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感动中国道德模范【第四届“感动晋中十大道德模范人物”候选人先进事迹】

感动中国道德模范【第四届“感动晋中十大道德模范人物”候选人先进事迹】

感动中国道德模范【第四届“感动晋中十大道德模范人物”候选人先进事迹】陈喜籽同志先进事迹简介一家两代6个盲人,一个女人坚守半个世纪,用爱撑起一个温暖的家.她就是家住左权县桐峪镇石暴村的66岁的陈喜籽.因为基因问题,陈喜籽的两个舅舅,一个哥哥,两个弟弟以及自己的儿子六人都是先天性盲人.1963年,陈喜籽的母亲在临终前,拉着她的手说:“闺女,我放心不下这几个瞎子,以后,哥哥弟弟就托付给你了.”陈喜籽含着眼泪做出了需要付出一生的承诺:“娘,您放心吧,我一定全力照顾好兄弟们……”为了这个承诺,她坚守了50年.面对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庭,陈喜籽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做了早饭,先端给几个兄弟吃,再喂饱傻儿子,然后下地干活,忙里忙外,每天晚上忙到后半夜才能拖着疲惫的身子爬上炕休息.几十年如一日,她一直把弟兄几个打理得干干净净,过年时,再困难也要给他们每个人做一身新衣服.陈喜籽的另一个儿子陈林xx年在上海交大攻读研究生后,如今在一家外资企业工作,给这个苦难的家带来了一丝暖意.如今六个盲人只剩下唯一的儿子和她相依为命,对于远在上海的儿子陈林的呼唤,她说,傻儿子也是娘的宝,她愿意在这个太行山下守着这个家,守着这个傻儿子……程瑞萍同志先进事迹简介27岁的程瑞萍是昔阳县赵壁乡凤居村人.程瑞萍出生后不久,她的母亲就去世了.上小学时,程瑞萍就帮奶奶洗衣做饭.初中毕业后不久,程瑞萍的爷爷过世,奶奶也瘫痪在床,下地、洗衣、做饭、缝缝补补都落在她的身上.看着同龄人外出打工,穿着时髦,她如何不羡慕?但为了这个家,为了奶奶和父亲能吃上口热饭,她不追逐时髦,不离开这个家.然而,祸不单行,xx年,程瑞萍的奶奶去世没多久,父亲又因脑血栓半身不遂了!全家的重担全部落在了她的身上.地没有少种,家里的活没有少做,还精心地照顾着她的父亲.她的孝顺懂事感动了好多人,远近上门提亲的人纷纷不断.xx年她结婚后,依然住在父亲家照顾着父亲,在她怀孕的日子里,还拖着臃肿的身体一如既往地尽着自己的孝道.程瑞萍不仅要照顾幼小的孩子,还要照顾病中的父亲,同时还得为公公婆婆做饭,这对外人来说有点太难,但程瑞萍从没抱怨过,一直这样坚持着.她常说:“父母们年纪大了,该享享福了.谁都有父母,谁都有老的一天,只有自己孝敬父母,以后儿女们才会孝敬自己.”程瑞萍 __朴素,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杨晓清同志先进事迹简介杨晓清,今年30岁,家住和顺县牛川乡牛川村南头街.她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但她却如亲生女儿一般精心照顾着瘫痪在床的公公,数年如一日.她孝亲敬老的事迹在当地远近闻名.xx年,杨晓清经人介绍与牛川村的田志荣相识,田志荣的母亲曾患过食道癌,常年服药,父亲田有良曾于1995年在某煤矿打工时身负重伤,导致下肢瘫痪,长年卧床不起.但杨晓清向丈夫许下诺言:“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你能做到的,我肯定能做到”.婚后一年多,婆婆病情加重,后与世长辞.这时杨晓清正有身孕,挺着个大肚子安排了婆婆的后事.为了防止常年卧床的公公生褥疮,杨晓清坚持每天用温水给公公擦身,一个弱小女子帮150斤的人翻动几次,她总是累出一身汗,但从不间断.此外,她还坚持早晚给公公做按摩,就是在她的坚持下,卧床的公公终于能自己坐了起来,一个年近七旬的老人面目精神就像五十多岁的人一样.常言道:“久病床前无孝子”,然而杨晓清却是“久病床前孝媳妇.”她无怨无悔,撑起了这个家,做到了一个闺女都不可能做到的事.温巧叶同志先进事迹简介温巧叶,榆次区修文镇修文村人.当命运的暴风雨袭来时,她横竖不说一句话.生活的重担压在肩膀上,她的头却从没有低下!温巧叶用18年辛劳,延续爱心,信守承诺.xx年,温巧叶的丈夫心脏病突发去世后,她勇挑生活的重担,八年如一日,侍候年迈体弱的公婆,照顾正在上学的一双儿女,她不甘落后,不甘贫困,努力创业,自谋生路.开小卖铺,自学开车,承包了100余亩地种植芦笋,还率先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统一解决了村里芦笋种植户的销售问题,成为全镇三十多名注册合作社创办人中唯一的女同志.温巧叶的事迹,在镇里传颂,可是她却只是淡然一笑,她说,日子总是要过的,与其每天怨天尤人,不如积极向上,让日子过得好点!不论生活有多么辛苦,她始终笑对人生,不论生活有多么劳累,她始终不离不弃,用自己瘦弱的肩膀为家人撑起一片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奏出了一曲孝老爱亲,创业致富的精彩乐章.xx年,温巧叶当选榆次区“孝老爱亲”道德模范人物;xx年,当选晋中市第三届人大代表;同年荣获山西省妇联“尊老敬老”先进个人称号及榆次区妇联授予的十佳致富女状元称号.续连爱同志先进事迹简介74岁的续连爱,是灵石县的一名普通退休职工.她50年如一日,用自己的真心和真情,为整个家默默付出.认识她的人都说她是孝媳、是贤妻、是良母.她的婆婆总是说,“有好儿不如有个好媳妇”.作为儿媳,她没有泣天感地的事迹,她只是做着她认为该做的事,抒写着“孝”的朴实与无华.续连爱的婆婆患有胃痉挛,续连爱便尽量让婆婆吃容易消化的饭菜.为了提高婆婆的食欲,她经常变着花样给婆婆做饭,特别是午饭,一星期不重样.婆婆左脚上有一个鸡眼,经常发痒难受,晚上睡觉前,续连爱除了要给婆婆洗脸、擦身,还要帮婆婆把脚剪一剪,抠一抠,天天如此.xx年10月,婆婆患眼底大出血住院做手术,在住院的28天里,续连爱时时陪在婆婆床前,端茶递水、喂饭擦身……只有晚上才能在活动床上躺躺.由于劳累过度,年过花甲的续连爱曾两次晕倒.xx年7月,续连爱带着高龄的婆婆去儿子家伺候媳妇坐月子,没想到刚住了几天,婆婆就要回家,无奈之下,只好带着媳妇孙子和婆婆回到自己家里.xx 年9月,老人再也动弹不了了,续连爱整日精心照料和护理老人,一刻也不曾离开.xx年12月,101岁的婆婆平静地离开了人世.50年的媳妇终于熬成婆了,可对续连爱来说,是失业了.如今,提起她的婆婆,74岁的她依然两眼潮湿.刘吕锁同志先进事迹简介刘吕锁,中油华北太谷港源公司董事长.现年56岁的他,用点滴行动书写着一个服务大众的优秀企业家形象.作为一名企业家,刘吕锁始终认为,“在民营企业,员工同样是企业的主人,关爱员工、凝聚人心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他为每一位员工办理了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养老保险.在公司内,员工们都亲切地称他为“最可爱的年轻老头”.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他投资11万元为太谷县石象村打深井1眼,多年来投资近40万元给石象村修路建校.从xx年起,他独自投资500万元,对太谷县乌马河河道进行综合治理.在企业反哺农业中,他从2000年开始,对秋收时的农机户用油以进价的10%让利销售.刘吕锁凭着他执着的信念、顽强的韧劲,在不断超越中实现自身价值.公司先后被评为晋中市先进单位,太谷县纳税先进企业,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等称号.他个人被评为市、县级优秀民营企业家, __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苏旭平同志先进事迹简介他是山区医院的骨干,他是百姓心中的亲人.他就是祁县来远镇卫生院、今年43岁的主治医师苏旭平.自参加工作以来,苏旭平把诚信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时刻用这把尺子衡量着自己的言行.与他一起工作的同事、朋友、他救治的患者一提起他,没有不竖大拇指的,都说他心眼实,重信誉,讲原则,办事实在.20多年来,他服务百姓,从死神手中抢夺生命,还经常骑摩托车去边远村庄出诊.他在医术上肯吃苦,肯钻研,在行医时善待患者,技术过硬,很快从一名普通医士成为一名医师,之后又成长为一名主治医师.在20多年的工作、生活、学习中,他用一言一行履行着一个医生的职责.也正因如此,他从xx年到xx年连续三年荣获县级先进工作者,xx年再次荣获县级先进工作者光荣称号.xx年,他在国家级刊物《中医杂志》上发表论文“中医治疗小儿高烧临诊一得”,在《山西中医杂志》上发表论文“运用元生治疗喉炎性咳嗽”.武建军同志先进事迹简介武建军,男,34岁,介休市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经理,介休市凌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介休市凌云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年轻有为的他一直秉承“诚实做人、诚信做事、以诚立足、以信为本”的原则,把质量当作企业的生命线来抓,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多年来,他一直亲自主持起草、审定各类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坚持做到了诚信守约.武建军高度重视农民工工作,在农民工管理方面的成功做法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的广泛认同.其中包括,诚信守约,加强了合同管理;突出重点监管,确保工资发放到位等.在他的管理下,企业获得了山西省实施用户满意工程先进单位、山西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等各项殊荣.企业发展不忘社会,xx年以来,他先后为灾区等捐资几十万元.武建军本人也先后获得“十佳青年就业创业带头人”、“企业优秀经理”、介休市“安全生产先进工作者”、晋中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张克礼同志先进事迹简介张克礼,男,现年46岁,汉族,中共党员,寿阳县朝阳镇朝阳村荣家垴村人,现在朝阳购物中心从事个体钟表经营,现任寿阳县工商联党支部书记.在经营生意和生活中,他坚持诚信为本,操守为重,严格自律,履行承诺.在自己不的情况下,经常帮贫济困.xx年,在该县县委统战部的组织下,他开展了新晋商万企联万户感恩行动,在端午节和“两节”期间带领全体工商联党支部党员及会员,深入到朝阳镇丹凤委员会、西洛镇、羊头崖乡和尹灵芝镇,对老红军、老八路、老党员等困难户,开展了帮扶活动.张克礼还组织寿阳县工商联党支部全体党员,深入到各乡镇宣传党的重要任务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利用电影的形式弘扬革命精神,放映革命故事片.5年来,他共放映电影50多场,深受广大群众好评.xx年夏季,在卫生部门的配合下,寿阳县工商联党支部全体党员又深入到朝阳街,散发预防艾滋病宣传材料等.程国鼎同志先进事迹简介程国鼎,男,1975年6月8日出生,祁县东观镇晓义村人.他为挽救落水者献出了自己年仅37岁的宝贵生命.事件发生在xx年6月14日早上,在粮油店工作的程国鼎像往常一样,早早动身前往沁县、武乡等地收购小杂粮.经过榆社境内的时候,程国鼎正巧遇上在路旁候车返村的本村村民程小飞、程宝宏等人,便相约一起到路旁的小饭店吃午餐.吃饭期间,他们商定午饭后去榆社著名的旅游景点――云竹水库逛逛.到了云竹水库后,程小飞有了下水的念头,于是就脱了衣服独自下到水中,没想到竟误入深水区,水一下子漫过头顶.正在危急关头,程国鼎不顾个人安危,一边喊“快来救人”,一边奋不顾身地跳入水中去救程小飞.不幸的是,在水中拼命挣扎的程小飞与前来救他的程国鼎拉扯在了一起.由于他们都不会水,结果双双溺水身亡.就这样,舍己救人的程国鼎献出了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崔志强同志先进事迹简介崔志强,男,58岁,中共党员,现任晋中市公安局开发区分局主任科员.xx年2月19日下午3时多,在建设银行晋中分行大厅内,发生了一起歹徒持刀抢劫银行的恶性案件.下午3时30分,晋中市公安局开发区分局民警崔志强途经此处,夺下歹徒手中菜刀,牢牢捆住歹徒,并将歹徒和凶器移交给赶到的该局城区公安分局民警,然后悄然离开现场.xx年,横行榆次区乌金山镇的胡文海,在争夺村里煤矿的承包权不成后,将心中的怨气撒向无辜村民.他伙同胡清梅、刘海旺二人,持双管运动猎枪一支、子弹50余发、炸药包一个,潜入该村9户人家,连开26枪,疯狂打死14人,重伤3人.崔志强在战友的协助下,经过生死较量,成功抓获一名主犯,被省厅荣记个人二等功.1989年,崔志强带领两名侦查员成功破获晋中人民银行金库被盗大案.1990年,崔志强卧底走私团伙内部,破获了一起走私文物的大案,为国家追回文物50余种,293件.宋晓鹏同志先进事迹简介紧要关头,他置个人生死于不顾,勇救落水男子.在日常工作中,他任劳任怨,各项任务总是冲在最前面.他就是28岁的左权县鑫瑞冶金矿山有限公司保安宋晓鹏.xx年8月15日,左权县口则村开展水库移民区核桃树分配活动,由于参与分配的人数多、工作程序繁杂,需要当地民警协助工作,宋晓鹏也接到了公司命令,让他前往配合工作.就在他前往口则村途经老虎岩清漳河路段时,看到一名男子坠入河中.情况十分危急,宋晓鹏扒开人群,奋不顾身地跳入水中.宋晓鹏眼看着落水男子在水中挣扎得越来越艰难,心急如焚,便狠蹬两下水加速游过去,一把拽住男子的衣服,将他的头拖出水面.因河水湍急并伴有较大漩涡,宋晓鹏和落水男子双双被卷入水下,不见了踪影.岸边围观群众的心顿时纠结起来.过了一会儿,水面突然打破平静,宋晓鹏拽住男子的衣服再次浮出水面,奋力游往岸边.经过20多分钟的奋力施救,在民警和群众的帮助下,宋晓鹏和落水男子都安全脱险.张天宝同志先进事迹简介张天宝,男,63岁,中共党员,原为寿阳县上湖中心校的一名普通教师,xx年退休.在教育事业默默耕耘的30年中,他用一颗奉献的心,为社会培养了一批批品学兼优的学生.xx年7月21日上午11时许,张天宝利用暑假空闲时间帮儿子照看白菜地.忽然,从河边传来了呼救声:“不好了,快救人啊!快救人啊!……”情况危急,他顾不上多想,拔腿就往200多米外的河边跑.为了尽快救落水孩子,他一边跑一边脱衣服.脚下的庄稼磕磕绊绊,他连摔了几个跟头,也顾不得疼痛,一鼓作气来到河边.按照人们的指点,他二话不说,扑通一声跳入水中.经过两三个来回的摸索寻找,他终于在水底抓住孩子的腿,使出全身力气将孩子推上岸.此时,落水孩子已经不省人事.他把孩子倒放在河岸边,从腰部、肚子上挤压排水,并给孩子做人工呼吸.大约半小时,孩子终于有了动静,孩子的家人激动不已.而他顾不上疲劳,又骑上摩托车到镇里请医生抢救.孔爱英同志先进事迹简介孔爱英,女,1975年11月出生,家住太谷县范村镇范阳岭村.从xx 年开始,她收养孤儿,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无私的母爱为孩子们撑起了一片天.“非典”时期,孔爱英夫妇在民政局办公室看到了一个兔唇的女弃婴.已为人母的孔爱英和丈夫决定把孩子领养回家.到现在为止,孔爱英共收养了12名弃婴.收养之路使这个贫穷的家负担更重了,孔爱英为此到高速公路上打工挣钱,xx年荣获“文明保洁员”称号.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孔爱英曾贷款16万元为孩子们批地皮,盖了18间房.如今,6名兔唇弃婴都已做了手术,在孔爱英一家的精心照料下茁壮成长.孔爱英说:“还有6名孩子没有健全的身体,虽然他们的亲生父母抛弃了他们,但我不会放弃,我们一家要继续努力,争取给他们一个健康的人生.”如今,有7名孩子已经上学,对这个家庭来说负担更重了.可孔爱英说,“我小学毕业没有文化,但是这些孩子们不能不接受教育,我要尽最大努力让他们成才”.刘万红同志先进事迹简介刘万红,男,榆次区张庆乡张庆村人.刘万红4岁时,由于医生的失误,在一次扎针时导致其右下肢残疾.但刘万红身残志坚,以十足的信心面对生活.他以顽强的意志考取了助理会计师职称.虽然家里生活困难,上有80岁的老母,下有几岁的孩子,每月只能靠他几百元的微薄收入支撑,但他却一次又一次地帮助那些素不相识的困难人群.刘万红的车上,经常放着打气筒、补车胎的工具、钳子、扳手、汽油等,只要有人需要帮忙,他一定会帮助.有时在路上,他会顺便拉上误了公交车的人.在助人为乐的同时,他深知个人的力量有限,经常动员身边的亲友、同事一起参与,开展公益捐助帮扶活动.他和好友们筹资印制《弟子规》,送给大家.当朋友遇到烦心事、矛盾事,他会尽力劝解.因为他明白,一个人的身心和谐非常重要,人只要身心和谐了,就会笑对家人、笑对他周围的人,不让负面情绪影响到其他人.“人要不断充实自己、充实生活,善待人生,善待周围的一切!”这就是残疾青年刘万红的人生观.禹如田同志先进事迹简介“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下岗工人禹如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吟唱了一曲《爱的奉献》.禹如田,52岁,家住左权县石匣乡下白后垢村,是一名普通的工人.他用22年的人间至爱,照顾非亲非故的工友,书写了一曲信守承诺的感人乐章.1991年,30岁的禹如田刚参加工作,在左权县铁厂从事楼道清洁工作.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了因工伤导致双目失明的工友白海珠.白海珠44岁,未婚,是左权县芹泉镇高峪村人,父母早亡.他因受伤,生活不能自理,哥哥姐姐也都无力照顾他.得知这些,禹如田决定帮助白海珠,一开始是洗衣、打饭、倒水、看病、买药等力所能及的事.2000年,白海珠患半身不遂,禹如田没有放弃,一直照顾白海珠.xx年,左权县铁厂改制,工人全部买断工龄下岗,禹如田也失业了,但他依然没有放弃白海珠,主动向单位要求照顾白海珠,他说,他要照顾白海珠直至其生命的尽头.就是这位普通的工人,用浓浓的真情谱写了一曲人间大爱.张拴珍同志先进事迹简介做一件好事容易,难的是几十年坚持做好事.一位年过半百的妇女,几十年来无微不至地照顾着残疾军人常心玉和他双目失明的妻子杨秀英.她就是晋中经济技术开发区杨盘村的一名普通妇女――张拴珍.在杨盘村,提及多年来照顾邻居的张拴珍,邻里们都夸她心地善良,为人厚道;而提及残疾军人常心玉夫妇,人们在摇头叹息之余,无不为他有一个好邻居而感到欣慰.熟悉张拴珍的人都知道,她家里的生活也很艰难.今年47岁的张拴珍是杨盘村一名地道的农民,她身体也不好,患有高血压和颈椎病等.多年来,她既要照顾自己的家,又要帮助常心玉,还要操持家务,经常累得直不起腰.过度操劳损伤了她的身体,亲友们劝她先照顾好自己再说,她却说:“都是邻居,常心玉亲人离得远,妻子又双目失明,身边无人照顾,我行动上比他们强得多,帮人帮到底.”张拴珍做的都是一些平凡的小事,可是这些小事能坚持做下来,又是多么的不平凡,就是这些小事,让我们看到那颗最纯美的心.李天福同志先进事迹简介李天福,男,1956年8月生,现任榆次区张庆乡党委委员、纪委副书记、监察室主任.他曾当过老师、干过工业,现任职纪检岗位,无论在哪个岗位,他都争分夺秒想着为群众办实事.作为一名普通基层干部,李天福用长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兢兢业业做好各项工作,认真化解基层矛盾,为群众办好事实事3830件,排查矛盾隐患546件,处理各类问题439件,赢得群众的广泛赞誉和高度评价,为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发展做出了贡献.在张庆乡工作、生活的50多年里,他亲自经历并见证了张庆乡改革开放后的每次跨越.这期间,他已记不起欢送过多少任书记、乡长,数不清迎来了多少同事、朋友.尽管有过多次升迁与调动的机会,但他始终没有离开过这片热土.最让他割舍不了的这份情,缘于两句话,领导说:“你是张庆人,情况最熟悉,乡里需要你.”群众说:“你是张庆人,情况最熟悉,我们信任你.”他时常被这两句话感动并鼓舞着,总觉得应该为这块土地做点什么,最好留点什么.他先后被评为山西省十大新闻人物,榆次区第二届爱岗敬业道德模范人物.刘彦伟同志先进事迹简介刘彦伟,男,左权县麻田镇上口村人,1976年参加工作,现任麻田镇党委委员、广播机务员.他39年如一日,默默无闻地工作在麻田镇广播电视战线上,把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这片红色的土地.1986年,刘彦伟在圪料山修电视差转台,一天两趟往返于七八里路程的山间小道,苦战半年多,麻田周围十几个村终于看上了黑白电视.1996年,麻田镇广播电视台开始安装有线电视,共筹集资金30万元,架设线路20余公里,安装有线电视2200余户,完成了22个村的有线电视工程,入户率达到75%.1999年,他带领镇广电一班人,为麻田镇熟峪村中心又建了一个有线电视前端,架设8.5公里线路,安装有线电视1500余户,之后到边远山区为9个村安装前端设备和有线电视,做到了真正意义上“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xx年,在酷暑难耐的麻田,他带领麻田广电一班人,苦战3个月,架设光缆40余公里,改网3600余户,顺利完成广电联网工作.为此,市网络公司还专门给麻田镇广电部配备了全市乡镇中仅有的一辆广电维修维护专用车.刘彦伟同志参加工作以来,他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勤勤恳恳地为党的事业做着自己的贡献.裴志谦同志先进事迹简介裴志谦,男,1933年8月出生于榆社县箕城镇北逆流河村,1951年加入中国共青团,1954年应征加入中国人民 __,1955年入党,1958年退伍回村,首次担任北逆流河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直至离任退休.1960年,裴志谦策划并着手5公里长的南山绿化及道路修治工作,一直到1998年离任退休,他的绿化仍未间断,至今已在南山种下松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