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澄城县高三语文新高考调研模拟试卷(四)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8分)1. (2分) (2017高二上·天津期末)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 讫今恶梦云霄雨霁钟鼓馔玉B . 玷辱青暝感恩带德金碧辉煌C . 修葺松弛哀声叹气不既不离D . 通宵辐射不落言筌陈词滥调2. (4分) (2017高三下·日照模拟)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几千年历史(积淀/沉淀),茶文化博大精深。
喝茶人口跨越不同阶层、不同地域,有人细品佳茗,有人咕咕牛饮。
茶与“柴米油盐酱醋”并列为居家必备,又在宋代文人“四雅”中占一息之地,与焚香、插花、挂画等列。
在大俗与大雅的抻拉中,茶如《周易》所讲的“道”:百姓日用而不知,圣人则阐发以教化万邦。
至于日本的所谓的“茶道”,按照中国标准,恰恰是“术”,不是“道”。
(庄重/庄严)的仪式感,铺陈出一种孤芳自赏的生命美学,迥异于中国茶所注重的生命本身。
相比于东方,西洋茶要直白、轻松得多:玩茶更像玩葡萄酒,玩滋味,玩配方,调味如调色,如同油画画布上(斑驳/斑斓)的颜料,撞色、顺色,__________。
中国茶则如同中国画,墨分五色,看上去只有一种色调,细品才知,_________。
他们张扬,我们内敛,这不仅是茶的区别,更是文化性格的差别。
(1)文中划线字的注音和划线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A . 牛饮(yìn)博大精深B . 抻(shēn)拉孤芳自赏C . 撞(zhuàng)色一息之地D . 内敛(liǎn)墨分五色(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 . 积淀庄重斑驳B . 积淀庄严斑斓C . 沉淀庄重斑斓D . 沉淀庄严斑驳(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洋溢着精致生活的情趣与欢乐无限乾坤蕴含在其中B . 精致生活的情趣与欢乐四溢无限乾坤蕴含在其中C . 洋溢着精致生活的情趣与欢乐内中蕴含无限乾坤D . 精致生活的情趣与欢乐四溢内中蕴含无限乾坤(4)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环保部出台了污染物排放许可制的实施方案,一场制度变革已经开始,积重难返的排污问题有望得到解决。
B . 美国加快战略东移的步伐,实际上就是不想失去亚洲这块蛋糕,殚精竭虑地遏制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
C . 学校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亡羊补牢,使学生的常见心理问题在萌芽状态及时得到解决。
D . 3月5日,全国各地掀起新一轮学雷锋热潮;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是这个时代的大音希声。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目前我国各大医院的就医环境、医疗水平与以往相比均有提高,但药价始终居高不下,让患者难以承受。
B . 人类首次对恒星上的生命关键要素进行测量,研究人员发现,测量的元素包括我们人体质量97%的成分所组成。
C . 来自上海复旦附中的武亦姝,凭借强劲的实力和淡定的心态,强势攻擂成功,加冕《中国诗词大会》。
D . 黄晓明主演的古装大戏《大唐玄奘》,将代表中国内地角逐第89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消息一出,立即引来网友提出质疑。
3. (2分) (2017高三上·天水月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国产大C919首飞成功后,各参研参试单位纷纷表示,要发奋努力把大型客机打造成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制度强国的标志性工程。
B .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发展势头迅猛:无论是在大学校园,还是在产业园区,抑或是在街道社区,各类创业创新赛事如火如荼。
C . 《朗读者》开播后,许多广电名嘴、企业职工、机关干部、退休教师、留学生吟诵社等朗诵爱好者,纷纷加入文化经典诵读的行列。
D . 桃花乡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按照建成生态环境和谐优美、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生态乡,制订了五年发展建设规划。
二、语言表达 (共2题;共11分)4. (1分) (2017高二下·应县期中) 在下面文段的横线处填上适当的句子,与上下文协调一致,每句不超过15个字。
管教孩子,避免他们出现行为偏差有三道基本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父母,第二道防线是学校,________。
在当代社会,由于流动、留守等原因,一些家长监护未成年子女的功能在弱化。
________ ,那就只能期待司法变成“超级父母”了,而这是司法不能承受之重。
用刑事处罚和行政处罚去对付“熊孩子”无异饮鸩止渴。
最好的方法,一方面是强化家长监护责任,另一方面则是强化学校管教功能,让孩子在学校就能被管好,不让问题“出校园”。
实现这一点的前提,就是教师有权威,________。
(节选自《老师能否惩戒“熊孩子”》)5. (10分) (2017高二下·宁波期末) 根据情境,为下面这段文字拟写一个结论(不超过30字)有位企业家在商界有着惊人的成就。
一天,他陪同父亲到一家豪华酒店进餐,富丽堂皇的现场有一位琴艺不凡的小提琴手正在为大家演奏。
这位企业家在欣赏之余,想起当年自己也曾学过琴,而且一度为之疯狂,便对父亲说:“如果我从前好好学琴的话,现在也许就在这儿演奏了。
”“是呀,孩子,”他父亲回答,“不过那样的话,你现在就不会在这儿用餐了。
”三、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9分)6. (9分)(2017·广东模拟)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面对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历史机遇,河北易县找准发展定位,深入实施“生态立县、旅游兴县”战略,把旅游业作为引领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来抓,在全省率先提出“全域旅游”的发展思路,积极探索“旅游+扶贫”、“旅游+美丽乡村”、“旅游+优势产业”等旅游融合发展新模式,被列入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
为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带动作用,易县积极推广“旅游+扶贫”模式,把特色扶贫产业发展成特色旅游项目,形成了“旅游经营、旅游务工、旅游产品、旅游分红”四种旅游扶贫业态:通过建立旅游扶贫试点村,贫困群众可以自己汗办采摘园、农家乐,可以在“家门口”的园区、商户里打工,可以制作、销售农家特色旅游产品,还可以加入旅游扶贫合作社,以资金、人力、土地入股的形式,参与旅游产业获取分红.(摘编自《中国财经时报》,2016年11月14日)材料二:2002年,江西赣州市规划开发脐橙基地,鼓励引导农户发展种植脐橙。
几年后,单家独户零散经营的局限性显露:资金少、无技术、无销路、风险大赣州市高度重视,市里积极引导果农建立16家脐橙合作社,全面推广应用生物防治、测土配方施肥等新技术,实施农资供应、技术培训、管理技术、开拓市场、果品销售“五统一”,同时引进脐橙加工企业,兴建大型保鲜库和分级包装车间,帮助果农包装销售,仅此一项每公斤可增收0.8元由“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增强了果农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赣州州市积极发挥产业发展对脱贫增收的带动作用,2015年,全市脐橙种植面积157万亩,脐橙产量128万吨,初步建立起覆盖全国的市场营销体系,实现脐橙产业总产值105亿元,70万果农增收致富,解决了100万农村劳动力就业如今,漫山遍野的脐橙已成为赣州百姓脱贫致富的“摇钱树”。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6年11月15日)材料三:贫困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不仅表现在物质层面,而且表现在精神、能力等层面,背后的致贫原因更是纷繁复杂。
从这个角度看,脱贫攻坚是一项系统工程,仅仅从经济维度出发进行政策设计,可能会“治标不治本”,难以确保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因此,应从单一经济维度的扶贫政策转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维度有效衔接的系统扶贫政策一方面,要对贫困地区的社会发展、文化习俗、生态环境等给予高度关注,有序推进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同步改善;另一方面,应将营养健康、教育、医疗、就业等贫困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有机有序串联起来,更加注重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让贫困地区实现彻底脱贫。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6年11月14日)材料四: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落实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
一些地方形式主义比较严重。
驻村干部“走读式”“挂名式”帮扶,聪明才智没放在踏实帮贫困群众勤劳致富上,却花在怎么通过“巧算”收入账把贫困群众“算脱贫”。
作为精准扶贫的责任主体,地方政府不认真想办法、出实招帮贫困群众增收脱贫,却为完成任务搞“数字脱贫”。
一些扶贫主体功利主义严重。
比如,在贫困地区投资兴业的一些企业,以扶贫为名要优惠要政策扶持,实际上却“扶富不扶贫”,还往脸上贴“扶贫济困模范”“社会责任楷模”的标签。
抢摘贫困帽凸显政绩的冲动在一些地方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西部某深度贫困县,目前贫困发生率依然高达30%,却提出今年要“摘帽”。
(摘编自“新闻网”,2016年11月12日)(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材料一介绍了河北县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遇下如何进行精准扶贫、他们的“ 旅游+扶贫”等模式以及被列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等内容。
B . 材料二主要介绍江西赣州市有关种植脐橙的问题,文段通过列举一系列具体数字准确的介绍了赣州种植脐橙的面积、脐橙的产量以及总产值等。
C . 材料三比较注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文段首先分析了造成贫困户贫困的具体原因和表现,然后分析扶贫干部如何财能达到“精准扶贫”的问题。
D . 材料四是一篇评论性文章,主要从扶贫者的角度讨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落实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目的是告诫人们要正确看待“精准扶贫”问题。
(2)河北易县、江西赣州“精准扶贫”工作中有何相同的做法?请结合材料一、二简要分析。
(3)你认为我国目前“精准扶贫”,还需要在哪些方面下功夫?请结合材料三、四说说你的看法。
7. (20分) (2017高三上·重庆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扬州一觉,千年不醒朱文颖有一个梦,或者一种现实一一它从来未曾证实,但也似乎永远不被否定。
我一直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两岁,或者三岁,我们一家,我、父亲,还有母亲,在一个轻雾的早晨,坐车来到水草极盛的河边,母亲替我梳着头发,然后指向远方:“喏,那边,那边就是扬州了呢.”这个梦我母亲是否定的。
她说她从来都没去过扬州,更不要说再带上我和父亲了,而我父亲則抿嘴一笑,并未正面回答。
他们两个都是南方人,神情里有着南方的含蓄与意犹未尽。
但这个梦于我却是无比真实,比很多现实生活更要真切无比。
我固执地记得那个场景。
我母亲把我抱在怀里,风吹过来,然后她的手指向薄雾深处的水域:“喏,看到了吗,那就是扬州啊。
”还有一件事也是奇怪而莫測的。
十多年前,真实记忆里我第一次去扬州时,朋友带我游个园。
半园逛过,我说:“这地方我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