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美术教案及反思一年级美术教案及反思【篇一: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教案和反思】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教案第一课影子的游戏教学目标:1、德育目标:通过描画自己的影子,感受图形的外形美。
2、知识目标:通过和添加的表现手法,对简洁图形的艺术美有初步的了解。
3、能力目标:在描画中,能运用合理的构图、丰富的想象进行添加和组合。
教学重难点:在投影仪或灯光前做各种动作和姿态,也可剪影或画影子,启发想象,大胆构思。
课前准备:收集剪影作品、尼龙笔、油画棒等。
教学过程:1、出示范画,通过投影仪观察和描画影子。
通过阳光照射观察和描画样子。
观察自己和大树及其他事物的影子。
感受影子的奇特造型。
2、再造影子通过对物体的旋转,观察由此而产生不同的影子变化,了解物体外形结构与影子之间的关系。
3、创作影子学生在太阳下做出各种形体姿态,互相描画,创作出美丽的影子。
4、美化影子教具学具:学生自行携带各种废旧物品(瓶子、罐子、彩色纸、绳子、彩色塑料纸……)教材、演示工具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沙雕作品、大地艺术作品等图片二、讲授新课沙雕是一种以沙和海水为基本材料的雕塑艺术,它通过堆、挖、雕、掏等手段塑成各种造型。
沙雕只能用沙和水为材料,不允许使用任何化学粘合剂。
作品完成后经过外表喷洒特定胶水加固,在正常情况下一般可以保持几个月。
沙雕属于大地艺术的一种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其体积的巨大是传统雕塑难以比拟的,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沙雕是一门边缘艺术,融合雕塑、绘画、建筑、体育、户外娱乐等各大元素。
一般的爱好者不需要特别的专业训练,所有的人只要愿意都可以做。
大地艺术沙雕作品讲解。
三、讨论小朋友们今天你是不是也想来试一试呢?我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个可以让你们挥洒的好地方——沙坑。
1、指出活动地点,根据你手中的材料,你有什么设计思路?2、来到活动地点,进行自然分组,划分各组活动场地。
并进行讨论,根据组里的材料进行创作。
3、分组进行拼摆造型游戏。
活动前进行安全教育;不打斗、不攘沙、不扔东西。
(各组指定地点活动)师巡回指导,注意学生安全。
4、展评之后收拾与整理。
(展示时进行互相评价,适时表扬鼓励)。
5、进行小结。
6、板书设计。
课后小结:同学们能够用自然界中唾手可得的材料进行造型游戏,他们能够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作品。
第三课花地毯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地毯的实用性和装饰性。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运用剪贴及绘画方法来设计一块小地毯。
3、德育目标:引导学生用许多“小地毯”拼成一张大地毯,从中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1、是否能积极参与讨论、绘制、拼贴、欣赏等活动。
是否能选择或创造出富有特色的图案。
2、启发想象大胆创新。
课前准备:1、收集一些剪贴和绘画的“小地毯”范例,演示工具,各种颜色的纸。
2、学生准备旧挂历、画报、油画棒、剪刀、胶水、水彩笔等。
教学过程:1、欣赏:教师把部分“小地毯”范例分发到各组,小组欣赏交流。
2、讨论: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制作花地毯?抢答:剪贴、绘画。
二、讲授一加一等于二,无数块花纸片就变成了一块美丽的花地毯,你说棒不棒?小朋友知道地毯的作用是什么?仅仅是因为它很漂亮吗?更在与它的功能。
防滑,保暖、装饰房间。
刚才我们一起讨论出制作“小地毯”可以运用剪贴、绘画的方法来综合设计,可以选择不同的图案和色彩来表现自己的独特设计。
现在老师请小朋友来欣赏一些图片。
1、地毯的图片2、图案的书籍3、民间剪纸作品。
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启发?你想怎样设计自己的花地毯?(学生自由发表意见)三、指导制作选底色: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纸张做地毯的底色。
先选择花纹的颜色,要和底色成对比色,使花纹更加突出。
再设计装饰图案。
四、教学拓展:可以利用各种方法师出示一个带花边的大底板,同学们将小地毯拼成一块大地毯。
五、收拾与整理:每组一个纸篓将废纸收拾干净。
六、展评小结:展示与欣赏,师生共同讲评作品优缺点,并进行思想教育。
课后小结:同学们通过学习能够运用剪贴及绘画方法来设计一块地毯,效果鲜艳,不错。
【篇二:一年级美术教学反思】一年级美术教学反思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学校,对于学校的一切事物都感到特别的新奇,同时,美术课也给他们带来了新的发现,经过学习发现原来画笔可以画出很多漂亮的事物来,学生也就特别的喜欢上美术课了。
那么怎么样让学生一直保持着这份学习的积极性呢?首先是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美术学习的乐趣。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我选择了一些适合学生学习的,同时也是学生们感兴趣的教学内容。
然后,把进度调慢,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掌握这些他们喜欢的东西。
例如,在上绘画课时,我不是给学生一个题目,规定他们去画什么,而是给学生提一个要求,允许他们大胆的去画、去表现自己的创作思路。
其次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丰富的想象力对学生创作美术作品是必不可少的。
当学生产生了丰富的想象力后画面就会充满了浪漫的色彩。
低年级同学想象力的火种是比较容易点燃的,他们经历的事情少,对世界的许多认识不得不靠想象来填补空白,在电视事业发达的今天,屏幕上各种形象更可以开阔他们的眼界。
再次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表现欲。
兴趣是学生学习美术的动力之一。
教师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特有魅力,利用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教学时还要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教材的内容以及教学的环境等因素进行协调统一,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
所以只有让学生在自己高高兴兴地参与实践中,才能使得他们的思维高度集中,创新的火花迸发,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把课堂知识掌握了【篇三:一年级美术教学反思】第一课神奇的百宝箱(认识美术工具)教学反思:我觉得美术教学不能用固定的东西来教学生,不能用成人的思维去教他们,更不能用成人的标准去衡量他们,学生就是一个未经雕琢的,而老师就是雕塑师,怎么去雕塑必须先打好草稿,每个学生的能力和社会背景都不一样,他们的知识能力也不一样,作为教师应该很好的引导他们,尽最大可能来发挥他们的潜能。
新课改提出美术课堂要适应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刚刚步入一年级美术课堂的小学生,在认知感知方面并不完善。
作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第一册《神奇的口袋》这一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充分的认识美术工具,并形成良好使用美术工具的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神奇的百宝箱做引子,充分让小学生从小布袋的神秘中感受到乐趣。
间接的认识了美术工具。
整堂课在一种趣味中进行,但也有不如意的地方。
小学生刚步入一年级,对课堂的认识并不多。
他们往往不能够坐很长的时间,不自觉地下地,不自觉地说话。
这都是很常见的。
需要细心的老师,需要善于观察的老师,需要有一颗喜欢小孩子的心.第二课大家都来做教学反思:本课是想让孩子认识各种线条,本课让孩子们用自己带来的各种工具摆出自己喜欢的东西,然后我在黑板上画出来,绘画过程中强调了各种线条,用了彩色的粉笔,让学生既感受了各种线条带来的魅力,也意识到色彩丰富会给画面带来不一样的美感。
学生欣赏了我的画以后说出自己不同感受,然后再画,这个班的作业就有了提高,不再是单调的直线和单一的色彩,作业中有了自己的想法,画面变得丰富了,色彩也变得饱满了。
第三课彩线连彩点教学反思:点和线是最具体的造型语言,在这节课中学生了解什么是点什么是线,学会应用点和线进行造型练习是本课的知识技能目标,在这节课中只是初步对点和线的形态进行了解,并运用它组织出一幅具有抽象美感的画面。
在这节课中又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学会在生活中进行发现,从点和线的单一训练到训练学生想象力的角度,欣赏大师的抽象作品,让学生一开始接触大师的美术,从小就接收非传统的现代绘画理念,从而初步建立现代审美观的审美思想。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在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低年级的造型游戏,是造型与游戏为一体的美术活动,活动不事先设定主题或某个形象,主要是凭感觉、联想和想像来进行造型。
活动主题由儿童自己根据材料特征或具体情景想出来的。
在这种活动中,儿童获得快乐,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作品,并表达自己的感受。
因此,在本课中我主要选用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到处都有点和线的组成,这些点和线的存在美化了我们的生活;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亲自尝试了解点和线的相互转化;欣赏艺术作品中点和线,体验点,线构成的乐趣。
绘画是学生的情感和观念的表达最直接和最有有效的方式。
在这节课中主要运用绘画这一方式并努力营造自由表现,大胆创造,设计以学生感受、体验和游戏为主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看、画、做、玩中学习知识。
美术的学习不仅要抓牢“审美”的主线,更不能丢弃对“术”科的学习,本课教学内容就是“美”和“术”需要高度和谐统一却又最难适时把握的典型课例之一。
“点”和“线”的概念既简单又抽象,而一年级儿童却又是以具象思维为主,如何让学生把生活中的具体抽象到绘画中的“符号表现”从而又不失其学习的乐趣是最为困扰我的一大难题,于是我采用了以点线为符号代表,融入故事情节的表现方法来把这一难点进行突破,同时也不失儿童趣味,让孩子们凭借已有的生活知识经验把要学的知识进行一个有效的链接,然后再通过欣赏名家克利的作品提升美感情愫,让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再有一个美升华的过程,从而实现从生活到艺术的转换和表现。
第四课下雨啦教学反思:这一课是回忆性的绘画课程,需要学生日常生活的观察积累。
课中引导学生回忆雨中情景,并让学生来说说自己曾观察到的雨中景象。
上课时候我特意选了几张下雨的图片,这样学生会比较有感觉。
我们到底用怎样的画法来表现出雨的形状呢等问题,给学生自己思考,思考之后的答案有很多,本来我想好也就那么几种,比如倾斜的直线,曲线,小点的方式,可是学生的回答真是让我觉得自己有点自叹不如,有“老师我可以用圆圈来表现雨”,我有点纳闷了,问“你圆圈要怎么表示呢?”这位学生不等我说好,马上在自己的纸上就画了起来,“老师这样的”。
我一看,嘿,这小家伙画了一个大圆,然后在旁边画了一个小圆,分别都给这些圆圈画上手和脚。
他是想给这个画面加上一个故事——雨爸爸牵着小雨的手出来溜达。
哈哈。
经过学生这么解释我觉得自己太死板了,学生的想象力真的是太丰富了。
顿时我便提醒学生,小雨可以拟人化,发挥自己的想象,大胆画出来,画出自己的想法,画出自己的故事??在绘画上,一年级小朋友太小,造型能力不足,画面效果取胜要在色彩上,我又提醒他们色彩要鲜艳丰富,课堂结束,他们的画面上内容丰富,色彩鲜艳,彩色的雨彩色的云比比皆是,作业效果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第五课五彩的烟花教学反思:《五彩的烟花》这一课主要要求孩子知道烟花的造型,并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出来。
烟花是孩子经常见到的,与孩子的生活非常接近,一年级的学生表现欲强,喜欢把自己的已知经验告诉别人。
所以只要教师引导得当,就会让孩子把他们丰富、奇特的想象力通过动手表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