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教学设计成果评价量表的分析,《身边的行程问题》这一课例的教学设计,从总体上来看,教学目标明确,环节设计齐全,层次清晰,条理清楚,构思新颖,采用合理的教学策略,体现了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确实属于是一个优秀的教学设计。
这节课的亮点:
1.结合教学内容巧妙创设探究情境。
教学设计又美国飞人格林以9.87秒夺得男子100米金牌,每秒跑10.13米的生活实际事例引入,发现其中的数学信息,找到其中存在的数量关系,从数学的角度进行分析。
从而把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引出对于新问题的探究。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数学问题生活化。
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的理念,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充分结合,实现教学方式的改变。
首先提出问题,如果要去不同的地方旅游,应如何乘车、如何安排行程。
带着问题,学生们分组上网查找前往目的地的车程和路线,在查找过程中相互协作,并对查找到的路线和车程进行统计归纳。
利用已经学过的数学知识——时间、路程、速度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学生们以网上查到的数据计算机出乘坐不同的交通工具到达相同目的地所用的时间,以此来安排自己的旅程,从而将问题解答。
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设计者抛却了常用的讲解、讨论等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的运用,使得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同时,发展了数学的思维,完善了对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判断、分析的能力,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价值,体验到数学学习的快乐。
3.评价方式的多样性,评价作用的有效性。
在注重过程性评价的同时并没有忽略形成性评价。
教师在对学生的学习结果给出评价反馈时,还经常对学生在讨论区发表的知识运用情况及时做出评价、给出合理的建议和意见。
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设计的评价量表,给出了明确的评价指标和权重,注重了自评、他评、师评的相互结合,实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评价方案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充分发挥了评价的作用。
4教学设计的目标指向性强,有利于目标的达成。
教学设计中的各个环节分别指向设定的不同目标。
这节课没有什么明显的缺点,建议老师注意学生的个体性,不要完全依靠先进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