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物学简述题答案

动物学简述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1.动物学的分支学科:动物形态学、动物分类学、动物生理学、动物胚胎学、动物生态学、动物地理学、动物遗传学。

学习动物学的意义:1.对动物资源的保护、开发和持续利用方面。

2.在农业和畜牧业发展方面、在医药卫生方面、在工业工程方面。

2.物种是客观的原因是:物种是客观存在的,不为人意志转移的。

第二章:动物的基本结构与机能3.上皮组织主要特征、类型及最主要的机能是什么答:主要特征:由密集的细胞和少量细胞间质构成。

一般细胞密集排列成膜状,具极性。

类型:被覆上皮、腺上皮(分泌)、感觉上皮(感受)。

最主要的机能:保护、(吸收、排泄、分泌和呼吸)4.结缔组织的主要特征、类型、及最主要的机能是什么答:主要特征:由多种细胞和大量的细胞间质构成。

细胞种类多,分散在细胞间质中。

类型: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软骨组织、骨组织、血液最主要的机能:支持、保护、营养、修复和物质运输。

5.肌肉组织主要特征、类型、及主要机能是什么答:主要有收缩性强的肌细胞构成,肌细胞一般细长呈纤维状,因此也称肌纤维。

主要机能是将化学能转变为机械能,使肌纤维收缩,机体进行各种运动。

类型:横纹肌、心肌、斜纹肌或螺旋纹肌、平滑肌6.神经组织的主要特征及最主要的机能是什么答:由神经细胞或称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

神经胶质细胞无传导兴奋的能力,但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补等作用。

第三章:原生动物们7.原生动物们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答:主要特征是由单细胞构成,但是是真核细胞,又具有一般动物所表现的各种生活机能,如:运动、消化、呼吸、排泄、感应和生殖等。

能够独立生活;除单个细胞外,还有几个个体形成的群体,但没有细胞的分化,有相对独立性。

8.简述原生动物是动物界最低等、最原始的一类动物,原生动物群体与多细胞动物有何不同答:①原生动物大多数种类是真核单胞动物,身体由单个细胞构成(2分)。

构成原生动物的单个细胞,既有一般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又和高等动物体内的一个细胞不同,而和整个高等动物体相当,是一个能营独立生活的有机体,由细胞分化出不同的部分来完成各种生活机能。

(2分)因此,单胞原生动物是一个能营独立生活的有机体。

原生动物也有群体类型。

组成群体的各个个体,细胞一般没有分化,最多只有体细胞与生殖细胞的分化。

由于所有的多细胞动物都是经过单细胞动物阶段发展起来的,所以原生动物是动物界最原始、最低等的一类动物。

(2分)②原生动物群体又不同于多细胞动物,这主要在于细胞分化程度不同,多细胞动物体内的细胞一般分化成为组织,或再进一步形成器官、系统,协调活动成为统一的整体。

9.原生动物有哪几个重要的纲,划分的依据是什么答:鞭毛纲、肉足纲、孢子纲、纤毛纲。

划分的依据:各纲的主要特征:其中鞭毛纲的是自养的,其余为异养鞭毛纲的主要特征:一般身体具鞭毛,以鞭毛为运动器。

鞭毛通常有1-4条或稍多。

少数种类具有较多的鞭毛。

肉足纲的主要特征:以伪足为运动器,伪足有运动和摄食的机能。

纤毛纲的主要特征:以纤毛为运动器,一般终生具纤毛。

10.掌握疟眼虫的形态结构及其生活史、危害和防治原则答:疟疾曾被列为我国五大寄生虫病之一,俗称“打摆子”。

危害:寄生于人体后大量破坏血细胞,导致贫血、肝脾肿大,直至死亡。

一生中要经历人和蚊子两个宿主,其有世代交替现象,有裂体生殖、配子生殖和孢子生殖三种生殖方式。

生活史:在人体内(进行裂体生殖):a红细胞前期(肝脏内)—潜伏期,产生裂殖子;b 红细胞内期(红细胞内)—经过环状体、滋养体、裂殖体,再形成许多裂殖子;c红细胞外期(肝脏内)—是疟疾复发的根源。

在按蚊体内(进行配子生殖和孢子生殖) 防治原则:防蚊灭蚊;治疗病人(包括带虫者)、预防性服药。

第四章:多细胞动物的起源11.根据什么认为多细胞动物起源于单细胞动物答:一般公认多细胞动物起源于单细胞动物。

其证据是:①古生物学方面:地质年代与化石中动物复杂程度成反比,已经发现在最古老的地层中,化石种类也是最简单的。

则能看出生物由低等向高等发展的顺序。

说明最初出现单细胞动物,后来才发展出多细胞动物。

②形态学方面:从现有动物来看,形成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的序列。

在原生动物中有些聚合群体生活,可推测这类动物是从单细胞动物过渡到多细胞动物的中间类型,即由单细胞动物发展成群体以后,又进一步发展成多细胞动物。

③胚胎学方面:根据生物发生律,个体发育史是系统发育史的简单而迅速的重演。

可以说明多细胞动物起源于单细胞动物,并且说明多细胞动物发展的早期所经历的过程与单细胞动物是相似的。

12.掌握多细胞动物胚胎发育的共同特征,各阶段的形成方式。

答:①受精与受精卵:雌性生殖细胞称为卵,雄性生殖细胞称为精子。

精子与卵结合为一个细胞称为受精卵,这个过程就是受精。

受精卵是新个体发育的起点,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

②卵裂:受精卵进行卵裂,每次分裂之后新的细胞未长大,因此分裂成的细胞越来越小。

这些细胞也叫分裂球。

卵裂的方式有:完全卵裂和不完全卵裂。

③囊胚的形成:卵裂的结果,分裂球形成中空的球状胚,称为囊胚。

囊胚中间的腔称为囊胚腔,囊胚壁的细胞层称为囊胚层。

④原肠胚的形成囊胚进一步发育进入原肠胚形成阶段,此时胚胎分化出内、外两胚层和原肠腔。

原肠胚形成的方式有:内陷、内移、分层、内转、外包。

⑤中胚层及体腔的形成:绝大多数多细胞动物除了内、外胚层之外,还进一步发育,在内外胚层之间形成中胚层。

在中胚层之间形成的腔称为真体腔。

主要形成方式有:端细胞法和体腔囊法。

⑥胚层的分化:动物体的组织、器官都是从内、中、外三胚层发育分化而来的:内胚层分化为消化管的大部分上皮、肝、胰、呼吸器官,排泄与生殖器官的小部分;中胚层分化为肌肉、结缔组织(包括骨骼、血液等)、生殖与排泄器官的大部分;外胚层分化为皮肤上皮(包括上皮各种衍生物如皮肤腺、毛、角、爪等)、神经组织、感觉器官、消化管的两端;13.什么是生物发生律它对了解动物的演化与亲缘关系有何意义答:(一)生物发生律也叫重演律,即个体发育史是系统发展史的简单而迅速的重演。

(二)生物发生律对了解各动物类群的亲缘关系及其发展线索极为重要。

因而对许多动物的亲缘关系和分类位置不能确定时,常由胚胎发育得到解决。

生物发生律是一条客观规律,它不仅适用于动物界,而且适用于整个生物界,包括人在内。

当然不能把“重演”理解为机械的重复,而且在个体发育中也会有新的变异出现,个体发育又不断的补充系统发展。

这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系统发展通过遗传决定个体发育,个体发育不仅简短重演系统发展,而且又能补充和丰富系统发展。

第五章:多孔动物门14.多孔动物的体形、结构与机能有何特点为什么说多孔动物是最原始、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答:(一)①体型多数不对称:多数不规则生长,形成各种不对称的体型;②没有器官系统和明确的组织:体表一层为扁细胞,中胶层内有变形细胞、海绵质细胞和原细胞,有骨针和海绵质纤维,内层细胞为领细胞;③具有水沟系水沟系是海绵动物所特有的结构,它对适应固着生活很有意义。

④生殖方式有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有再生能力,且能进行体细胞胚胎发生。

(二)海绵动物具有许多原始性特征,体型多不对称,没有真正组织,没有口和消化道等器官系统细胞分化较多,许多机能主要由细胞完成,与原生动物相似较多,具独特的水沟系,个体发育有逆转现象,这与其它后生动物不同,所以说它是最原始、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

15.多孔动物门分为哪几个纲了解有哪些代表动物答:钙质海绵纲(如白枝海绵和毛壶)、六放海绵纲(如偕老同穴、拂子介)、寻常海绵纲(浴海绵、淡水的针海绵)第六章:腔肠动物门16.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如何理解它在动物进化史上的重要位置答:(一)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辐射对称,有真正的两胚层,原始消化腔——消化循环腔,有口无肛门,组织分化——上皮组织占优势,在上皮细胞内包含有肌原纤维,称为皮肌细胞,是一种原始的现象,出现了原始神经系统——神经网,无神经中枢,传导无定向且速度较慢。

(二)由于所有其他后生动物都是经过这个阶段发展起来的,所以这类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占有重要位置。

17.腔肠动物分为哪几个纲各纲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有哪些代表动物答:(一)腔肠动物分为3个纲:水螅纲、钵水母纲、珊瑚纲。

(二)水螅纲主要特征:①一般是小形的水螅型或水母型动物。

②水螅型结构简单,只有简单的消化循环腔。

③水母型有缘膜,触手基部有平衡囊为感觉器官。

④生活史大部分有水螅型与水母型,即有世代交替现象,少数特殊。

⑤水螅纲的生殖腺来源于外胚层。

代表动物:薮枝虫(三)钵水母纲主要特征:①钵水母一般为大形水母。

②钵水母无缘膜。

钵水母的感觉器官为触手囊,水螅水母为平衡囊。

③钵水母的结构较复杂,在胃囊内有胃丝。

④钵水母的生殖腺来源于内胚层。

⑤全部海生水母型发达,水螅型非常退化,常常以幼虫的形式出现。

代表动物:海月水母(四)珊瑚纲主要特征:①珊瑚纲只有水螅型,其构造较复杂,有口道、口道沟、隔膜和隔膜丝。

②珊瑚纲螅型体的生殖腺来自内胚层。

代表动物:海葵第七章:扁形动物门18.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答:扁形动物门主要特征:两侧对称,形成中胚层,体壁为皮肤肌肉囊,通到体外的开孔既是口又是肛门,消化系统趋于退化(吸虫纲)或完全消失(绦虫纲),出现了原肾管的排泄系统,梯形神经系统,大多数雌雄同体,形成了固定的生殖腺及一定的生殖导管和一系列附属腺,使生殖细胞能通到体外,进行交配和体内受精。

19.两侧对称和三胚层的出现在动物演化史上有何意义两侧:1.身体明显分化出前后,左右侧和背腹面2.相应的引起了机能上的分工3.使生物的运动由不定向转变为定向4.为由水生过度到陆生提供了条件三胚层:1.减轻了内外胚层的负担2.引起一系列组织器官分化3.增强了运动机能20. 扁形动物门分成哪几纲各纲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注意适应于自由生活和寄生生活的特点)答:(一)扁形动物门分为3个纲:涡虫纲、吸虫纲、绦虫纲。

(二)涡虫纲主要特征:①主要营自由生活;②体表一般具有纤毛并有典型的皮肤肌肉囊,强化了运动机能,表皮中的杆状体有利于捕食和防御敌害;③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一般比较发达;④具有消化系统,有口无肛门,其消化管复杂程度不同;⑤原始的排泄系统为具焰细胞的原肾管系,具有渗透调节和排泄作用;⑥大多为为雌雄同体,少数单肠类例外。

涡虫纲具有无性生殖的能力(主要是横分裂)。

具有强大的再生能力。

(三)吸虫纲主要特征:①均为寄生。

多数营内寄生生活,少数例外。

寄生生活的特点:环境相对稳定、有局限,营养丰富;②运动机能退化,体表无纤毛、无杆状体,也无一般的上皮细胞,而大部分种类发展有具小刺的皮层;③神经、感觉器官趋于退化;④有吸附器用以固着于寄主的组织上。

⑤消化系统相对趋于退化,有口、咽、食管和肠;⑥呼吸由外寄生的有氧呼吸到内寄生的厌氧呼吸;⑦生殖系统趋向复杂,生殖机能发达;⑧生活史也趋向复杂,外寄生种类生活史简单,通常只有一个寄主,一个幼虫期;内寄生的复杂,常有2个或3个寄主,具有多个幼虫期,如从受精卵开始经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到成虫,且幼虫期(胞蚴、雷蚴)能进行无性的幼体繁殖,产生大量后代,有利于几次更换寄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