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内分泌科常见疾病的中医护理常规

内分泌科常见疾病的中医护理常规


消渴病痹症护理常规
定义

因气阴两虚,气虚无力行血,脉络瘀阻,四末 失于濡养所致.以初起肢冷麻木,后期趾节 坏死脱落,黑腐溃烂,疮口经久不愈为 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足。糖尿病下肢 血管病变,糖尿病足可参照本病护理。
(一)护理评估



1.家族史。 2.患肢疼痛的性质,程度,皮肤颜色和温 度。 3.生活自理能力。 4.心理社会状况。 5.辩证 阴寒证,血瘀证,湿热下注证, 热毒炽盛证,气血两虚证。

(5)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注意患趾(指)有无坏死,溃疡,脓 腐颜色、气味,皮肤色泽,冷热变化和 局部毛发干枯脱落等情况。 2)患肢肌肉有无萎缩,血脉是否通畅, 出现异常,报告医师。 3)患者突然出现心慌头晕,食欲不振, 恶心呕吐,烦躁不安,呼出烂苹果气味 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四)健康指导



1.指导患者积极治疗原发病,增强抵抗力, 减少感染的发生,避免使用损伤肝脏的 食物和药物。 2.指导患者能根据肾功能检查结果采用合 理饮食。 3.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食物选择的范围、 烹调方法、进食量等。


4.注意保暖,避免风寒侵袭,预防继发感 染。 5.按时服药,定期门诊复查。呕吐频繁时, 给予指压合谷、内关穴或在舌面上滴姜 汁数滴,以降逆上呕。




(2)低血糖反应 1)随身备好糖块、点心、含糖饮料、水果 等食物,一旦出现饥饿感、乏力、出冷 汗等症状,立即测血糖,如血糖<3.9 mmol/L时,立即进食,必要时遵医嘱静 脉注射50%葡萄糖溶液,并及时测血糖, 以便指导用药量。 2)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合理饮食,适当 运动。 3)严格按医嘱使用胰岛素,指导患者准时 进餐。


(3)目疾、足痿、淋症和中风者,应及时 进行对症处理。 (4)降糖药物的用药类别、时间、途径和 药量,必须严格按医嘱执行。如磺脲类 药应在饭前半小时服用,并注意用药后 的效果和反应。




6、并发症护理 (1)酮症酸中毒 1)准备好急救药品和设备,做好抢救准备。 2)及时补液,并保持输液管道通畅。 3)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神志、尿量、血糖、 尿酮体的变化。 4)严格记录出入量。 5)做好基础护理,严防压疮。



3.湿热下注证 (1)患肢已有溃疡者,应按医嘱进行换药, 动作要轻,不宜乱用腐蚀药物. (2)中药汤剂一般温服,熏洗的中药先熏 洗后泡洗,特别注意水温,切勿烫伤.观察用 药前后肢体变化,随时做好记录. (3)湿热型患者宜进清淡之品,禁忌肥甘 厚味,辛辣的食物.




(4)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求。 1)观察患者口干、饮食、体重、二使、舌 脉等情况。 2)患者突然出现饥饿感、出汗、软的无力 等低血t糖现象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3)患者出现头晕头痛、食欲不振、恶心呕 吐、烦躁不安、呼出烂苹果气味时,报告 医师并配合处理。 4)患者出现神昏、呼吸深快、血压下降、 肢冷、脉微欲绝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一)护理评估



1、既往饮食习惯、结构、家族史。 2、病程长短、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 生活自理能力。 3、并发症。 4、心理社会状况。 5、辨证 燥热伤肺证、胃燥津伤证、肾阴 亏虚证。
(二)护理要点


1、一般护理 (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遵医嘱定期检查血糖的变化。 (3)每周定时测体重。



6.并发症护理 (1)周围神经病变 注意患肢的保暖,勿受寒,症状严重者可给 与神经营养药物. (2)急性动脉血栓形成 密切观察患肢皮色、皮温等血运情况, 密切观察体温、尿量的变化,及时了解患 者有无毒素吸收、肾功能损害等,出现异 常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3)压疮 按时协助患者翻身,以防止局部皮肤长期 受压发生压疮。
(二)护理要点



1.一般护理 (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居住环境宜干爽,阳光充足。 (3)遵医嘱定期检查血糖的变化。 (4)注意防止肢体碰伤,刺伤,压伤, 或擦伤,鞋袜以大小合适、舒适为度。 保持患肢清洁,每晚用温开水或中药洗 涤后轻轻擦干。有足癣者及时治疗。






3、下消(肾阴亏虚证) (1)观察患者饮水,食量,尿量、尿色、 气味。 (2)控制患者饮水量。嘱患者睡前尽量少 饮水。 (3)口渴时可用枸杞子、鲜生地煎水代茶 饮。 (4)注意腰部保暖。
(四)健康指导






1、讲解糖尿病的易患因素:家族史、肥 胖、情志不畅等。 2、讲解糖尿病早期的临床表现。 3、讲解严格控制饮食的重要性。 4、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运动方式,以 不感到疲劳为宜。 5、讲解口服降糖药的服法及胰岛素的注 射方法。 6、教会患者测定血糖的方法并准确记录。





(2)染毒 1)注意保暖,根据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 被,防止外邪侵袭机体。 2)保持病室清洁、空气清新,减少探视 人员。 3)皮肤瘙痒时勿重抓,经常用温水擦浴, 勤换衣物。长期卧床患者定时翻身拍背。 4)水肿部位不宜针刺或注射,防止感染。 5)对意识不清、躁动不安者,加设床护 栏,防坠床。


2.用药护理 (1)严格按照医嘱服用降糖类药物。 (2)中药汤剂宜温服。 (3)中药熏洗时水温适宜,观察用药前后 肢体变化,做好记录。 3.饮食护理 (1)遵医嘱进食,控制总热量. (2)禁食糖烟酒,少食煎炸食物. (3)可适当增加蛋白质,水煮蔬菜类食物.

4.情志护理 应多与患者交流,沟通,缓 解其恐惧,悲观的心理,稳定情绪,树 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用药护理 (1)中药汤剂宜浓煎,少量频服。 (2)应用清氮方煎剂灌肠治疗时,观察 用药后效果及反应。应注意保护肛门周 围皮肤。 3.饮食护理 饮食宜糖尿病饮食,低盐, 低脂及优质低蛋白之品。 4.情志护理 加强情志护理,进行心理疏 导,消除悲观绝望情绪,增强患者战胜 疾病的信心,以配合治疗。




7、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然 烟洲。 8、讲解低血糖反应的症状及应急处理。 9、讲解糖尿病常见并发症的表现,如眼 部病变、足部感染等,指导患者及时发 现,及时就诊。 10、定期复查。 11、随身携带糖尿病治疗保健卡,发生 低血糖时,可采取急救措施。
消渴病肾病护理常规
定义

因消渴病日久及肾,损伤肾气所致。以 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尿少浮肿、畏寒 肢冷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肾,与 膀胱、三焦有关。糖尿病肾病可参照本 病护理。





5.临证护理 (1)患足疼痛剧烈者,可遵医嘱行足三里 穴位注射止痛. (2)足部有嵌甲、鸡眼者,不宜随意用药 或处理。患肢已有溃疡者,应按医嘱进行 换药. (3)长期治疗效果不佳者,需截除患趾 (指),遵医嘱做好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 (4)出现低血糖时,立即予糖块或巧克力 等,必要时遵医嘱给药.
(三)辨证施护



1、上消(燥热伤肺证) (1)饮食宜清淡,多食绿色蔬菜,以增加 饱腹感。 (2)口渴时可用鲜芦根或天花粉煎水代茶 饮。 (3)大便干结时可用大黄、玄参泡水服或 用揉法指压长强穴。



2、中消(胃燥津伤证) (1)嘱患者认真控制主食量,用餐要定时 定量,少量多餐。 (2)可食用茭白、山药等有治疗作用的蔬 菜。按规定进食仍感饥饿者,可以增加 水煮蔬菜充饥。 (3)口渴时可用山药、麦冬煎水代茶饮。 (4)大便秘结时可食用多纤维蔬菜或口服 麻仁丸。
(三)辩证施护


1.阴寒证 (1)阳虚寒凝患者,多食温补食品,如羊 肉,狗肉等,气血亏损患者给予营养丰富,易 消化的食物,以滋补气血。 (2)防寒保暖:寒冻可以加重肢体缺血, 使病情恶化.患肢保暖可以缓解血管痉挛, 改善肢体血液循环.


(3)轻度疼痛者,可采取耳穴压豆,取神 门,内分泌,肾上腺,交感等穴,按压至耳廓 发红发热为止. (4)适当锻炼,以不出现跛行为度,如患 部行走有促进肢体血液循环的作用.
内分泌科护理常规
张丽萍 2014年7月30日
常见病种


一、消渴病 二、消渴病肾病 三、消渴病痹症 四、瘿病
消渴病护理常规
消渴病定义

因禀赋不足、饮食失节、情志失调、劳 欲过度所致。以多饮、多食、多尿、乏 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 病位在肺、胃、肾。糖尿病、尿崩症等 可参考本病护理。



3.脾肾阳虚症 (1)注意保暖,高度水肿期,应卧床休 息,减少探视,患者宜闭目养神,改变 体位时动作要缓慢。 (2)便溏者注意观察大便的量、色、质、 次数。便后清洁肛周,防止肛周感染。 (3)准确记入24小时的出入量。定时测 量体重、血压。有腹水者定时测量腹围。


4.心肾阳虚证 (1)病室温暖,安静,减少探视。 (2)喘不能平卧者,给予半坐卧位,低 流量氧气吸入。 (3)宜进食利水补肾之品如薏米、冬瓜 等。


2.血瘀证 (1)进行患肢锻炼. (2)血脉瘀阻者,可遵医嘱推拿患肢附近 穴位,有轻而重,每次半小时. (3)遵医嘱予当归注射液或丹参注射液 行患肢附近阿是穴穴位注射止痛.


(4)修剪指(趾)甲时,防止损伤,足部有嵌 甲,鸡眼亦不宜随意用药或处理. (5)宜常食活血行气的食品,如山楂,韭 菜,茄子,生藕,菠菜,绿豆汤,萝卜等,忌涩味 收敛之品.
(一)护理评估




1.血糖、血压、水肿、尿量、恶心、呕吐 等情况。 2.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生活自理能力。 3.心理社会状况。 4.辩证 肝肾阴虚症、气阴两虚症、脾肾 阳虚症、心肾阳虚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