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新课程远程研修专题五高中物理疑难问题案例剖析第三讲: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习题的选用问题人员简介:胡宁福建省福州四中教研组长,高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福州市名师工作物理学科领衔名师,福州市物理学会常务理事翁秀红福建省福州华侨中学教研组长,高级教师,教育学硕士,福州市物理学会理事,福州市物理学会常务理事张炳坤福州教育学院附属中学教师,福州市物理学科名师工作室成员,福州市物理学会常务理事宋静福建省福州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学硕士电子文本讲稿:各位老师,大家好!欢迎收看普通高中物理新课程疑难问题案例剖析专题节目第三讲“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怎样选好和用好物理习题”。
在高中物理新课程的实施中,习题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面对新课标、新课程和新教材,实验区的许多老师都普遍对习题感到难以把握。
这一讲,我们就围绕着高中新课程背景下怎样选好和用好物理习题进行研讨。
实验区师生选用物理习题的现状面对如此多的教辅和学辅材料,面对现在中学生如此大的压力和负担,我们该如何从众多的题目中选出好的题目呢?现在,请随着我们的摄像机镜头到实验区的学校去,去看一看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中,老师和学生们是怎样选和用物理习题的。
一、采访:1.对实验区学生的采访主持人:您好,觉得学物理有必要吗?生1:学物理嘛,还是有一定的必要的。
嗯,比如说,对我们以后的日常生活、找工作,如果你是学物理的话是有一定的影响吧。
主持人:老师讲题目在一节课中占有多高的比例呢?生1:像我的班上,一般我觉得老师大多数时间都在讲练习,即使有些调课之类的,一些课余的课也都是花在讲练习上面,差不多是这样子的。
主持人:有的人认为学物理只要会做题了就把物理知识学到手了,你同意这种看法吗?生1:我不同意这种看法。
我觉得学物理要从实际出发。
比如说你会做(这道)题了,可是他换一种问法,换一种题型,按传统(旧)的方法就不一定会做了。
主持人:是不是所有物理题型讲一遍就掌握了?生1:我觉得不是,起码对我而言不是这样的,像一般题型老师要讲完两三遍,我自己再做几遍,这样题目大概就可以(掌握)了。
主持人:对于较难的题型老师要训练几遍才能掌握?生1:较难的题型因人而异,以我个人(来说)起码要讲两、三遍,才能掌握百分之八十,也不能说全部掌握。
(主持人:你觉得学物理做题有必要吗?)生2:有啊,因为做题可以巩固学习的知识,所以说做题是相当有必要的。
主持人:做题目在一节课中占有多高的比例?生2:我觉得这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万一课程有充余的时间,题目可以做多一点。
如果课程紧的话就要把课堂知识先说完以后再腾出时间来做题。
主持人:有人认为学物理只要会做题了就把物理学到手了,你同意这种看法吗?生2:我也跟她一样,不同意这种看法。
如果只会做题,就相当于古代赵括那样只会纸上谈兵,没有应用于实际,就没有真正地把物理的价值发挥出来,所以说我觉得这种观念是不正确的。
主持人:对于所有的题目老师讲一遍你们可以理解了吗?生2:这也要看情况。
如果是题目较难,我们起码要两三遍才会接受,如果比较简单,一遍就可以OK了。
主持人:解题方法是自己总结的还是老师归纳的?生2:有一部分一定要老师来归纳,我们才会懂得。
我们自己在老师归纳基础上才会懂得总结。
2.对实验区老师的采访主持人:老师,请您谈一谈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您重视习题的教学吗?为什么?黄老师:习题教学我们肯定是很重视的,因为习题一方面可以巩固学生学过的知识,第二个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物理知识的应用能力。
第三个也是高考应试的需要。
主持人:老师,请谈谈您在新课程的教学中重视习题教学吗?为什么?郑老师:重视,我觉得有三方面原因:第一个习题可以巩固知识。
第二个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
第三个是高考应试的需要。
主持人:您所选择的习题主要来源于哪里?黄老师:我所用的习题主要来自于这几个方面:一个是教材上的练习,第二个是网络上的资源,第三个是教辅材料中的,还有一些是自己改造的题。
主持人:您所选用的习题主要来源于哪里?郑老师:教材、上网、教辅材料,还有些是杂志上的。
主持人:您对习题的选择有什么样的看法?郑老师:这应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来说。
因为现在教材比较多,并不是所有的习题都适用于我们的学生,应该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比较适用的习题。
黄老师:对新课程来讲,习题的选择要重视几个方面:一是所选的习题学生是否有兴趣。
第二个我们所选的习题是否跟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当今科技发展相联系的。
最后是选择的习题要有一定的层次,要遵从循序渐进的要求。
这样学生做起来比较好。
主持人:习题教学在哪些教学情景中使用?郑老师:比如说在课堂上需要巩固知识的时候,及课后作业讲评,还有一些习题课也需要(进行)习题教学。
主持人:习题教学在哪些场景中有使用?黄老师:一个就在课堂上巩固所学知识时应用,第二个方面是在课后布置作业;第三个方面就是在习题课及试卷讲评课中。
主持人:你一节课中用于讲习题的时间大约有多长?黄老师:这要看哪一类的课。
比如说新课讲授大概用1/3时间,如果是在习题课或者试卷讲评课时会花比较长的时间。
主持人:在一节课中用于讲习题的时间有多久?郑老师:那要看实际情况。
如果在新课教学中大概会花1/3时间让学生做习题巩固知识,如果是在习题课或复习课中,会花更长的时间来做题讲题。
主持人:平常有没有帮学生总结一些解题方法?郑老师:有,比如说图象法、替代法、还有一些极值法,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解题效率。
主持人:您平时有没有帮学生总结一些解题方法?黄老师:我们比较重视物理解题方法,所以在平时教学中会启发学生进行总结,比如说图象法、极限法还有应用数学知识、应用物理学的思维进行解释论证等等。
二、总结与过渡主持人:习题的使用在物理教学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内容。
从刚才的采访中大致了解到了习题教学的现状。
胡宁老师,请您谈一谈对我们这次采访的一些看法以及新课程对物理习题的选和用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专家1:从采访习题教学现状中反映出几个现象:1.师生对习题教学都很重视2.“教师讲解,学生模仿”的模式还占有很高的比例3.学生是通过做题来学习物理知识的4.教师给学生总结解题的方法和类型,强调机械记忆和模仿,重结果轻过程,现象比较严峻现在我们来看一看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关于“优化练习和习题的选择”的实施建议:一个好的习题,就是一个科学问题。
在设计练习和习题时,应多选择有实际科技背景或以真实物理现象为依据的问题,既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又联系科学、生产和生活的实际,因而具有生命力。
切忌那种脱离实际的纯‚思辨游戏‛式的题目。
从中可以知道选用好的习题要把握的几个原则:1.习题要能辅助学生拓宽知识面。
习题的背景可以从物理学史、生产和生活的实际、现代科技等方面汲取。
同时适当的穿插其他学科的知识。
2.习题要有梯度,并能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
同时培养学生在收集习题信息的过程中不盲从、敢于质疑的态度。
3.好的习题学生在解决的过程中,有愉悦的成就感,有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实验区教师选用物理习题遇到的困难新课标对物理习题的选和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一线教师也要尽快的更新教学观念。
那么在课改的实验阶段,老师们在选择和使用习题的时候会遇到什么困难呢?我们来听听老师们的意见。
一、采访:主持人:学物理(要)做题是毋庸置疑的,在课改的实验阶段在选择习题的时候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呢?我们来听听老师们的意见。
佘老师:以前的旧教材每个章(末)后面都有习题但现在新教材每个章(末)后面没有什么习题主持人:习题选好后在用习题时候我们又会遇到什么困难呢?郑老师:现在课程内容比较多,比较丰富。
为了完成教学(内容)课堂上没有办法抽出很多时间练习及让学生去分析讨论,而平时没有培养学生解题能力到高考时就成了很大问题二、过渡主持人: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地使用习题服务于新课程教学,服务于学生的高考选拔我们来听听嘉宾们他们的看法怎样选择好的习题专家1:要高效率地使用习题,首先要选好习题,现在的题目来源丰富,教材、教辅材料、网络等等。
做为教师,我们要能够识别哪些是好的习题,并挑选那些既能适合自己学生又能符合新课标要求的题目。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教材中的这些优秀题目。
1.在教材中选择既能适合自己学生又能符合新课标要求的题目例1(司南版必修2第3章抛体运动第1节作业2:)设空中的雨滴从静止开始下落,遇到水平方向吹来的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风速越大,雨滴下落的时间越长B.雨滴下落时间与风速无关C.风速越大,雨滴着地时的速度越大D.雨滴着地速度与风速无关专家1:本题取材于学生熟悉的刮风下雨的情景,它多角度地考查学生对高中力学运动合成分解规律的理解,强调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有助于帮助学生掌握巩固运动合成分解知识。
例2(司南版选修3-5第1章动量守恒研究第1节作业6:)在围绕地球的轨道上大约有8 000块线度大于10 cm的太空垃圾在运行,给航天器带来了严重威胁。
右上图是一片线度为0.2mm的漆块在航天飞机的舷窗上砸出的一个直径4mm的小坑。
为什么质量很小的漆块能在坚硬的航天飞机舷窗上砸出一个坑呢?专家1:本题取材于真实的航天飞机舷窗被0.2毫米的漆块砸出的一个直径4毫米的小坑,物理情景真实,能起到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生动有力地帮助学生对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掌握。
例3(人教版选修3-2第六章传感器第2节问题与练习1:)图6.4-4是一个简单的磁控防盗报警装置。
门的上沿嵌入一小块永磁体M,门框内与M相对的位置嵌入干簧管H,并且将干簧管接入图示的电路。
睡觉前连接好电路,当盗贼开门时,蜂鸣器就会叫起来。
请说明它的工作原理,最好通过实验模拟这个电路的工作。
专家1:本题防盗门--磁控防盗报警装置,线路简单易懂,贴近生活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考查学生运用高中电学基本概念和规律分析和解决日常生活一些实际问题。
例4(人教版选修3-4第十二章机械波第6节问题与练习3:)图12.6-4所描述的时刻,M是波峰与波峰相遇的点,是凸起最高的位置之一。
(1)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凸起最高的位置在向哪个方向移动?是不是M质点在向那个方向迁移?M质点在哪个方向上运动?(2)请指出图中时刻有哪个位置是凹下最低的位置(只要指出一个),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凹下最低的位置在向哪个方向移动?(3)由图中时刻经过T/4时,M质点的位移是多大?专家1:本题为典型的两列波叠加的问题,图形结合有一定梯度,对学生能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学生通过努力能解决,告警学生应将时间多花在对物理知识的汲取和领悟上,不要死记硬背地学习物理知识。
例5(上科版选修3-1第2章电场示波器第2章A组作业).密立根油滴实验进一步证实了电子的存在.揭示了电荷的非连续性。
如图2-64所示是密立根油滴实验的原理示意图,设小油滴质量为m,调节两板间电势差为U,当小油滴悬浮不动时,测出两板间距离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