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法第八章条约法1PPT课件

国际法第八章条约法1PPT课件


性条约,如《维也纳条约法公约》、《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契约性条约是指缔约国之间为在某一具体事项上确立一种权利
义务关系而缔结的条约,如有关边界、通商条约等。但在实践
中,这两类条约往往是很难严格区分的。
⑶按条约的内容分类,条约可分为政治、经济、文化、科
技、法律、边界等类别。我国外交部编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的理论和实践中通常有如下几种分类方法:
⑴按照缔约国的数目分类,条约可分为双边条约和多边条约。
两国间签订的条约为双边条约;缔约当事方超过两个的条约称
为多边条约。
⑵按照条约的法律性质分类,可分为造法性条约和契约性条
约。造法性条约是指缔约各方为创立新的行为规则或确认、改
变现有行为规则而签订的条约。这类条约通常是多边的、开放
4.签名。即缔约全权代表的签名。
2021/3/9
授课:XXX
6
(二)条约的文字
关于条约的文字,国际法上也没有统一的规定。根据主权 平等原则,每个国家都有权使用本国语言和文字进行谈判和缔 约。双边条约通常有两份约文正本,每份条约的正本都使用两 个当事国的官方文字写成,两种文字的法律效力相同,文字表 述上的差异通过谈判解决。有时缔约双方通过协商,可能选择 第三国文字作为约文正本所使用的文字。
则不太明确。
条约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
广义的条约是指符合条约定义的以各种名称出现的国际协
议的总称。广义的条约的名称通常有公约、条约、协定、议定
书、宪章、盟约、规约、换文、宣言、最后议定书、附加议定
书等。此外,国际实践中还有联合公报、联合声明、合作计划
等。
狭义的条约是指国际协议中以条约为名称的那种协议,这
第八章 条约法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掌握什么是条约、 条约的特征、条约缔结的一般程序;重 点掌握关于条约的加入、生效、保留及 解释等方面的规则,条约的效力及条约 的遵守;了解条约的终止和停止实施以 及有关中国的法律与实践。
2021/3/9
授课:XXX
1
第一节 概述
一、条约的定义
关于条约的定义,1969年《维也纳条约法公约》和1986
年《关于国家和国际组织间或国际组织相互间条约法的维也纳公
约》根据各自的适用对象分别作了规定。
根据以上两项条约的规定,条约是指国际法主体之间按照国
际法所缔结的确定其相互间权利和义务关系的书面协议。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集中进行了条约法
的编纂工作。1969年,维也纳外交会议通过了条约法公约。公
5.宪章、盟约、规约(charter,covenant,statute)。这类条约的 名称通常用于建立国际组织的国际协议,属多边条约性质。
6.换文(exchange of notes)。最常用的缔约方式之一。
2021/3/9
授课:XXX
4
三、条约的种类
关于条约的种类,国际上并没有一个公认的分类标准,各
除”,这里的条约应该是狭义的条约,因为如果不是指狭义的条
约,20后21/3面/9 加上一个重要协定就授不课:好XX理X 解。
2
协定也有广义的和狭义的,广义的协定也有各种名称。我
国《宪法》中的“协定”一词应该理解为广义的。否则,宪法
的规定就难以理解。至于其他一些部门法律或法规中所使用的
“条约”或“国际条约”一词,是指广义的还是狭义的条约,
是广义的条约中最正式的一种,如《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一般说,各种不同名称的国际协议只要在实质上符合条约的定
义,对当事各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它们都是国际条约。至于在
某一具体情况下,条约的含义是广义的还是狭义的,则需要根
据其特定背景和含义予以认识。
2021/3/9
授课:XXX
3
二、条约的名称
1.公约(convention)。通常是多国或在国际组织的主持下,就 某一重大问题举行国际会议,通过多边谈判方式而缔结的具有 立法性质的多边条约的名称。
2.条约(treaty)。条约是最常用的名称。通常是两个或两个以 上的国家就有关重大的政治、经济、法律等问题达成的协议, 需要经过比较繁琐的缔结程序,有效期也比较长。
3.协定(agreement)。通常指当事国较少、形式较简单的条 约。
4.议定书(protocol)。通常指辅助性的法律文件,所规定的事 项比协定更具体一些。
2021/3/9
授课:XXX
7
第二节 条约的缔结
一、缔约能力和缔约权
缔约能力是指在国际上合法缔结条约的资格。只有国家和其 他国际法主体才有缔约资格,即缔约能力,这是国家和其他国际 法主体作为国际人格者的固有的属性。
缔约权则指国家和其他国际法主体内部某个机关或个人缔结条 约的权限,即国际法主体的缔约能力具体由谁来行使,如何行使。
二、条约的缔结程序
国际法对于缔约程序并无统一的硬性规定。在外交实践中,因 条约的性质和内容的不同,缔结的程序可繁可简.通常包括谈判,签 署,批准,交换或交存批准书和登记公布等程序。一国决定就某特定 条约与另一国或其它国际法主体开始谈判, 首先委派谈判代表,参 与谈判者必须持有“全权证书”。全权证书指一国主管当局所颁 发,指派一人或数人代表该国谈判,议定或认证条约约文,表示该国约于1 Nhomakorabea80年生效。
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中所涉及的条约名称也存在广义和
狭义的理解问题。总体上还不太规范。1990年制定的《中华人民
共和国缔结条约程序法》中所使用的“条约”或“国际条约”一
词,是指广义的条约。而我国《宪法》第67条(14)项中规定的
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的批准和废
四、条约的结构和文字
(一)条约的结构
1.条约的名称。 2.序言。序言载明缔约国的名称、缔约目的与宗旨、全权代 表的姓名、权限等。一般来说,条约序言不具有法律效力,只 是解释条约的依据。 3.正文。指条约的内容是条约最重要的部分,包含缔约各方
4.杂项条款。规定一些杂项,诸如条约的时效、批准、修改、 生效程序、加入制度、期限、文字、签字地点与时间等程序性 事项。
条约集》是按条约的内容来分类的;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多边
条约集》则是按照我国缔结或参加这些条约的时间先后顺序排
列2的021。/3/9
授课:XXX
5
此外,条约还可以依其他标准划分,如依条约的政治性质 来划分,可分为平等条约与不平等条约;依缔约国的地理范围 划分,可分为区域性和全球性条约;按条约的有效期划分,可 分为有期限条约和无期限条约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