻嘻地说:“我忘记在家里。
”叫他补吧,他会说:“没有时间。
”上课的时候给他们时间完成作业,他就是坐在那里磨磨蹭蹭不想做。
等着下课出去玩,多次找他谈心,与家长联系都无济于事。
看来坏习惯一旦养成,对人的成长
是多么的不利。
所以我想要让孩子们限时限量地完成作业,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从小养成雷厉风行的习惯。
看来要改变孩子不想完成作业的坏习惯,课堂作业当堂课完成已经势在必行,决不能放到课外去做,课间
十分钟是孩子们休息活动的时间,合理安排时间一定要做到什么时间做什么事。
愿孩子们都能养成好习惯。
这是我的心愿,也是你们的心愿。
因为好习惯可以让孩子们在成长中走向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