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孕妇贫血实验室结果的分析

孕妇贫血实验室结果的分析

孕妇贫血实验室结果的分析
发表时间:2014-07-09T16:10:51.54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11期供稿作者:龚启斌[导读] 孕期贫血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资料表明,约50%以上的孕妇会并发贫血,我国孕妇并发贫血的概率约为30%。

龚启斌(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医院检验科 352100) 【摘要】目的:对孕妇贫血状况及贫血原因进行分析探讨。

方法:将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来我院检查的225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其血液学指标,并分析比较不同孕期孕妇的贫血情况及不同贫血类型的孕妇的检查结果。

结果:孕早期及孕中期主要为小细胞性贫血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其红细胞(RBC)无显著变化(P>0.05),血红蛋白(Hb)、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
量(MCH)及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明显降低(P<0.01),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明显升高(P<0.01)。

孕晚期主要为大细胞性贫血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其RBC与Hb均显著降低(P<0.01),MCH、MCV及RDW明显升高(P<0.01),MCHC无明显变化(P>0.05)。

结论:应对孕妇的血液学指标应积极检测并分析,以对不同孕期妇女进行营养饮食搭配的指导,预防贫血,确保母婴健康。

【关键词】孕妇贫血血液学指标【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1-0153-01 通常情况下,孕妇的营养需求会随着孕期的生理变化而发生剧烈的变化,因此贫血在孕妇中是一种发生率较高的营养缺乏并发症。

贫血会引起一些不良妊娠结果,如早产儿等,将会对胎儿及母体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1]。

本文将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来我院检查的225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贫血情况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旨在及早发现并治疗孕妇贫血,降低该病的发生率。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对照组:选取2013 年 3月到 2014 年3月期间来我院检查的100例健康女性为研究对象,年龄23-36岁,平均年龄(26.1±5.6)岁。

观察组:选取同期来我院检查的 225 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其中孕晚期(孕期:7-9个月)71例,孕中期(孕期:4-6个月)95例,孕早期(孕期:1-3个月)59例,年龄23-34岁,平均年龄(26.5±5.2)岁,孕前无贫血病史。

两组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

两组对象在年龄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早晨对研究对象静脉取血2mL,置于真空抗凝管(其中含有EDTA-K2),混匀,进行血液学指标测定,包括RBC、MCV、Hb、MCHC、MCH及RDW。

孕妇诊断结果Hb小于100g/L时为贫血。

贫血的分类:大细胞贫血是指Hb小于100g/L且MCV大于99.1fL;小细胞贫血是指Hb小于100g/L且MCV小于8
2.6fL。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处理数据,计量数据用平均值x-±s方差来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组内差异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差异采用组间t检验,差异在P<0.05下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孕妇在各个孕期的贫血情况在孕早期及孕中期,小细胞性贫血患者人数明显多于大细胞性贫血患者,组内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分别为X2=8.1044,P<0.01;X2=14.6905,P<0.01);孕晚期则以大细胞性贫血患者为主,组内比较差异显著(X2=11.6417,P<0.01)。

随着妊娠的发展,总贫血率逐渐增高,其中孕中期与孕早期比较无显著性差异(X2=0.8356,P>0.05),孕晚期总贫血患者显著多于孕中期(X2=8.9257,P<0.01)。

结果见表1。

表1 孕妇在各个孕期的贫血情况例(%)
*
2.2 不同贫血类型孕妇的血液学指标测定结果小细胞性贫血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RBC值差异不显著(P>0.05),MCV、Hb、MCHC、MCH值均明显降低,RDW值明显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均为P<0.01)。

大细胞性贫血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RBC与Hb值均明显降低(P<0.01),MCV、MCH与RDW值均明显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均为P<0.01),MCHC值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果见表2。

表2 不同贫血类型孕妇的血液学指标测定结果比较(x-±s)
注:t1、P1:指小细胞性贫血组与对照组相比,t2、P2:指大细胞性贫血组与对照组相比。

3 讨论
孕期贫血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资料表明,约50%以上的孕妇会并发贫血,我国孕妇并发贫血的概率约为30%。

贫血会使孕妇的抵抗力明显下降,且分娩时对手术及失血的耐受度降低[2]。

本研究表明孕早期及孕中期主要为小细胞性贫血患者,血液学指标测定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其RBC无显著变化,RDW明显升高,表明红细胞数量虽无变化,但体积明显增大。

MCV、Hb、MCHC及MCH降低,表明小细胞低色素。

原因可能由于妊娠期内,胎儿及孕妇所需铁元素均来自孕妇自身,而孕早期孕妇的一些早孕反应,如恶心呕吐等会影响其从食物中摄取并吸收铁。

孕中期,胎儿迅速长大,此时孕妇吸收的铁远远满足不了母子对铁的需求,因此会引起孕妇缺铁,从而导致红细胞与血红蛋白含量不均衡,最后表现为小细胞性贫血。

本研究表明孕晚期主要为大细胞性贫血患者,血液学指标测定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其RBC与Hb均显著降低,MCH及MCV明显升高,MCHC无明显变化,表明红细胞体积明显增大,红细胞内血红蛋白明显增多;RDW明显升高,表明红细胞体积差异增大。

主要原因在于孕妇缺乏维生素B12和叶酸。

孕期内孕妇胃酸分泌不足,造成对维生素B12和叶酸的吸收大大减少,而这两者的缺乏会减少幼红细胞内DNA的合成,从而延长红细胞的分裂增殖时间,使红细胞胞浆的发育失衡,但胞浆内血红蛋白的合成不会受到影响,因此红细胞的胞体会变大,进而形成巨幼红细胞[3]。

由于红细胞的生成较慢,且巨幼红细胞易被破坏,进入血液中的成熟红细胞寿命也缩短,所以会引起贫血。

又因其胞体偏大,故得名大细胞性贫血。

因此,对孕妇的血液学指标应积极检测并分析,针对检测结果对不同孕期妇女进行饮食搭配的指导,如合理补充铁剂、维生素B12、叶酸等,预防贫血,方能确保母婴健康。

参考文献
[1]喻晶,张恋,刘晓翌,等.孕妇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血液学筛查指标分析[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3,28(1):138-140.
[2]郭晓琴.170例妊娠合并贫血病例回顾性分析[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1(12):38-39.
[3]胡美霞,李承华,康一娟,王炬光.妊娠期贫血筛查与治疗结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0,24(5):3401-340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