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色与计算机配色方案
散射光反射
织物纹路表面
光源
B 观察者
A 观察者
测色和计算机配色方案
少量的镜面光反射效果
光照射至透明物体后 , 光波会穿透 此物体而透射出光线。
测色和计算机配色方案
正常的穿透
透 射— 吸 收
测色和计算机配色方案
一般的传送方式
光 的 散 射——半 透 明 物 体
光照射至半透明物体后 , 某些波 长会穿透此物体 , 有些色光会散射出 而无法经此半透明物体透射出。
测色和计算机配色方案
散射式的穿透
测色和计算机配色方案
四、人的视觉系统 —
测色和计算机配色方案
视网膜 视觉神经
眼睛
光源
透视膜 虹膜
眼角膜
光源 瞳孔
测色和计算机配色方案
人眼睛的视觉特性:
1.视角
视角为被观察对象的大小对人眼睛形成的
张角。其大小决定视网膜上投影的大小。
CIE 观测者
2°
2°视角
1931
10 °
10°视 角
1964
测色和计算机配色方案
视角α的特征:
tan = A 2 2D
A:物体面积的大小; D:物体与眼睛之间的距离。
因此,视角的大小决定于:(1)物体面积的大小;
(2)物体与眼睛的距离。
距离一定,物体大,则视角大; 同一物体,距离眼睛越近,视角越大。
测色和计算机配色方案
参考书 1. 《测色及电子计算机配色》,董振礼、郑宝海、轷
桂芬编,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 2. 《测色配色CAD应用手册》,“纺织工业CAD系列丛
书” 金远同、李勤等编著,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 3. 《色度学》,荆其诚等,科学出版社出版 4. 《颜色科学》,何国兴,东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5. 《计算机测色与配色新技术》,徐海松,中国纺织
测色和计算机配色方案
黃 色 560~590 nm
二、光的色散 光源
紫
青
蓝
可见光谱
绿
黄Hale Waihona Puke 橙红测色和计算机配色方案
三棱镜
牛頓─三棱镜色彩实验
物理学概念: 复色光:由不同波长的光组合在一起的光。 单色光:单一波长的光,如激光。 颜色测量中光的概念与物理学概念的区别:
较窄波长范围内的光(物理学中仍然认 为是不同波长的光组成的复色光)在颜色测 量中通常被看成是单色光。
8.00% 8.76% 9.31% 6.15% 4.50% 6.00%
测色和计算机配色方案
在生产和贸易过程中,如何避 免视觉上的错误呢?
我们需要一种可靠评定颜色的方式, 请看“NEXT”是如何运作的?
测色和计算机配色方案
颜色的数字信息
NEXT颜色标准 31 组反射率值
测色和计算机配色方案
织物样品
以色差值
判断颜色的视觉差异
NEXT
色度学(colorimetry)
研究人的颜色视觉规律、颜色测量 理论与技术的科学。
•以物理光学、视觉生理、视觉心理、 心理物理学等学科为基础(还应包括现 代工业技术) • 以统一的标准,对颜色做定量的描述 和控制。
测色和计算机配色方案
本课程的学习目的和意义
学习该课程,能够掌握颜色以及颜色测量和 评价的基本理论。 熟悉颜色计算。 了解配色的基本实施过程及影响配色结果的 各种因素, 使学生在今后的生产和研究工作中 能够正确处理颜色的评价、远程传递和计算机 配色等各种问题。
NEXT
光源
测色和计算机配色方案
反射率
样品颜色的表征
单色光镜
样品
光电二极管阵列
电子信号
NEXT
反射率数据
布样
分光光度计 测色和计算机配色方案
反射率数据
NEXT
波谱曲线
R/%
反射率数据
测色和计算机配色方案
λ/nm
波谱曲线
NEXT
根据色差值判断
R/%
λ/nm R/%
CMC色差公式
λ/nm
ΔE = 0 完美匹配 Δ E = 0.3 刚可察觉 Δ E ≤ 0.8 可接受 Δ 拒绝 E ≥1.2 测色和计算机配色方案
测色和计算机配色 方案
测色和计算机配色方案
感
觉
是 认 识
的客 开观 端世
听 觉
视 觉 神经
系统
对 外 界 现 象 和
界
味
事
知
觉
物
识
产
的
嗅
生
源
觉
认
泉测色和计算机配色方案
识
视觉是感觉中重要的一种 眼睛是一种高级的光学系统,能够反映外界物体的形状和颜色 人的眼睛仅对380~780nm的光波敏感 颜色视觉决定于光源(illuminant)、
测色和计算机配色方案
光照射至物体会产生: 镜面光反射 散射光反射 固定式的穿透 散射式的穿透
测色和计算机配色方案
平 滑 光 泽 面
光源
B 观察者
A 观察者
测色和计算机配色方案
高镜面光物体表面
散射光反射
略平滑光泽面
光源
B 观察者
A 观察者
测色和计算机配色方案
低光泽表面物体或略粗糙的物体表面
测色和计算机配色方案
色彩视觉测试
测色和计算机配色方案
色彩视觉测试
测色和计算机配色方案
世界上超过2亿人在判别颜色时有视 觉上的障碍 超过8%的男性有这方面的障碍
仅有0.5%的女性有这方面的障碍
不同的测试过程会有不同的结果
测色和计算机配色方案
人类视觉障碍率统计数据
北美 欧洲 西欧 中国 日本 亚洲
物体(object)、观测者(observer)
什么
颜色?
太阳
测色和计算机配色方案
视觉现象
• 每个人对色彩的感受不一样
测色和计算机配色方案
错觉现象
被观察物体的背景、物体的大小和形 状等常常引起人们对颜色的错觉
测色和计算机配色方案
眼 前 的 色 环 颜 色 相 同 吗?
测色和计算机配色方案
眼 前 的 色 环 颜 色 相 同 吗?
出版社出版
测色和计算机配色方案
第一章 光与色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 光 与 色
一、光
可见光区域
测色和计算机配色方案
可见光与电磁波波长的关系
X 射线 Cosmic rays
l
测色和计算机配色方案
可见光波长范围 物理学意义:380~780nm 人的颜色视觉意义:400~700nm
比视感度
红 色480 ~560 nm
测色和计算机配色方案
三、物体的颜色 物体显示颜色的原因:对光的选择性吸收。
R/% R/%
λ/nm
测色和计算机配色方案
λ/nm
测色和计算机配色方案
R/%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400
500
600
700
λ/nm
物体颜色的决定因素: 物体的色泽决定于吸收光的波长,如吸收400~420nm的光,显 示黄色;吸收560nm左右的绿光,则显示紫色。 颜色的纯度决定于反射率曲线的形状。 物体颜色的深浅决定于反射率的高低,这与物体中的有色物质 浓度和有色物质的状态、物体的表面积大小、表面性质、照明 光源以及入射角大小等物理因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