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校园安全的重要性安全需要伴随人类历史发展的全过程,安全是社会发展的前提,是人类个体生存和发展的保障,是人们历来关注的重点。
高校“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也难免面对各种危险:或是潜在的,或是明显的;或是因无知造成的,或是由于明知故犯带来的,等等。
同学们对于安全教育不能不重视,学习和掌握一些安全知识将会使同学们终生受益。
与社会上相比,高校的治安状况总体上是好的,校园安全防范力量较强,学校安全环境不断得到改善,师生员工在校园中是有安全感的。
但是,近年来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安全隐患不断增多,安全防范方面存在漏洞,安全控制十分困难,导致刑事案件上升。
第四章人身安全第一节预防伤害,确保人身安全一、大学生被伤害的原因第一,社会上,特别是校园周边存在治安复杂场所如餐厅、歌舞厅、网吧、酒吧、录像厅等,其中有的场所治安管理不善,不时有违法分子寻衅滋事。
大学生进出这些场所,容易因一些小的纠纷引发被打、被伤害或遭到无端寻衅受到伤害。
第二,在大学校园里,如操场、食堂等公共场所,大学生- 1 -与教职工、家属子弟、外来人口等发生纠纷,不能妥善处理,以致发生斗殴,受到伤害;极个别外来人员,在校园内寻衅滋事,殴打大学生,使大学生受到伤害。
第三,大学生之间由于不注意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影响他人利益,又不能礼貌相待,不能保持冷静克制,由口角、谩骂发展到打架斗殴,受到伤害。
第四,个别大学生因一些矛盾处理不好,相互忌恨成仇。
第五,极个别大学生恋爱纠葛,爱不成便生恨,爱人不成成仇人。
二、预防伤害、确保人身安全预防大学生受伤害,是一项综合性工作,需要各级政府认真整顿校园周边秩序,也需要公安、保卫组织维护好校园内部治安秩序。
下面,着重说明大学生如何做好预防,确保人身安全。
第一,尽量少去或者不去治安复杂场所,避免与不法分子发生矛盾。
第二,大学生在处理同学关系时,应互相关心、互相照顾、相互谅解,求同存异。
同学之间有差异是正常的,各人来的地方不同,成长环境不同,家庭条件不同,各人有各人的性格,在生活、处事方式上有差别是正常的。
大家在一起生活,要互相尊重,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要营造一种和谐、和睦的氛围。
第三,认真学习并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学校为了有秩序地组织教学活动,为了师生有秩序地生活,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
这些规章制度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调解学生相互关系的准则。
例如几点起床,几点上课,几点午休,几点熄灯睡觉等。
这些规章制度是大家都要遵守的准则,大家都自觉去遵守了,生活中便出现了许多共同点,少了许多纠纷的可能。
第四,避免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预防黄、赌、毒的侵害和烟酒造成的人身危害。
要正确处理恋爱关系,恋爱有两种结果,一种是结合,一种是分手,这是正常现象。
恋爱不成今后做朋友,- 2 -决不能当敌人、当仇人。
中国有一种不好的习气,哥们义气、老乡观念。
似乎一有了这种关系,便没有原则是非了,只要是哥们儿的事,老乡的事,有求必应,为朋友两肋插刀。
殊不知,当朋友、老乡与人发生纠纷以致斗殴时,你如果从哥们义气出发,必然把事情办坏,越帮越乱。
第五,讲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学会用文明幽默的语言化解纠纷。
大学生中的许多纠纷多由口角引起,而口角的发生大多与恶语伤人有关。
俗语说“祸从口出”,即说话不当可能引来祸端。
语言美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当你不小心碰撞别人,踩了别人脚,或把别人的书本碰到地上,总之,由于你的不小心,伤害了别人的利益,要真心实意地向人说一句“对不起”。
反过来由于别人不小心伤害了自己利益时,要讲大度,虚怀若谷,说—声“没关系”,这样纠纷就会自然化解。
例如,几个同学庆贺生日,当喝到面红耳赤时,发现相隔不远的几个青年男女猜拳、行令。
一个同学说:“社会变化快,女人也猜拳”。
岂料这话被对方听到,马上便骂骂咧咧地走了过来要“理论”一下。
另一个同学见势不妙,马上站起来客套地说:“请别介意,他喝多了点”。
这一句文明礼貌的话,倒使对方不好意思起来,马上改口说,“没事,祝你们快乐”。
第六,及时化解矛盾,不要积怨甚久,导致激化。
一个班,特别是一个宿舍的同学,在一起生活几年,难免产生矛盾,要注意及时化解,有些伤人感情的语言和行为容易造成积怨。
因此,伤害过别人的,事后要主动向对方道歉,赔礼,请对方原谅。
被伤害过的人,也可找适当的机会提醒对方注意,表明自己对他有意见。
如果不及时化解,就可能天长日久,积怨成仇,一旦有“导火线”,就会火山爆发,矛盾激化,采取极端行为。
第三章财产安全第一节预防盗窃- 3 -高校中内盗发案率比较高,少数大学生对自己要求不严,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扭曲,法律意识淡薄,不顾家庭和自身经济承受能力,追求时髦,从而导致没有钱花就去偷,逐步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二、大学校园里容易被盗的物品第一、现金、存折和汇款单等。
无论是人民币还是外币,都是一般等价物,盗走后都能及时花掉,而且不易辨认。
第二、贵重物品。
计算机、随身听、手机、文曲星、黄金饰品等。
贵重物品被盗后,犯罪分子将它卖掉可以变成钱。
我院高职学院一学生偷窃同学手机在变卖时被公安机关当场抓获;某系曲某家庭比较富裕,竟然三次偷窃同室特困生的现金和银行卡进行挥霍;高职学院一同学因盗窃同室同学银行卡,取走5000元现金而被开除。
这些违法学生道德品质低下,法制观念淡薄,案发后不知这是违法犯罪行为。
需要指出的是,近年来,自行车一直是被盗的重点目标,被盗数量不断增长。
第三、衣物等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具。
三、大学校园里容易发生盗窃案件的地方第一,是学生宿舍。
学生的现金、贵重物品、生活用品主要放在宿舍里,宿舍是最容易发生盗窃的场所。
有些同学缺乏警惕性,安全防范意识太差,如:有的同学看到陌生人在宿舍里乱窜漠不关心,有的同学随便留宿外人或出借钥匙等。
第二,是教室、图书馆、食堂、操场、浴室等公共场所。
学生的现金、贵重物品、学习用品放在书包里,书包放在教室、图书馆、食堂,人离开了,发生被盗。
贵重衣服、物品在锻炼身体时放在操场;在洗澡时放在浴室的衣柜中,也容易被盗。
新生入学。
天南海北的新生,带来数千元的学费、生活费来到大学,对大学情况尚不了解,加上缺乏生活经验,警惕性不高,也是犯罪分子的可乘之机;早操时间。
早操时间一些同学不愿起床睡意朦胧时,给溜- 4 -门盗窃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
七、预防盗窃,确保学生财产安全首先,要牢固树立防盗意识,克服麻痹思想。
千万不要以为大学校园是太平世界,是保险箱。
盗窃分子的眼光时时盯着大学校园,特别是盯着缺乏经验的大学生。
大学校园里时常有盗窃分子出入,身边的大学生中极个别人也有盗窃行为。
因此,在防止盗窃时,既要防外贼,也要防内贼。
第二,妥善保管好现金、存折、汇款单等。
2003年8月19日,动科系2000级学生丁谋在宿舍内丢失现金1500元。
现金最好的保管办法是存入银行,尤其是数额较大的要及时存入,绝不能怕麻烦。
要就近储蓄,储蓄时加入密码。
密码应选择容易记忆且又不易解密的数字,千万不要选用自己的出生日期做密码。
这样,即使存折或现金卡被盗,犯罪分子也不容易取走钱,事主也有时间到银行挂失。
身份证是最有效的证件,存折丢失,可以凭身份证去挂失,凭身份证去取款。
因此,存款单据、汇款单据、存折及现金卡要同身份证、学生证分开存放,防止被犯罪分子同时盗走。
因购买贵重物品而需要大额现金时,应当天取当天用,因故不能当天购物时,应将钱再存人银行,不要怕麻烦。
某大学一个宿舍的几个同学共同出资7000余元,想合伙买一台计算机,但当天因故未能买成,拟第二天再去买,便将钱存放在一个同学的皮箱里,结果第二天清晨出早操时,窃贼从窗户翻人室内撬开皮箱,将7000余元全部盗走。
- 5 -第三,保管好自己的贵重物品。
贵重物品不用时,不要随便放在桌子上、床上,防止被顺手牵羊或溜门盗走或窗外钓鱼给盗走,要放在抽屉、柜子里,并且锁好。
寒暑假离校时应将贵重物品带走,或托给可靠的人保管,不要放在宿舍里,防止撬锁盗窃。
贵重物品、衣物最好做上一些特殊记号,一旦被盗,报案时好说明,认领时也有依据,这样,即使被盗,找回的可能性也大一些。
第四,养成随手关窗锁门的好习惯。
上课、参加集体活动、出操、锻炼身体等外出离开宿舍时,要关好窗、锁好门,包括关好玻璃窗,因为仅仅一层窗纱不足以防盗。
一个人在宿舍时,即便上厕所、上水房洗衣服,几分钟、十几分钟的时间即可回来,也要锁好门,防止被犯罪分子溜门盗窃。
某高校一位姓周的女同学,到相邻的宿舍聊天,没锁门,仅仅几分钟回来后发现上千元的手表、皮夹克和数百元现金被盗,她非常后悔,痛哭不已。
第五,在教室、图书馆看书,在食堂吃饭时,不要用书包占座,不在书包里放现金、贵重物品、钥匙,防止书包被盗或书包内的现金、贵重物品、钥匙被盗。
第六,不带较多的现金和贵重物品到公共浴池去洗澡,这些场所往往是犯罪分子行窃的地方。
第七,关于自行车防盗。
高校里自行车被盗案时有发生,规模大的高校每年发生数百上千起,规模小的院校每年也发生上百起到数百起。
要养成随手锁车的好习惯,尤其好车要严锁严管,最好存放在有人看管的车棚里。
第二章安全灾难事故的预防及处理办法任何一起灾难事故的发生都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本章主要对火灾事故、交通事故和影响我们自身安全的其它事故以及预防处理进行简要的讲述,以提高广大同学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预防或减少事故的发生。
第一节火灾隐患预防及处理办法一、火灾及其危害火灾是破坏性很大的灾害事故。
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大学- 6 -里的火灾比盗窃所造成的损失要高出十几倍。
有的学校整座教学楼、实验楼、大礼堂被烧毁,损失了许多珍贵的标本与图书,严重影响了学校教学、科研的正常进行,甚至烧死同学的事例也曾发生。
1998年1月22日凌晨2时,在济南某医院实习的某医学院10名学生,因用电炉不慎起火,烧死5人,烧伤5人。
至于学生宿舍发生的小型火灾,每年可达数千起之多,烧毁同学衣物、图书、烧伤同学们身体的事件屡见不鲜。
1990年4月28日,某大学女生宿舍发生火灾,一名学生被烧伤,烧毁蚊帐三顶、被子一床以及其它许多衣物。
起火原因:该女生27日晚熄灯之后,在床边点蜡烛看书,不久疲劳入睡,但烛火继续燃烧,引燃蚊帐起火。
2002年1月15日晚8:20左右,北京某大学应用物理学院98级女生宿舍一房间失火,造成经济损失1800元。
经查,是由于学生购买的低质量电源插座通电过热燃烧引起的。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大学校园里学生有直接责任的火灾连年不断。
少数大学生思想上没有防火安全的意识,严重忽视学校的防火安全制度,造成火灾事故,危害公共安全。
这些火灾既造成了学校财产的巨大损失,也造成了学生个人人身伤亡和财产损- 7 -失。
为了维护公私财产的安全、为了维护学生的人身安全,每个同学都必须努力做好防火工作,防止火灾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