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社会保险PPT课件:第九章失业保险
社会保险PPT课件:第九章失业保险
2.生育社会保险的特点
从目的看,生育社会保险是为了弥补女职工生育 期间的收入损失,更重要的是对维持劳动力再生产 和人类的世代延续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因此带有 一定的福利性质。
从对象看,生育社会保险实施的对象主要是已婚 的妇女工作者,相比其他的社会保险,其具有明显 的性别特征。
从起因看,生育社会保险属于正常的生理性原因 而进行的保障,因生育造成的收入丧失是一种暂 时性的丧失。
第一节 失业与失业社会保险 一、失业的概念和失业人员的界定 1、失业的概念 是指在法定的劳动年龄内,有就业能力并且有就业 要求的人口没有就业机会的经济现象。
《失业保险条例》所指失业人员只限定为就业转 失业的人员。
2003年5月,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下发了《关 于落实再就业政策考核指标几个具体问题的函》。 失业人员是指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工作能力, 无业且要求就业而未能就业的人员。对虽从事一 定社会劳动,但劳动报酬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 生活保障标准的,视同失业。
(2)护理保险对象 国家官员、法官和职业军人由国家负责,他
们患病和需要护理时有专门人员负责并承担有关 费用。除此之外的所有公民则纳人法定护理保险 体系。
(3)护理需求的分类
护理分为在宅和住院护理两大类,先后于1995 年4月1日和1996年7月1日引人。护理按需要强度分 成3类:
第一类护理患者的护理主要是指在个人饮食、 卫生、日常行动方面1周至少需要几次服务,每天 至少90分钟,其中45分钟为基本医护;
(2)政治需求:建设福利国家,增强社会凝聚力。
2.护理保险制度的内容
(1)保险税税率的确定 保险税按照投保人的收人计算,从1996年7月
1日起税率固定为1.7%,雇主、雇员各缴纳一半。
医疗保险的保险税课征上限仍然适用,1996 年在原联邦州(西德)为每月6000马克(1995年 德国马克与美元的汇率大致是1. 35马克/美元), 在新联邦州(原东德)为每月5000马克;1999年 西和东部分别为每月6375马克、5400马克。
2、失业主体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一是在法定的劳动年龄之内,二是具有劳动能 力,三是愿意工作,四是没有工作或虽有工作 但劳动报酬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 准。
缺少了其中的任何一个条件,失业的定义就不 完整。
3、衡量失业的指标
衡量失业的状况用失业率来表示,失业率是 失业人口占社会劳动力人口的比率。失业率高说 明失业问题严重,否则相反。在西方国家,当失 业率为4%-5%时,则视为实现了充分就业,适度失 业率是调节劳动供给的蓄水池。
3.生育保险资金的筹集
一、 失业预防与合理失业率
美国:劳方--不超过2%
资方--8%
政府--4%-4.5%
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理论认为最
佳的合理失业率为5.5%
通
胀 率 菲利普斯曲线
%
失业率%
5.5
二、 运用法律手段约束企业裁员和解雇员工 严革控制企业随意解雇员工 个别解雇 集体解雇
我国新劳动法规定六种情况不能解约 1.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 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 医学成长为劳动力并要求就业的中学毕业生
就业前培训
二、促进失业者再就业 1.重视开创就业机会和扩大就业容量的宏观措施
高科技产业、中小企业、第三产业 2.实行积极的就业和再就业促进措施
建立培训体系、提供贷款、税费优惠、地区 转移就业、提供公益就业岗位、奖励提前再就业、 鼓励企业招收失业者 3.促进困难失业群体的再就业措施
(4)家庭访问和登门看护:包括家庭访问服务、通勤 服务、福利设施 的短期入住、福利用品的采购、住 宅的改善、有偿老人 院的护理工作。
(三)保险资金来源
政府、医疗保险基金、患者
二、长期护理保险
1994年德国又颁布了护理保险法,1995年1月 1日护理保险法正式实施生效,成为继养老保险、 医疗保险、事故保险、失业保险四大险种之后的 “第五大支柱”险种。这是德国社会保障发展史 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在院护理金从2500到3300马克不等,而护理 院的食宿等须投保者自理,平均约每月1500马克。
2006年,参加法定护理保险者已分别达7137 万人,享受护理者中2/3是75岁以上的老年人。
三、生育保险
1.生育社会保险的概念
生育社会保险是妇女劳动者由于生育女子而暂时 丧失劳动能力时,从社会和国家得到必要的物质帮 助的制度。
第二类护理患者的护理主要是指1天至少需要3 个不同的时间内3次服务,每日至少3小时,其中2 小时为基础医护,并1周需几次家务服务;
第三类护理患者的护理需日夜服务并1周需几 次家务服务,每天至少5小时,其中4小时为基础医 护。
(4)护理保险的给付
在宅护理实物待遇给付第1类、第2类、第3类 每月分别是750马克、1800马克、3750马克,护理 补贴第1类、第2类、第3类分别是400马克、800马 克、1300马克
1.护理保险制度产生的背景
(1)人口老龄化。自2 0 世纪70年代末始,德国人 口老龄化程度越来越严重。到80年代后期,大约有 37万的老年人中有70%的老人生活相当困难,无法 支付医院或护理院日益增加的高昂费用。到1995年, 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中的15%以上、65-80岁之间的老 年人中有5%,8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有20%的人有护 理需求。
二、失业类型
技术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磨擦性失 业、季节性失业。
三、失业社会保险的覆盖对象
约有半数的国家的实施范围包括大多数企业雇员, 其余国家的实施范围则以工商业雇员为限。
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只面向城镇地区。主要是城镇 企业、事业单位及其职工。《失业保险条例》规定: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 可以决定本条例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的城镇企业及 其职工、事业单位含社会团体及其专职人员、民办 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有雇工的城镇个体工商户及 其雇工。
按照低于当地最低工资、高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 保障标准的水平,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 府确定。
第四节 失业保险金给付
郑州市市区(含上街区)、安阳市市区、濮阳市 市区、许昌市市区、济源市失业保险金发放标准上 调为520元/月;开封、洛阳、平顶山、鹤壁、焦作、 漯河、南阳、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等11省辖 市市区及郑州、安阳、濮阳、许昌所辖县(市)失 业保险金调整为440元/月;其余部分县失业保险金 调整为360元/月。此外,已实行市级统筹的新乡市、 三门峡市失业保险金标准统一调整为440元/月,纳 入省级统筹的郑州铁路局、武汉铁路局在豫地区失 业保险金标准调整为520元/月。
从内容看,给付项目比较多。在国外,生育社会 保险的给付项目包括生育假期、生育收入补偿、 生育医疗保健和子女补助金等项目。
从保障水平看,不仅要弥补女性职工生育期间的 收入损失,还要对劳动力的扩大再生产起重要的 保障作用,因此其保障标准高于基本医疗保险。
从时间上看,生育保险实行的是产前与产后均享 受的原则。
四、享受失业社会保险的资格条件 1. 失业保险对象的身份条件。必须是城镇企业、 事业单位失业人员(国企、城镇集体企业。外企、 城镇私企及其他城镇企业); 2 .失业保险对象的年龄条件。必须达法定劳动年 龄阶段,我国现阶段法定的劳动年龄为男16-59 岁,女16-54岁;
3.失业保险对象投保期限条件。失业前所在单位及 个人参加失业保险; 按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一 年;为防止逆向选择。
2.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 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3.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4.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5.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5年,且距法定退休年 龄不足5年的;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三、 政府举办免费职业培训 职业培训:职业教育、职业进修、转岗培训
度
第二节 社会保险项目趋于细化
一、老年健康保险 (一)启动契机
1973年,70岁以上 的老人免费就医
政府财政负担
1983年实施 老年健康保险
(二)覆盖对象与保障内涵
1.覆盖对象:
65-70岁卧病在床老人、70岁以上老人
2.保障内涵:
(1)医疗服务:老人门诊就医:每月缴纳1000日元 费用享受全月免费门诊。
第五节 促进就业和再就业举措
一、 促进第一次求职者就业 1.高等院校学生求职群体 (1)提供综合素质和基础性、应用性知识 (2)组织生产实习 (3)安排就业见习 (4)提供就业咨询和职业指定、职业介绍 (5)实行勤工助学 (6)建立和利用信息网络
2.进城务工的农民群体 (1)提供公共服务:介绍职业、职业指导、公布
用人单位和个人应缴纳的失业保险费标准? • 1、城镇企业和事业单位,按本单位工资总额的
2%缴纳; • 2、职工个人按本人工资总额的1%缴纳。职工本
人月平均工资总额高于上一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 资总额的300%以上部分,不作为缴纳失业保险费 的基数。 • 3、用人单位招用的农民合同制工人本人不缴纳 失业保险费。
大龄失业群体、残障失业群体、长期失业者 群体、体弱多病失业者群体。
第十章 社会保险发展趋向
第一节 多种养老保险模式并存且走向融合
公共年金、企业年金、个人储蓄年金并存 受益确定模式、投保确定模式、现收现付模式、完
全积累模式的融合 也有些国家如瑞典、意大利、拉脱维亚等国则采用
了名义账户养老金制度转型模式。 我国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
二、失业保险基金的构成 (1)失业保险对象缴纳的保险金; (2)失业保险基金的利率与利息;
(3)财政补贴,即失业保险费经办机构所需经费由 财政补助;各省市有“失业保险调剂金”,各省规 定从财政中拿出一定比例组成调剂金,目的是协调 各地的失业保险金;
(4)依法纳入失业保险金的其他资金。
第三节 失业预防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