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行业市场分析报告一概述二产品状况三市场状况四竞争状况五加入WTO对我国彩电行业的阻碍一概述我国的彩电工业从“六五”开始起步,通过前后3个五年打算的建设,1994年,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彩电生产大国。
我国彩电的生产能力目前实际上差不多超过了每年4000万台。
目前全国20个大中都市居民家庭的电视普及率为98.1%,其中71.8%的家庭拥有1台,23.5%的家庭拥有2台,2.1%的家庭拥有3台,0.7%的家庭拥有4台以上。
目前,我国电视机全社会保有量差不多达到4亿台,每年全国销量为4000多万台,其中出口410万台,产、销量均居世界前列。
彩电行业目前是较早进入生产能力过剩的家电行业,彩电产品2000年首次显现负增长,其中1-6月份,产量比去年同期下降3.4%,销售量比去年下降2.9%。
作为家电产品的龙头产品—彩电,在市场上的增长差不多放缓,要紧表现在于:★消费层次差异性扩大,大屏幕成主流★以价格竞争为要紧竞争手段,行业进入微利时代★企业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步伐明显加大★数字化彩电将成为彩电产品技术进展方向本文将针对我国彩电行业的产品状况、市场状况、竞争状况和加入WTO对我国彩电行业的阻碍进行分析。
二产品状况1.以组装为主:中国的彩电业是靠引进组装线进展起来的,尽管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彩电生产国,但其核心技术显像管、大型集成电路至今依旧靠引进日本等先进国家的技术,新产品开发也一直跟着国外亦步亦趋,许多企业专门大程度上只能确实是资金劳动密集型的组装厂。
2.技术进展方向:----由传统的模拟彩电向高清晰度电视(HDTV)进展。
彩电工业的技术进展要紧是由传统的模拟彩电向高清晰度电视(HDTV)进展。
由于电子科学技术、集成电路技术和数字压缩技术的进展,为高清晰度电视的进展奠定了技术基础。
70年代第一在日本开始研制,并在80年代初获得成功。
HDTV是一种全新的电视体制,它的研制成功并有用化,是电视领域的一大革命,不仅使电视质量获得极大的提高,而且在非广播领域有着宽敞的应用前景。
数字电视是当今电视进展的大趋势。
目前,数字电视差不多成功地应用于卫星直播,有线电视也预备向数字化过渡;卫星和有线数字电视的进展则加速了地面广播电视数字化的进程。
整个电视传播业差不多进入了从模拟式向数字式的过渡时期。
就HDTV而言,它具有以下要紧特点:1)HDTV的扫描行数是现行电视标准的两倍左右,从而使图象清晰度提高了一倍,可与35mm彩色电影比美。
2)HDTV采纳了先进的数字技术,幸免了传统模拟电视中常见的重影、噪声,提高了彩色电视图象质量。
3)HDTV系统中采纳亮度信号和色度信号的时分复用技术或数字化传输技术,在接收机中能较完全的分离亮度信号和色度信号,克服了现行电视制亮度信号和色度信号的相互串扰,而且不存在微分增益失真和相位失真。
4)HDTV的显示屏幕均采纳宽高比为16:9格式,使观众能够获得更佳的观看视角。
5)加强了图象与伴音之间同步成效的感染力。
鉴于以上HDTV的专门优点,因而它将成为新一代电视在国际上已形成共识。
----彩电与信息产业有相互融合目前彩电工业正面临新技术的挑战,随着多媒体技术,压缩技术显现,彩电与信息产业有相互融合的趋向,在PC终端显示上看电视和在彩电上兼具PC机上网功能已成为各大公司的开发重点。
----显示器领域的突破此外,显示器领域的突破也会使彩电行业显现前所未有的变革。
目前技术领先的企业差不多在新型平板显示器件方面取得进展,如等离子显示器、彩色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TFT)、铁电液晶显示器等,而这些新型显示器彩电将在以后几年成为彩电业的连续增长的动力。
因此以后彩电业进展的总体趋势是:(1)显示器的变革;这将导致彩电的大屏幕、高清晰度和平面化趋势。
(2)数字化的变革。
而这将导致彩电的交互式趋势。
1998年9月8日-12日,我国独立自主研制的数字高清晰度电视HDTV功能样机进行了广播试验。
标志着我国继美国、欧洲之后,已系统地把握了数字HDTV,奠定了我国电视产业由模拟向数字升级换代的技术基础。
1999年1月6日由康佳公司开发的适应美国ATSC 标准的HDTV样机在拉斯维加斯亮相。
数字电视带来的变化是革命性的,它带给消费者的收益要紧有:第一,观众用数字电视收到的节目,在图象质量及伴音质量上都比模拟电视有专门大的提高。
它采纳数字传输方式,同时具有专门好的误码纠错能力,因此抗干扰力专门强,伴音质量也接近CD数字光盘的放音质量,并可具有多声道及围绕声功能。
其次,数字电视能够提供更高的频道利用率。
我国PAL制电视每套节目占用8兆频带宽内传送4-8套数字电视节目。
再次,它能够实现综合信息业务,今后数字电视广播与通讯网及运算机网相结合,能够使信息源更为丰富,增加用户与信息提供源之间的交互性,实现用户自由点播节目的功能,自由选取网上的各种形式的信息。
能够说,高清晰度数字电视是彩电行业进展的一个历史必定。
但这一过程是漫长的,目前估量我国可能需要10年左右的时刻来完成从电视台发射系统、彩色数字接收机到显示器件各方面的调整。
若干年后,这场变革带给我国彩电行业的阻碍是“破坏性”和“变革性”的,而在这过程中,谁能紧跟最新技术,谁就能获得宽敞的市场和惊人的增长。
然而,数字化的变革关于国内彩电市场的阻碍至少将在2006年以后才会产生,数字电视的大规模推广以及市场增长在中短期内并可不能生产较大的阻碍。
三市场状况1.彩电供给状况国内企业产能情形目前,国内彩电的生产能力差不多达到了4000万台以上,此外,合资或进口的彩电仍有一定的比例。
在彩电供给结构方面,1995年我国彩电生产达百万台以上的企业只有三家,分别是长虹集团、熊猫集团和康佳公司、而到1997年,彩电产量上百万台的企业达到8家,分别是长虹电子集团667.06万台,康佳集团为320.03万台,中山嘉华电子集团为192.25万台,TCL集团为144.75万台,熊猫电子集团138.97万台,深圳创维RGB电子公司为127.05万台,青岛海信集团124.86万台,广东高路华公司105.27万台。
上述8家彩电产量合计为1820.24万台,占总产量2643万台的68.9%。
彩电产量在20~100万台的企业有10家,合计产量为513.99万台,占19.4%。
1998年全年彩电销量在2500万台左右,其中长虹生产彩电930万台,康佳生产470万台,上百万台规模左右的彩电企业还包括创维、TCL王牌、金星等等。
目前长虹和康佳已成为彩电行业的二大巨头,而其他企业不管在产销规模上依旧在市场份额方面均有相当的差距。
●部格外资彩电企业的产能情形目前国内外资品牌的彩电合资企业要紧有:(1)索尼和上海广电生产的索尼彩电,产能在300万台;(2)飞利浦与苏州电视机厂生产的飞利浦彩电,产能在150万台;(3)松下与山东电视机厂生产松下电视,产能在150万台;(4)日立和福州电视机厂生产日立电视,产能在60万台;(5)日本JVC与福建电子器材公司生产JVC彩电,产能在60万台;(6)三洋深圳与华强集团生产三洋彩电,产能100万台;(7)东芝大连与大显集团生产东芝彩电,产能100万台;(8)三星天津与长城公司生产三星彩电,产能为150万台。
2.需求情形从总体上看,彩电需求有以下两个特点:在宽敞农村地区,近年来经济不断进展,农民收入稳固增长。
同时由于彩电价格大幅度下跌,促使更多的农村居民加入家电消费的行列。
生产适合农村居民需要和消费能力的彩电产品,开始成为我国家电市场的增长点。
依照国务院进展研究中心、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等单位近期组织的中国农村家电市场专项调查的结果显示,目前中国农村居民家庭的电视普及率达95.2%,估量其中彩电的比例占到40%-45%左右。
●消费层次越来越明显,差异性较大。
从市场现状来看,全国市场并非单一性市场,而是有十分明显的层次性,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沿海与内陆之间的消费者不仅在生活环境和文化上,而且在收入和消费模式上都存在专门大差异。
彩电的销售越来越清晰地势成层次化趋势,高、中、低档商品均有不同的消费群体。
城镇居民对家电的要求要紧是大、新、全,即大屏幕、新功能、新款式、性能全、服务全。
据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的调查显示,20个大中都市居民的家庭电视机保有量中,14、18、20、21、25、29和34以上者所占比例分别为7.3%、19.7%、9.9%、37.3%、19.3%、21.3%和1.5%,明显其中21、25和29是主导品种;但从预购的比例来看,则这几类的百分比顺次变成了0.8%、0.8%、0.9%、6.4%、19.8%、51.8%和19.4%,其中29彩电占据了一半以上,成为最有前景的型号。
21英及21英以下的彩电需求稳步下降和29、34等大屏幕彩电需求稳步上升,将是一个连续进展的趋势。
●国产品牌的市场地位稳固,进口品牌退居次要角色。
不管是从保有率依旧从预购率来看,国产品牌的地位都已不可坚决。
依照多种统计,国产的长虹、康佳、TCL和创维成为市场四强,进口品牌只有在大都市的预购中占据一席之地。
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的数据显示,20个大中都市中,预购率排名前10位的洋品牌只有索尼、松下、飞利浦和东芝,分别排在第2、4、6、7位。
在中小都市和农村,则以国产品牌占绝对优势地位。
1999年,全国有70余个彩电品牌有销售记录,其中除16个国外品牌外,其余50余个均为国内品牌,在城乡综合市场占有率上居前10名的10个品牌市场占有率之和为81.51%,其中仅飞利浦、索尼两家外国品牌居第9、第10名。
3.市场前景展望●都市家庭:更新换代仍是较长时期的需求特点,新兴彩电产品才能有望成为市场主流。
我国都市居民的彩电拥有率差不多与西方发达国家水平接近,以后新的消费需求将以更新换代为要紧的需求空间。
目前城镇家庭中使用的电视机一样购于80年代中期,按照国际上通行的家电使用标准,彩电的使用期为11年左右,据估量每年大约有10%以上的用户更换家中彩电。
然而这种要求决非原有基础上的重复,城镇居民的选择要紧以29新款电视为主,而且普遍要求更高的清晰度以及数码化技术、国际线路、围绕立体声组合等功能。
●农村市场:前景庞大,难度不小。
与城镇普及需求进入后成长期形成鲜亮对比的是,农村市场还处在成长前期。
因此,农村市场潜力庞大已被业内人士所公认。
据国务院进展研究中心等机构的专项调查显示,尽管农村家庭电视机普及率已高达95.2%,但以后5年里,表示对电视机有购买意向的家庭仍旧高达32.9%,那个数字即新增电视7500万台,可谓前景宽敞。
中国农村市场的庞大潜力,由以下三方面因素促成:一是彩电替代黑白电视机。
参照黑白电视机和彩色电视机在中国农村的产品生命周期我们会发觉:1987年往常黑白电视机处于导入期,百户拥有量不到20台,彩电几乎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