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AN系列轴流引风机结构抢风处理方法探讨
AN系列轴流引风机结构抢风处理方法探讨
AN系列轴流引风机结构、 抢风处理方法探讨
运行分场丁2班 陈伟
• • • •
1、AN系列轴流引风机结构 2、 AN系列轴流引风机工作原理 3、讨论轴流引风机失速喘振 4、讨论目前机组运行方式下引风机抢风注 意事项
1、 AN系列轴流引风机结构
1、进气箱 2、D1集流器 3、静叶调节挡板 4、D2集流器 5、叶轮 6、后导叶 7、扩压器 8、传动系统
9、润滑系统
10、主轴承冷却系统
进气箱
主要作用: 改变烟气流方 向,同时收敛 型进气室可改 变气体流动状 况,使气流在 进入集流器之 前更为均匀
D1集流器
主要作用: 使气流加速,降 低流动损失,使 气流能均匀地充 满可调前导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静叶调
节挡板
主要作用: 使气流在 进入叶轮 前产生负 预旋,可 调节风量、 风压,改 善风机性 能和提高 风机调节 效率。
· 风机的喘振频率:在一个时间段内发生管网压力变化的次数。 · 风机的喘振频率变化因素: 节流点节流的越严重风机的喘振频率越高。 风机的的流量越大风机的喘振频率越高。 风机出口与节流点距离越近风机的喘振频率越高 · 风机发生喘振时的危害:当风机喘振频率和风机的固有频同步等时,风机将发生强烈 的 震动,严重时数秒钟之内可能导致风机解体。 · 防止风机的喘振的办法:锅炉启动前应认真仔细的检查风机管网中的各个风门档板。 · 风机喘振时的处理办法:发现风机有喘振现象立即大幅度的减小风机的出力。当风机喘 振严重时应立即停止风机的运行。
谢谢
总之,失速是引发喘振的前因,但失速不一定会喘振,喘 振是失速恶化的宏观表现。
引风机DCS开度与静叶角度对应关系
机组满负荷时 引风机静叶69%
对应静叶角度0°风机效率最高87%左右
4、讨论目前机组运行方式下引风机抢风注意事项
现场举例:2008年12月5日15:40分3B引风机启动过程中出现的抢风过程
静 叶 调 节 挡 板
静 调 挡 叶 节 板
静 调 挡
叶 节 板
静 调 挡
叶 节 板
D2集流器
叶轮直径 φ3750mm
13片叶片
叶轮吊装
叶轮
叶片角度是固定的不可调
后 导 叶
扩
压
器
扩压器
传动系统
将电动机的扭矩 传递给风机叶轮
空心短轴
主轴
膜片联轴器
润滑 系统
电机稀油润滑 主轴承脂润滑 (定期加润滑 脂)
加油口
风机轴承型式:滚动轴承 带有一 定推力
引风机轴承温度≥90℃,温度高报警;≥100℃温度高高报警
主轴 承冷 却系 统
两台轴承冷却 风机提供冷却 风源
轴承冷却方式 :冷风机强制冷却
2、AN系列轴流引风机工作原理
3、讨论轴流引风机失速喘振
1 失速产生的机理 风机处于正常工况时,冲角很小(气流方向与叶片叶弦的夹角即为冲角),气流绕过 机翼型叶片而保持流线状态,如图1a所示。当气流与叶片进口形成正冲角,即α>0,且此 正冲角超过某一临界值时,叶片背面流动工况开始恶化,边界层受到破坏,在叶片背面尾 端出现涡流区,即所谓“失速”现象,如图1b所示。冲角大于临界值越多,失速现象越严 重,流体的流动阻力越大,使叶道阻塞,同时风机风压也随之迅速降低。
风机的叶片在加工及安装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使叶片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形状和安装角。 因此,当运行工况变化而使流动方向发生偏离时,在各个叶片进口的冲角就不可能完全相 同。如果某一叶片进口处的冲角达到临界值时,就首先在该叶片上发生失速,而不会所有 叶片都同时发生失速。 失速所造成的堵塞区沿着与叶轮旋转相反的方向推进,即产生所谓的“旋转失速”现象。 风机进入到不稳定工况区运行,叶轮内将产生一个到数个旋转失速区。叶片每经过一次失 速区就会受到一次激振力的作用,从而可使叶片产生共振。此时,叶片的动应力增加,可 能致使叶片断裂,造成重大设备损坏事故。
抢风时处理方法探讨: 启引风机后至平衡出力必然出现一次抢风过程,但是应杜绝反复抢风出现。 总结参数:(400MW左右) 电流:空载时154A 加载至180A炉膛负压变化不大,继续开大静叶就会 出现电流突升由180A~200A(此时就地引风机内部噪声突然增大,振动有 所增加不明显,炉膛压力负方向增大,-200pa左右。) 静叶开度操作:两台引风机电流均在200A以上,静叶开度保持一致,保持 出力平衡,尽量投入自动。 停引风机时关键点在于两台引风机由平衡状态变为不平衡状态的瞬间,炉 膛冒正压+180pa左右。
抢风 两次
一、吸风机的停运: 1、机组负荷450MW以下时,请示值长,按值长命令进行单吸风机运行。 2、执行保护投停单,解除RB保护、单侧吸送风机联锁。 3、将运行侧吸风机入口静叶挡板投入自动。 4、逐渐关小停止侧吸风机入口静叶挡板开度,注意运行侧吸风机入口静叶挡板自动调节 正常,炉膛压力正常。 5、停止侧吸风机入口静叶挡板关到0后,运行侧吸风机电流不超额定值(402A)。否则 解除运行侧吸风机入口静叶挡板自动,由专人手动调节炉膛压力。 6、负荷稳定在400MW左右,降低炉膛压力到-150 Pa左右,停止吸风机,调节运行侧吸 风机入口静叶挡板开度调整炉膛压力正常。若炉膛压力无法维持,继续降低负荷。 二、吸风机的启动操作: 1、机组负荷400MW以上时,接值长命令进行吸风机的启动操作。 2、提高炉膛压力至+100Pa左右,启动停运吸风机,通过关小运行侧吸风机入口静叶挡板 开度来调节炉膛压力至正常,然后进行并风机操作,并风机操作过程要缓慢进行,防止炉 膛压力大幅波动。 3、两侧吸风机运行正常后,投入RB保护、单侧吸送风机联锁
现场举例: 2008年12月15日23:50~16日00:10分#3机组负荷350MW,ABDE磨运行,AB引风机运 行,出现3A引风机失速现象,下图为当时实际曲线。
.2 喘振的产生机理 轴流风机的喘振一般在两种情况下容易出现。 第一.小负荷工况下出现。 第二.在正常运行情况下出现。
当系统管网阻力突然增大使得流量和流速减小,都会使进入风机叶栅的气流冲角α增大,冲 角α超过临界值时,在叶片背面尾端就会出现涡流(脱流)区,冲角超过临界值越多,则 失速越严重,在叶片背部形成的涡流区也会迅速扩大,使叶片流道出现阻塞现象,此时流 动阻力增加,风机输送的压能则大为降低,发生旋转失速,流动工况大为恶化, 风机出口 压力明显下降。此时若管网容量较大,且反应不敏感,管网中的压力不会同时立即下降而 维持较高值,这使得管网中压力大于风机出口压力。 压力高的气体有一种回冲趋势,使风 机中气体流动恶化,当气流前进的动能不足以克服回冲趋势时,管网中的气流反过来向风 机倒流。这种倒流结果使得叶栅前后压力差逐渐消失。此时气流又在叶片的推动下做正向 流动,风机又恢复了正常工作,向管网输气。管网压力升高到一定值后,风机的正常排气 又受到阻碍,流量又大大减小,风机又出现失速,出口压力又突然下降,继而又出现倒流。 如此不断循环,于是出现了整个风机管网系统的周期性振荡现象, 即形成风机“喘振现 象”。 轴流通风机喘振的发生首先是由于工况改变时,叶栅气动参数与几何参数不协调,形成旋转 失速。但也并不是所有旋转失速都一定会导致喘振,风机喘振还与管网系统有关。喘振现 象的形成包含着两方面的因素:从内部来说,取决于叶栅内出现强烈的突变性旋转失速;从 外部条件来说,又与管网容量和阻力特性有关。另外,风机喘振的频率越低,振幅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