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预应力锚杆施工方案

预应力锚杆施工方案

预应力锚杆施工方案
1.1施工工艺流程
1.1.1干作业操作施工工艺流程
钻机就位校正位置及角度钻至设计深度插送锚杆杆体灌注水泥浆做腰梁装锚具张拉锁定
1.1.2湿作业操作施工工艺流程
钻机就位校正位置及角度冲水成孔下钢套管钻至设计深度
灌注水泥浆做腰梁装锚具张拉锁定插送锚杆杆体拔钢套管
1.2场地条件
挖土由现场经理部协调,锚杆施工前,要求挖土至锚杆位置以下0.5m,并保证离护坡
桩大于10.0m范围内平坦。

1.3设备选择
根据该地地层条件,本次锚杆施工主要选用进口液压套管钻机,其型号为英格索兰
KLEMM型。

1.4施工要点

号工艺施工要点
施工实例
1 开挖
工作

土方开挖至锚杆标高下500mm。

护坡桩部位需放
线,清理孔口,疏通套管。

2 钻机
就位
调整
角度
钻机就位,调整机身,用量角器测定钻杆角度。

由于锚杆穿过土层有砂层存在,因此采用水冲法
套管跟进的方法钻孔。

3 套管
准备先启动水泵,注水钻进,并根据地质条件控制钻进速度,接外套管时,要停止供水,把丝扣处泥沙清除干净,抹上少量黄油,要保证接的套管与原有套管在同一轴线上。

4 钻孔
施工钻进过程中随时注意速度、压力及钻杆的平直,直到孔深比设计要求深0.3-0.5m。

用水反复冲洗管中泥沙,直到外管管内溢出清水,然后退出内钻杆。

当钻杆遇到不明障碍物时,应停止钻孔,等调查清楚后,才可以继续施工。

5 钢索
准备锚杆体锚固段的钢绞线通过夹紧环和隔离架的交替设置而呈波浪形。

隔离架既能使钢绞线分离,使之周边有足够的水泥浆粘附,又能保证所需得保护层厚度不小于20mm,隔离架的间距为2米。

将注浆管与锚索一起放入钻机,注浆管从隔离架内通过,端头注浆管内端距孔底50~100mm,保证孔底顺利返浆。

6 放钢
索➢放置前应检查钢绞线的隔离架,用扎丝和胶条绑好;
➢自由段套塑料管,套管端用胶布封闭;
➢杆体的外露部分应等于杆体下料时的张拉段长度,下料长度为锚杆自由段、锚固段及外露长度(1.0m)之和,外露长度须满足台座、腰梁尺寸及张拉作业要求。

7 注浆
拔外
套管在拔出钻杆后,把注浆管插入外套管底部,开始灌注水泥浆。

边注浆边拔注浆管和外套管,每拔3~4根外套管补一次浆,直至将孔口注满,水泥浆从孔口返出,直至浆体达到初凝后拔出最后剩余外套管和注浆管。

拔外套管时,要保证拔管器油缸与外套管同心,如不合适,应在液压缸前用方木垫平、垫实,使油缸卡住下一节套管,保证卡住后再慢慢开丝扣。

8 上腰
梁注浆完成后,应立即进行腰梁施工。

➢腰梁施工顺序为:剔除腰梁处护壁→搭设支架→安装工字钢→工字钢焊接(安放250×250承压板,承压板外置锚具,承压板、锚孔轴线应尽量保持垂直)→锚杆张拉(张拉力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张拉完后立即安装钢板及螺帽,并锁定完毕)。

➢腰梁与护壁之间须紧密相连,不得在腰梁和护壁之间留空隙,确保锚杆和桩体更好的共同作用。

➢腰梁的钢筋绑扎应按照设计图纸中要求,同时根据相关规范、规程进行约束。

9 锚杆
预应
力张
拉与
锁定
锚杆孔渗水时,先用膨胀水泥封堵,以防渗漏水
流入基坑,影响土方施工。

在锚固体强度达到设
计强度的70%(一般为七天),即可进行预应力
张拉。

张拉之前先切除露在护坡桩帽梁的钢制注
浆管头。

张拉前先取设计轴向力的0.1倍对锚杆
预张拉1~2次,进行锚具受力调整,再正式张
拉。

钢绞线正式张拉时宜分3~4次张拉至设计
荷载,回缩锁定在设计荷载的80%后,停留10分
钟左右,在预应力没有明显衰减时,用夹片锁紧。

1.5施工注意事项
1.1.1 钻孔要保证位置正确,要随时注意调整好锚孔位置(上下左右及角度),
防止高低参差不齐和相互交错。

1.1.2钻后要反复提插孔内钻杆,遇有粗砂、砂卵石土层,在钻杆钻至最后一节
时,应比要求深度多10~20cm,以防粗砂、碎卵石堵塞管子。

1.1.3 钢绞线使用前要检查各项性能,检查有无油污、锈蚀、缺股断丝等情况,
如有不合格的应进行更换或处理。

断好的钢绞线长度要基本一致,端量应从挡土、结构物连线算起,外留1.5~2.0m。

钢绞线与导向架要绑扎牢固,导向架间距要均匀;注浆管使用前要检查油污破裂堵塞,接口处要处理牢固,防止压力加大时开裂、跑浆。

1.1.4 注浆前用水引路,检查输浆管路,注浆后及时用水清洗搅浆、压浆设备及
注浆管等。

1.6 质量控制
1.6.1 锚位点放线,各方向允许误差均为±0.5cm。

1.6.2若遇坍孔,应立即停钻,进行固壁注浆处理,注浆24小时后重新扫孔钻
进。

1.6.3 锚索的编制要确保每一根钢绞线始终均匀排列、平直、不扭不叉,锈、油
污要除净,对有死弯、机械损伤及锈坑者应剔出。

1.6.4锚索的长度要根据钻孔的实际深度确定,允许误差±5cm,并对锚索按孔
号相应编号。

1.6.5锚固段的定位导向花架、船形托架(两者统一),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安装在
锚索上,绑扎铁口既要能承受一定的拉力,又要保证锚索的自由拉伸。

1.6.6 安放锚索要保证锚索孔壁有不少于1cm的注浆厚度,锚索安放要平直,张
拉段要放在锚孔中央。

1.6.7 锚固段注浆,水泥选用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搅拌水泥砂浆应均匀,使
用时不得有沉淀,为保证浆液性能可加入不同用途的外加剂,注浆充盈系数为1.1--1.3。

1.6.8严格控制加水量和水灰比,灰砂比允许误差为±0.03。

1.6.9 张拉前张拉设备要标定,重复三次取平均值。

各根钢绞线拉力不均匀系数
在0.95--1.05之间,各根钢绞线的拉力差为±5%。

1.6.10张拉段注浆必须待浆液溢出孔口稳定1--2分钟,方可停止注浆,24小时
后还需进行补浆,以确保注浆饱满。

1.7锚杆施工钻进用水及其处理措施
根据湿作业施工工艺要求,锚杆成孔钻进过程中必须持续沿内外套管间灌注清水或泥浆,为保证施工正常进行,减少施工用水或泥浆对施工工作面、施工场地的影响,应注意以下几点:
1.7.1 在沿工作面周圈,施工作业面外侧按20~25m间距挖设3m*3m(坑深约2m)
的临时集水池。

集水池池内注水根据土层特性及集水池底标高,确定池内处理措施。

当池底土层为粘性土或重粉质粘土层时,透水性较差,可直接注水,供施工使用。

若集水池底离基底深度小于4m或透水性极强时,可在池底铺垫塑料薄膜用于防水,保护基底。

集水池内注清水后供钻机循环使用,多次使用沉淀后沉淀物及时清理,保证供水容量。

1.7.2 以临时集水池为中心,由锚杆孔底挖设临时排水沟至坑内,保证工艺污水
回流,减少对周边工作面的影响,利于后续施工。

3.7.3 施工间歇期、施工暂停期间,及时关闭水源。

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