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学-李胜利
第二章
• 六、竞争缔约
• • • •
第三节 承诺
(一)招投标程序 招标,投标,开标验标,评标定标 (二)拍卖程序 拍卖公告,竞买,拍定
• 七、附合缔约(附从合同)
• 是指合同条款由当事人一方预先拟定,对方只有附合该条款方能 成立合同的缔约方式。 • Standard Form Contract,定式合同,定型化合同,标准合同, 一般契约条款,附合契约,等等
第二章
一、要约的内涵
(一)要约的含义
第二节 要 约
Offer,发价、发盘、出盘、报价,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第 14条) 方式:口头,书面,行为
(二)构成要件
1、是特定人所为的意思表示 2、须向相对人发出(特定一人?一群人?不特定的公众?烟丸案) 3、具有缔结合同的目的 4、内容具体确定(NO.12) 5、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要约人或受要约人死亡?
第二章
• 一、承诺的内涵
第三节 承诺
• (一)概念: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第21条) • 第25条: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 • • • • (二)构成要件 1、承诺需由受要约人作出; 2、承诺须向要约人作出; 3、承诺的内容须与要约内容一致(第30、31条:实质性一致与 非实质性一致);mirror image rule, last shot doctrine • 4、承诺须在承诺期限到达受要约人(第23、24、26条)。
第一章
第一节
合
同
• 12、确定合同与射幸合同
• 合同效果在缔约是是否确定
• 13、束己合同与涉他合同
• 是否贯彻合同相对性原则
• 为第三人利益合同 • 由第三人履行合同
第一章
一、合同法概述
特征:私法;自治法;交易法
第二节 合同法
(一)合同法的概念:广义,狭义
(二)合同法的调整范围
第2条 (三)合同法体系
Anhui University
合同法学
李 胜 利
安徽大学 法学院 安徽大学 经济法制研究中心
第一章
合同与合同法概述
第一节 合 同 第二节 合同法
第一章
一、合同的概念
合同与契约、合同与债
所称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 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其他法律的规定。
(二)合同的成立:
合同订立过程的结束,当事人经协商对合同内容达成一致意见。 即合同的产生和存在。 是指当事人就合同的必要内容达成合意的法律事实。
第二章
第一节 合同的成立
• 二、合同成立的条件
• (一)合同成立的要件
• 1、缔约人:两个以上当事人。
• 第9条: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 民事行为能力。(未成年人?精神病人?) • 当事人依法可以委托代理人订立合同。
• 第42/43条
第二章
• • • •
第五节 缔约过失责任
• 三、缔约过失责任的类型
1、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2、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 3、泄漏或者不正当使用商业秘密; 4、有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
(二)要约的撤销:
要约人在要约生效后,将该项要约取消,使要约的法律效力归于消灭的意思表 示。 如何做到?第18条 不得撤销的要约:第19条
(三)二者的区别:
第二章
四、要约的失效
第二节 要 约
即要约丧失其法律效力,要约人和受要约人均不再受其约束。 要约的消灭。 《合同法》第20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约失效: (一)拒绝要约的通知到达要约人; (二)要约人依法撤销要约; (三)承诺期限届满,受要约人未作出承诺; (四)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第30条)。
• 第28条:受要约人超过承诺期限发出承诺的,除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 人该承诺有效的以外,为新要约。 • 第29条:受要约人在承诺期限内发出承诺,按照通常情形能够及时到达 要约人,但因其他原因承诺到达要约人时超过承诺期限的,除要约人及时通 知受要约人因承诺超过期限不接受该承诺的以外,该承诺有效。
第二章
• 三、事实合同关系(事实上的契约关系)
• 事实合同是指双方当事人没有签订合同形式,但双方已经开始履行合同, 双方权利义务关系已经产生,在这种情况下应推定合同已经成立。 (第36、 37条) • 劳动合同?
• 以上是否违反了要约承诺的法律规定?
第二章
•
第五节 缔约过失责任
• 一、缔约过失责任的概念
第二章
• 二、承诺的方式
第三节 承诺
• 是指承诺人采用何种方式将承诺通知送达要约人。 • 第22条 承诺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但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 表明可以通过行为作出承诺的除外。 • 1、明示 • 2、默示或不作为 • 3、行为? • 租赁?超市?自动取款机?
第二章
• 三、承诺的生效
• (一)承诺的法律效力
• 四、承诺的撤回
•
第三节 承诺
第27条 承诺可以撤回。撤回承诺的通知应当在承诺通知 到达要约人之前或者与承诺通知同时到达要约人。
• 承诺的撤销?
• 五、强制缔约
• 一方当事人负有应对方请求与其订立合同的义务。对要约人的要 约非有正当理由不得拒绝承诺。 • 一般针对公用事业单位。 另:第38条国家计划、任务 • 第289条:从事公共运输的承运人不得拒绝旅客、托运人通常、 合理的运输要求。 • 《电力法》第26条,《执业医师法》第24条 ,等等
二、合同的特征
1、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 2、两个以上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 3、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为目的; 4、各方平等、自愿。
第一章
第一节
合
同
• 三、合同的分类 • 1、有名合同与无名合同
• 有名合同:法律加以规范,并赋予一定名称的合 同。 • 无名合同:法律尚未特别规定的合同。
• 2、典型合同与非典型合同
• 第35条: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双方当事人签 字或者盖章的地点为合同成立的地点。
第二章
第一节 合同的成立
• (三)合同成立与合同有效的区别
• 合同成立的关键因素:当事人达成合意。意思自治 • 合同有效的关键因素:是指已经成立的合同具有法律约
束力。关键在于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有效条件。法律对当事 人合意的认可。 • 第44条: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 效的,依照其规定。 • 第45、46条:
合同法、民通、担保法等;物业管理条例等;司法解释;国际条约;地方 性法规。 部门规章及地方性规章
二、合同法的历史
(一)古代合同法
(二)近代合同法 (三)现代合同法
第一章 第二节 合同法
• 三、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 NO.3-8. 要求 立法及适用法律中均应符合这些基本
• 合同自由原则,诚信原则,鼓励交易原则。 • 情势变更原则?《解释(二)》第26条
是指在合同订立过程中,一方当事人因其缔约行为或者与缔 约行为有关的行为损害对方当事人利益,并给对方造成损失时, 向对方当事人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 • 特点:1、产生于合同订立过程中;2、为法定责任;3、为 赔偿责任;4、其基础是违反了依诚信原则产生的先合同义务。
• 二、缔约过失责任的构成要件
• 1、当事人一方违反先合同义务(与一般侵权责任不同); • 2、当事人在主观上有缔约过失(与违约责任不同); • 3、相对方存在损失。
• 典型合同:经常、大量运用的有名合同。 • 非典型合同:不经常运用的有名合同。
第一章
第一节
合
同
• 3、诺成合同与践成合同
• 诺成合同:不要物合同,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即 可成立的合同。 • 践成合同:实践合同,要物合同,合同的成立, 除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外,还需交付标的物的合 同。
• 4、要式合同与不要式合同
(三)要约生效的时间:到达主义,受信主义。
第16条:
(四)要约的存续期间: 承诺期间,要约发生法律效力的期间,
即受要约人得以承诺的期间。 第23条:定有存续期间的 未定有存续期间的
克拉克案
第二章
(一)要约的撤回:
第二节 要 约
三、要约的撤回和撤销
要约人在要约生效前,使要约不发生法律效力的行为。 如何做到?第17条
第一章
• 是否附有条件
第一节
合
同
• 8、附条件合同与不附条件合同 • 9、主合同与从合同
• 能否独立存在
• 10、有效合同与无效合同
• 合同的效力有无
第一章
第一节
合
同
• 11、一时的合同与继续性合同
• 合同内容的实现是一次性给付完成,还是持续性 给付完成 • 一时的合同:一次给付便使合同内容实现的合同。 • 继续性合同:合同内容非一次给付可完结,而是 持续地实现的合同。
• 2、意思表示一致:合意 • 3、当事人就合同主要条款(NO.12)达成合意:
第二章
第一节 合同的成立
• (二)合同成立的时间和地点 • 1、合同成立的时间
• 第25条: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 • 第32条、第33条,第36、37条
• 2、合同成立的地点
• 第34条:承诺生效的地点为合同成立的地点。 • 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的,收件人的主营业地 为合同成立的地点;没有主营业地的,其经常居住地为合同 成立的地点。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
第四节
以要约承诺以外的方式缔结合同
• 一、交叉要约(交错要约)
• 双方当事人(同时)相互向对方提出同一内容的意思表示(要约)。 • 效力如何?意思表示一致?
• 二、意思实现
• 一方提出要约后,对方不必为承诺的表示而径行作出某种行为,可以推定 双方已达成合意的情形。或者说是指依习惯、事件性质或要约人为要约时的 预先声明,承诺无需通知,在相当时期内有可认为承诺的事实时,合同成立 的现象。(第22条但书,第2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