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语文课本有效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课本有效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课本有效教学浅谈
什么是有效教学?北师大陈琦、刘儒德先生的《当代教育心理学》中这样阐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学生的学习,关注教学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对学生产生教育教导作用,此即教学的有效性问题。

它表明教学过程中教师监控学生学习的程度和学生真正发生学习的程度。

教学的有效性和教学效率密切相关,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那么如何提高教学效率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所谓人文性,从感性的层次来讲,是对人的理解、对人的接纳、对人的尊重、对人的爱护关怀;从理性的层面来讲,是对人终极价值的追寻、对人类命运的忧患。

在强烈倡导人文教育的大背景下,处于新课改前沿的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唤醒学生的人文需要和人文追求、培养学生基本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将成为语文教育的核心内容并伴随语文教育活动的始终。

然而,在教学实践中,语文教育实现人文性却成了海市蜃楼、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及。

于是,为“人文而人文”、“机械人文性”现象在语文课堂上屡见不鲜,笔者称之为“伪人文性”现象。

下面,就现今阅读教学中的“伪人文性”现象以及如何打造小学语文人文性课堂谈一下笔者的看法。

现今阅读教学两大“伪人文性”现象及反思。

在教学实践中摸索探究,觉得用心做好一个“补”字,会提高教学效率。

一、着眼学生终身发展,整合教学内容
《新课标》明确规定:“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

”这“创造性”的外延是多么广阔无边,它教我们插上翅膀带孩子快乐地飞翔,开心地去采撷教材之外的丰硕知识。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学生的课外阅读大多数是以个体的形式来进行的,有的喜欢名家名著;有的喜爱科普作品;有的迷于军事知识;还有的只对卡通书籍感兴趣……
因此,我们放低要求,允许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选择健康、有价值的书。

课外阅读益处很多,但开卷未必有益。

别林斯基说得好:“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论文格式,比不读还要坏。

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

”尤其孩子,纯净幼小的心灵如果借助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和经典名著来滋养,心灵会日渐纯净,感情会日渐丰富,兴趣爱好会日渐广泛,智力与承受力也将日渐增强。

二、缤纷教育视听感受,丰富教学工具
教具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工具,是教师用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辅助手段,恰当地使用教具会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无味为生动有趣。

课堂教学中,最好的教具是什么?大多教师都会首先想到多媒体。

作为一种教学工具和手段,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以其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和高效率的优越性不断地征服着每一位教师和学生。

它已经成为现代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多媒体的运用,可以从视觉转到声觉,从静止的画面转到动态的画面,确实给孩子带来美的感受,尤其对于中低年级学生,可以
让他们更好地理解语言文字。

可是,实际条件限制我们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不可能每堂课花大力气去做复杂的课件,学校也没有条件为每个班级配备一套多媒体设备。

这就要求教师自己动手制作,补充丰富教具。

一年级除了跟教材配套使用的课文插图就是拼音卡片,我在教学中自己做了生字卡片——一类字、二类字做成不同颜色的卡片。

这样在上课时,用卡片可以玩出不同的游戏,比如找朋友,摘果子等游戏。

在游戏中反复让学生认,反复读,趣味盎然地认识方块字,这样比看粉笔字认读要有趣得多。

三、关注课堂及时反思,调整教学方式
其实,教学反思不是做给人看,而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是为了这一茬又一茬的孩子,是对他们的责任使然。

反思一些什么内容?(1)我们可以反思成功得意之处。

如教学中引起师生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上一些精彩的师生对答、学生争论等,论文格式教学思想方法和教学原则运用的体会。

(2)我们可以反思失误之处。

如问题情境的创设有没有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学习活动的组织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否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否浓厚等等。

(3)我们可以反思学生见解。

学生的一些独到的见解犹如智慧的火花不仅能启发同伴,对教师的教学也有开拓思维的良好作用。

如课堂上学生的独特见解、学生的精彩回答、学生的创新思维等源于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理解、源于学生对世界的独特感受,是一种丰富的可贵的课程资源,也都是教师可利用的宝贵教学资料。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学的有效性在知识与
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的实现,存在从及时到延时、从短效到长效,从显性到隐性的递变,有效教学是旨在促进学生长远发展的根本之计。

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们的教学能越来越注重实效,越来越有生命力,愿我们的每一节课都成为师生思维飞翔的天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