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学课件】 丙肝肝硬化“分级”抗病毒治疗策略

【医学课件】 丙肝肝硬化“分级”抗病毒治疗策略

辅助检查:B超、CT、胃镜等检查
以明确肝硬化的程度以及脾大和脾亢的程度。
包膜蛋白
体进入位点 结合位点
信号肽
丝氨酸蛋白酶/ 解旋酶
RNA依赖的RNA聚合酶
NS3、NS5A和NS5B是目前最成熟的抗病毒靶点
NS3 双功能 蛋白酶/解旋酶
NS5B RNA-依赖的 RNA多聚酶
Sarrazin C & Zeuzem S. Gastroenterol 2010; 138: 447
身体状况 肥胖 肝硬化 合并症
丙肝抗病毒的RGT个体化治疗策略
RGT-Response Guide Therapy 应答指导的治疗
RGT-对已经开始干扰素抗病毒治疗 的患者进行评价和管理
患者,女,45岁 20年前有输血史 抗HCV+,HCV-RNA
106copies/ml ALT 80u/L, AST 58u/L B超 未见异常 血常规 正常
SVR=66%
获得国际多中 心临床试验最 高总体SVR率4
派罗欣是治疗 慢性丙肝的标
准用药
2002
2004 2005 2007
至今
III期临床派罗欣 疗效全面优于 普通干扰素1
制定慢性丙肝 标准治疗方案3
证实派罗欣治疗 HCV RNA 获得SVR即为彻 维持阴性
底根治5
>99%
1.Fried MW et al. N Engl J Med. 2002; 347(13): 975-82;2. /2002/2002HepatitisC2002116main.htm; 3.Hadziyannis SJ, et al. Ann Intern Med. 2004; 140(5): 346-55;4.Zeuzem S, et al. J Hepatol. 2005; 43(2): 250-7; 5.Swain et al, EASL 2007
诊断
慢性丙型肝炎
处理
PEG-IFN-α 180ug
皮下注射 1/周
利巴韦林 300mg
口服
3/日
疗程48周
患者,女,47岁, 1989年生产时有输血史 抗-HCV+,HCV-RNA
2.8×105copies/ml ALT65u/L, AST78/L B超 肝光点增粗增强,
脾大, 门静脉内径1.4cm 血常规 WBC
丙肝肝硬化“分级”抗病 毒
治疗策略
贾战生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全军感染病诊疗中心
全球1.7亿(3%) 慢性化75–85% 肝硬化 20年10%
30年20% 病死率1–5%/年
HCC发生率1–4%/年
HCV侵入宿主细胞示意图
(网格蛋白依赖型内吞)
病毒配体与细胞表面 受体结合 激活某些蛋 白激酶,使膜受体分子 上特定的入胞基序磷酸 化 膜受体分子构象改 变 受体的信号序列与 适配子蛋白—接合素-2 (AP-2)结合形成复合 物 AP-2又能结合网 格蛋白,从而使复合物 向胞膜凹陷处集中(凹陷 富含网格蛋白) 复合 物与网格蛋白相互作用, 使内陷处呈现囊泡状 发动蛋白(Dynamin) 与AP-2作用,实现囊泡 的脱离
《丙型肝炎防治指南》的首选用药
以循证医学为原则, 参照国内外研究成果 制订
派罗欣+利巴韦林方案 是《中国丙肝防治指 南》推荐的首选方案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4, 12(4): 194-198
患者的个体差异需要更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基因型别 病毒载量
认知水平 药物类型 不良反应
应答情况 应答快慢 应答程度
Sidney Pestka
第一代干扰素
治疗效果低 需隔天注射 使用不方便
第二代PEG干扰素
修饰减少抗体 阻止蛋白降解 降低给药频率 延长了半衰期
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发展
SVR率(%)
80
70
60
50
41
40
30
25
20
13
10
0
普通干扰素 PEG-IFNα-2b
1998年1
(12KD) 2001年2
HCV入侵细胞的一般过程
Pietschmann T. Virology: Final entry key for hepatitis C. Nature, 2009,457:797-8
主要的抗病毒靶点
5’
C E1 E2/NS1 NS2 NS3 NS4A NS4B NS5A NS5B
3’
内源性核糖 RNA
一组病例的临床结果汇报
49例丙肝肝硬化抗病毒治疗的疗效观察
• 脾功亢进改善后3月,Peg-IFN-2a 135或180 g/w,联合利巴韦林800~1200mg/d,共48周
• 治疗期间第1、2、4、6、8、12周随访 • 之后每4周随访1次,停药后继续观察24周 • 观察肝功生化指标、血常规、肾功、HCV-
RNA及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住院2005年1月~2010年5月资料完整的丙肝肝 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共计49例
●行脾栓塞术29例,脾切除术20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 27例,年龄32~65岁,平均45.6岁,病程2~20年。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功能、骨髓穿刺等实验室检查
派罗欣® 2004年3
单药治疗方案
80
54 44
普通干扰素 + 利巴韦林
2002年4
PEG-IFNα-2b
(12KD) +利巴韦林20015
派罗欣® +利巴韦林
2005年6
联合治疗方案
Hale Waihona Puke 慢性丙肝抗病毒治疗的历程罗氏派罗 欣全球上

G1: SVR约40–50% G2/3: SVR约80%
NIH推荐派罗欣+ 利巴韦林作为丙 肝治疗的金标准2
丙肝肝硬化—脾切除—抗病毒治疗
➢ 钟某,女,46岁,(ID:10687216) ➢ 15年前有输血史 ➢ “肝硬化伴门脉高压”住普通外科 ➢ “脾功能亢进”进行了脾切除手术 ➢ 全面检查发现,脾亢解除 ➢ HCV-RNA在104 _106 copies/ml ➢ ALT/AST反复异常 ➢ PEG-IFN-利巴韦林抗病毒
2.1×109/L, PLT 28×109/L
诊断
丙肝肝硬化伴脾功能亢进
处理
失去了干扰素抗病毒机会 只能对症处理 保肝、升白细胞、抗纤 维化等
已诊断为丙型肝炎 10年前通干扰素规范治疗 病情稳定5年 本次病毒定量反弹 再次应用PEG-IFN治疗
10年前发现HCV感染 2年前发现PLT下降 发展到丙肝肝硬化 无法用PEG-IFN治疗 肝功能损伤恢复困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