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高中2021届高三2月调研考试生物命题人:高三生物备课组考试时间:75分钟卷面总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各项生命活动与高尔基体的功能无关的是A.红细胞合成血红蛋白B.体液免疫中浆细胞的功能C.洋葱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D.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的传递2、"细胞的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
下列有关人体细胞结构与对应功能表述正确的A.细胞核是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场所B.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C.中心体中含有磷脂,能参与细胞有丝分裂D.溶酶体可以作为"回收利用工厂"降解细胞内衰老、损伤的细胞器3、下列有关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A.观察质壁分离的实验材料可用黑藻细胞替代紫色洋葱鳞片叶细胞B.当发生质壁分离现象时,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之间充满外界溶液C.发生质壁分离过程中,植物细胞液的浓度减小,细胞的吸水能力减弱D.用一定浓度KNO3溶液替换蔗糖溶液进行实验,出现质壁分离现象后过段时间又会发生质壁分离自动复原现象4、右图为基因型为AaBb的动物细胞正在进行减数分裂,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细胞发生过交叉互换,导致了染色体结构变异B.图中等位基因A与a的分离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C.减数第二次分裂出现差错可能产生基因型为AaBb的细胞D.若为雄性动物,该细胞能产生Ab、AB、ab、aB四种精细胞5、下列有关真核生物细胞转录及基因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A.tRNA、mRNA和rRNA都从DNA转录而来B.每种氨基酸都至少有两种相应的密码子C.细胞中的RNA合成过程不会在细胞核外发生D.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过程即是蛋白质合成的过程6、图1为人类性染色体的扫描电镜图,图2为人类性染色体的模式图。
结合图例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遗传总与性别相关联B.Ⅰ、Ⅱ、Ⅲ区段上的基因均与性别决定相关C.位于Ⅲ非同源区上的基因只限于在男性中遗传D.血友病、红绿色盲致病基因只存在于Ⅰ非同源区7、分析图1、2、3、4四幅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1表示在t时加酶后反应曲线由Ⅰ变ⅢB.图2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C.图3可表示精子与卵细胞之间的识别与结合D.图4可表示某二倍体动物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模式图8.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
下列生命活动中不属于反馈调节的是A.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与血糖浓度的关系B.运动强度与汗腺分泌的关系C.某草原上狼数量与兔子数量的关系D.食物中缺碘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血液中的促甲状腺激素含量会偏高9、生理实验中的灌胃是指将液体由动物口直接注入到胃中。
某研究小组以成年白鼠为实验材料,研究甲状腺和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实验分组及处理如右表,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X处的最佳处理方法为"不做处理",以便与甲组相对照B.Y处的处理方法为"用等量适宜浓度甲状腺激素溶液灌胃"C.不能通过服用放射性碘来进一步检测甲状腺的功能D.本实验的4个实验组中,自变量是有无灌胃甲状腺激素10.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新冠肺炎,严重危害了人类的健康,科学家们为应对病毒而加速研制的疫苗不久就将造福人类。
下列有关病毒与疫苗的叙述错误的是A.新冠肺炎治愈者的血液中含有特异性的抗原B.新冠肺炎的流行期越长其变异的可能性越大C.不同变异类型的新冠病毒,感染人体会刺激机体产生不同抗体D.为防止新冠肺炎的流行,人们接种疫苗属于主动免疫11、右图表示某些植物激素对幼苗生长的调节作用,图中③、④、⑤表示不同的植物激素。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图中③是生长素B.④是赤霉素C.⑤是脱落酸D.图中"a浓度"高于"b浓度"12、学校兴趣小组同学在一个池塘内观察某种藻类在不同的温度环境条件下的生长状况,根据记录绘制出该藻类的种群增长曲线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表明,温度越高该藻类的K值越大B.实验表明,温度越低该藻类的增长速率越小C.实验表明,温度越高该藻类达到K值所需时间越短D.三条曲线各自达到K值后,温度都不再是主要13、光合作用过程中CO2固定速率受叶片中光合产物积累量的影响。
有研究者选取具有10 个棉铃(果实)的棉花植株,按比例去除不同数量棉铃,3天后测定叶片的CO2固定速率(如图1)以及蔗糖和淀粉含量(如图2)。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由图1可知,随着去除棉铃百分率的提高,叶片光合速率逐渐上升B.由图1可知,空白对照组植株的CO2固定速率相对值是28C.由图1、图2可知去除棉铃后,叶片光合产物利用量增加,导致输出升高D.由图1、图2可知去除棉铃后,叶片光合产物在叶片中积累降低,光合速率下降14、有资料表明∶在因病死亡的总死亡率中,癌症已位居第二,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
下列与细胞的癌变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癌基因主要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B.抑癌基因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C.人体细胞中的DNA上本来就存在着与癌变相关的基因D.癌症是体内癌基因突变造成,生活中的"病从口入"这句话对癌症的发生并不适合15、正常细胞内K+浓度远高于细胞外,细胞外Na+浓度远高于细胞内。
右图表示当细胞内外的Na+、K+浓度差减小时,细胞膜上的Na+-K+ATP酶将细胞内的Na+移出膜外,将细胞外的K+移入膜内的具体过程。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Na+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B.Na+移出细胞膜的跨膜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C.细胞膜上的Na+-K+ATP酶能维持细胞内低Na+高K+的特殊离子环境D.据图分析,Na+-K+ATP酶的作用就是催化ATP的水解16、动物细胞中受损细胞器被内质网包裹后形成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后被降解为小分子物质,这一现象称为细胞自噬。
降解的小分子物质可被再利用或产生能量,过度活跃的细胞自噬也可以引起细胞死亡。
在鼻咽癌细胞中抑癌基因NOR1的启动子呈高度甲基化状态,NOR1蛋白含量低,而用DNA甲基化抑制剂处理后的鼻咽癌细胞,NOR1基因的表达得到恢复,自噬体囊泡难以形成,癌细胞增殖受到抑制。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自噬作用受到相关基因调控,与细胞编程性死亡无关B.鼻咽细胞癌变后,NOR1基因转录受到抑制,自噬作用增强C.癌细胞可借助细胞自噬作用对抗营养缺乏造成的不利影响D.细胞自噬在细胞废物清除、结构重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7、为了研究乙醇对人体神经行为能力的影响,科研人员选取若干自愿者,等量饮用同一种酒。
参照世卫组织神经行为能力测试标准,测试简单反应时(对简单信号作出反应的最短时间)、视觉保留(对视觉信号记忆的准确数)和血液中乙醇浓度。
以受试者自身未饮酒时为对照,计算能力指数相对值,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测试期间受试者血液中乙醇浓度的变化说明人体无法通过自身调节维持稳态B. 参与对视觉信号作出判断与反应的神经中枢只有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C. 由图中数据可推测,乙醇能影响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而不影响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的结合D. 图中数据可表明,乙醇会延长兴奋在相应反射弧上的传输时间,从而降低机体反应速度和判断能力18、细胞与细胞之间可以通过信号物质进行信息传递(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若信号物质是神经递质,当其作用于突触后膜后一定使突触后膜兴奋B. 如果信号物质是性腺分泌的性激素,则其靶细胞可能是生殖器官上的细胞C. 信号物质的受体分布于细胞膜上,体现了细胞膜参与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作用D. 若信号物质是甲状腺激素,则靶细胞是肌肉细胞、垂体和下丘脑的细胞等19、如图是人体免疫反应的部分过程示意图,其中①~④表示相关过程,甲~己表示细胞。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甲~己都属于淋巴细胞,其中甲在骨髓中发育成熟,丁在胸腺中发育成熟B. 丙、丁都能分泌免疫活性物质,这些物质只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C. 过程②④都具有特异性,过程④完成需要细胞膜上蛋白质的参与D. 乙与己细胞内的mRNA种类有差异,二次免疫反应主要与戊密切相关20、为研究细胞分裂素对生长素合成的影响,将生长10天的拟南芥幼苗分别置于添加est (细胞分裂素合成诱导剂)和BAP(细胞分裂素类似物)培养液中培养24小时,结果如图所示。
以下推测不正确的是()A. 细胞分裂素可以促进幼叶和根系中生长素的合成B. 成熟叶片中生长素的合成不受细胞分裂素合成诱导剂的促进影响C. 幼叶和根系细胞对细胞分裂素敏感,成熟叶片细胞比较迟钝D. 随着幼苗的不断长大,细胞分裂素的促进作用会更显著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60分。
21.(18分)对于高等植物来说,叶肉细胞是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重要场所。
图1表示在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进行这两种重要生命活动的过程,甲、乙代表两种细胞器,①~⑦代表各种物质;图2为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某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甲增加膜面积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质①利用光能分解产生图1中____(填写图中序号)物质。
(2)图1中,科学家用________________法研究并揭示出甲中的物质变化,证明甲所产生的(CH2O)中的氧来自____;甲、乙在发生生理反应过程中均能产生[H],二者还原的物质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乙中产生的[H]用于还原_____。
(3)当图2中光合作用强度由a→b点时,对应图1甲中的⑤浓度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图2中CO2浓度b→d点时,对应图1甲中____浓度会升高(填写图中序号)。
d点时,限制该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答出两点)。
22.(16分)摩尔根及同事选取纯合的红眼(A)雌果蝇与白眼(a)雄果蝇杂交,F1全是红眼,F1随机交配得F2,F,2中红眼果蝇:白眼果蝇=3∶1,且白眼全为雄性。
请回答相关问题∶(1)白眼基因控制果蝇眼色的途径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眼基因与红眼基因的根本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题意,F1随机交配得到的F2代的雄蝇中,红眼与白眼的比例为____________。
(3)摩尔根及同事分析实验推测,控制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不含它的等位基因。
于是研究者又做了一次杂交实验,让F1中的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杂交,这实际上是个_____________实验,子代性状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