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7危险化学品从业人员安全培训ppt
2017危险化学品从业人员安全培训ppt
♠安全生产是化工生产的前提。 ♠安全生产是化工生产的保障。 ♠安全生产是化工生产的关键。
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
•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 “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 技、安全投入”五要素。 • “管生产的管安全”的原则 • 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和评比生产工作 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和评比安 全工作(即“五同时”)。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基础知识 与法律法规
危险化学品与安全概述
概
化学品
混合物. 危险化学品
念
是指天然的或人造的各类化学元素,化合物和
化学品中具有易燃、易爆、毒害、腐蚀、放射 性等危险特性,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和废弃 物处置等过程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毁损、污 染环境的均属危险化学品。
• 化学工业 是运用化学方法从事产品生产的工业。是一 个多行业、多品种、历史悠久、在国民经济中占 重要地位的工业。 • 化工生产 一般习惯分为有机化工和无机化工两大类: 无机化工包括:基本无机化工、精细无机化工、 冶金工业、电化学工业和矿物颜料工业。
人类的三大安全对策
安全工程技术对策,技术系统本质安全化 的重要手段; 安全教育对策,是人的安全素质的重要保 障措施; 安全管理对策,涉及生产过程中的物的因 素、人的因素,为实现人---机----环境因 素的全面协调发挥重要作用。
二、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 1、系统原理
1.动态相关性原则
事故预防的综合对策
安全法制对策
工程技术对策
教育对策 安全管理对策 经济对策
化工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安全生 重大危
险源管理 制度
安全生
产检查制 度
事故管
理制度
安全生
产奖励惩 罚制度
安全生
产责任制 度
安全作
业证制度
产教育培 训制度
安全生产
作业证制度
事故管
理制度
1、安全生产责任制
燃烧的种类
燃烧类型 表现方式
闪燃 着火 受热 自燃 本身 自燃 在明火作用下一 闪既灭的燃烧 在明火作用下持 续稳定的燃烧 无明火作用,靠 外热引燃 无明火作用,靠 自热引燃 在点火源作用下, 反应高速完成、 产生大量气体和 热量的燃烧
可燃液体的闪点,随其
特性指标
闪点
燃烧物质
可燃液体
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和标志
第 1类 第 2类 第3类 第 4类 第 5类
第6类
第 7类 第 8类
爆炸品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易燃液体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有毒品 放射性物品 腐蚀品
16个主标志
安全在化工生产中的地位
化工生产具有易燃、易爆、易中毒、高温、 高压、有腐蚀等特点,较其他工业有更大的危 险性。
奖励
2、安全生产考核、奖惩制度
奖或惩 类别 物质 处分 种类
罚款 降级工资 通报批评 警告
实施办法
对违章、违纪给予一定数量罚款 对于违章违纪且产生一定损害后损失的给 予降级工资 进行通报批评
惩罚
纪律 处分
记过 记大过 降级 降职 留用查看 开除 国家《企业职工奖惩条例》
3、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可燃气体、液 燃点 体、固体 燃烧极限 可燃气体、液 体、固体 自燃点 燃烧极限 油浸棉纱、煤
自 燃
有机化工包括:基本有机合成工业(乙烯、 CO)、精细有机合成工业(药品的生产) 、高分 子化工、食品化工、燃料化工(石油天然气工 业)、纤维素化工(造纸及胶片的生产)。
• 安 全是指客观事物的危险程度能够为人们 普遍接受的状态。人们对从事的某项活动或某 一系统(事物),是否安全,是人们对这一活 动的主观评价,当人们均衡利害关系,认为该 活动的危险程度可以接受时,则这种活动的状 态是安全的。否则就是危险的。 • 安全管理是为了实现安全生产而组织和使用人 力、财力和物力等各种物质资源的过程。它利 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管理机能, 控制来自自然界的物质、机械的不安全因素和 人的不安全行为,避免发生伤亡事故,保证职 工的生命和健康,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上 升
外部压力
内 部 动 力
3、强制原理
采取强制管理手段 控制人的意愿和行为, 使个人的活动、行为等 受到安全管理要求的约 束,从而实现有效的安 全管理,这就是强制原 理。
法律法规
规章制度 标准
管理制度
• 安全第一原则 • 监督原则
综合 监管与 专项监 管相 结合
人员安全
政府安全监管体制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主要负责人和安 全生产管理人员 安全资格培训 特种作业人员的 特种作业操作资 格培训 其他从业人员的 培训
4、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5、事故管理制度 6、安全作业证制度
班组安全生产管理
班组长和班组安全员的选拔和培训 班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教育制度 过程确认制度 互保制度
层别 国家根本法
国家基本法 劳动综合法 安全生产基本法 安全生产专门法
主要法律法规、标准(举例) 宪法
刑法、民法 劳动法(劳动合同法) 安全生产法 、 职业病防治法 消防法;交通安全法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工伤保险条例
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
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 和生产系统具有安全性,即 使在发生误操作或故障的情 况下也不会造成事故
二、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的现实对策
加强硬件建设,提高设备、工艺本质安全程度。
大力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人得安全素质和行
为的安全性。
积极开展安全评价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
法律法规常识
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的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
不安全行为
肇事人
受 害 人
能 量 或 物 质 转 移
人 伤 亡 或 物 损 失
法律 经济
基础原因 间接原因 直接原因 事故经过 事故现场
4、事故的因素
社会因素 管理因素
人的不安全行为
物的不安全状态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使用不安全设备 手代替工具操作 物体存放不当 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攀坐不安全位置 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 机器运转时加油 有分散注意力行为 忽视使用必须使用的防护用品 不安全装束 对易燃易爆危险品处理错误
信息
加工 处 理 集 中 反 馈
搜 息集 信
加工处理信息
决策层
执法机构
监督和反馈机构
2、人本原理
是管理学四大原理之一,顾名思义就是以 人为本的原理。它要求人们在管理活动中坚 持一切以人为核心,以人的权利为根本,强 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力求实现人的全面、自 由发展。其实质就是充分肯定人在管理活动 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1、海因里希理论
人 体 本 身 行 进 动 作
潜 在 的 危 险 事 故 伤 亡
2、轨迹交叉理论
管 理 失 误
不安全状态
起因物
加害物
事故
不安全行为
行为人
3、综合事故模式
社会因素 管理因素 危险因素 偶然事件触发
加 害 物
事故损失
经济 社 会 因 素 文化 教育 管理 缺陷
不安全状态
起因物
习惯
社会 历史
煤矿安全生产监察局负责煤矿安全监察
公安部的消防局负责消防安全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负责机动车辆监管
交通部海事局负责船舶水上交通运输安全监
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管
4、预防原理
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应当以预防为主,即 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手段。防止人的不安 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出现,从而使事故 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
危险化学品生产事故的特征
火灾、爆炸、中毒事故多且后果严重 正常生产时事故发生多 材质和加工缺陷以及腐蚀的严重 设备故障集中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的现状和未来
一、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的现状不容乐观
先天不足。 规模型企业少,中小化工企业多。 从业人员素质低。 安全管理队伍参差不齐。
2.整分合原则
人 环境
物
3.反馈原则
4.封闭原则
整体目标 厂长
副厂长 副厂长副厂长 副厂长 副厂长
车间 生产科 设备科 安全科 主任 科长 科长 科长 环保科 科长 供应科 财务科 车间 科长 科长 主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技术员 技术员 技术员 技术员 技术员 技术员 技术员 技术员 班组长 班组长 从业人员
直 接 源 向 反 信 馈 息
从业人员的法定义务
遵章守法,服从管理 接受培训,掌握安全生产知识与技能; 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发现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及时报告。
化工生产安全管理
化工生产单位安全管理概述
一、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
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消除或 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与健 康、设备设施免受损坏及生产顺利进行。 其中,消除危害人身安全和健康的因素, 保障员工安全、健康、舒适地工作,称 为人身安全;消除损坏设备设施等的危 险因素,保证生产正常进行,称为设备 安全。
共七章九十一条, 自2003年6月1日起施行
170公约内容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MSDS\CSDS 化学品安全标签
共8章64条, 于2004年 1月1日起 开始实施
从业人员的劳动安全 卫生法定权利与义务
从 业 人 员 的 法 定 权 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