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18届第三次联考语文参考答案

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18届第三次联考语文参考答案

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18届第三次联考语文参考答案
1. A【B茸~绒,间(jiàn);C着(zhuó);D蓦~募,矫(jiǎo)。


2. B【按句间逻辑关系和语意关系,“对此”应改为“为此”或“因此”。


3. C【“否决,推翻”应改为“否决、推翻”。


4. C【A语序不当,“共建合作平台,共享合作成果,共商合作大计”应改为“共商合作大计,
共建合作平台,共享合作成果”;B主语中途易辙或偷换主语,应把“自从”提到“以美国为代表”前面;D句式杂糅,应删掉“所致”或“一个重要因素”。


5. ①读者人均阅读数量增加;②纸质书、电子书“一起读”;③通过社交平台与网友“一起
读”;④热门影视剧、诗词类节目的助推。

【评分说明:3分。

一点1分,意到即可,写出3点即给满分,每点要点有即可。

表达不言简意赅酌情扣分。


6. 示例:冬夜如诗,临窗而坐,遥望家的方向。

想自己离家数载,远途跋涉,四处飘泊,不
禁悲从中来,思乡之愁不知何处安放?月影朦胧之中,似乎看到家乡窗外的那片桃林,轻叶浅语,桃之夭夭,那一朵笑靥如粉,这一枝繁花似锦,氤氲了无限的相思。

桃花开处,终是我归乡的港湾……
【评分说明:6分。

运用第一人称、有心理描写2分;有场景2分;场景描写契合诗意、语言生动2分。


7. B【“大国工匠”不在时间发展序列中,而是存在于“手艺工匠、机械工匠、数字工匠”
三个阶段的每个阶段之中。

注意原文句子“大国工匠,则是工匠各个历史形态审美典型化”。


8. C【A、B解读错误,牵强附会,D虽对,但未揭示两种“道”的本质。


9. ①工匠之美的理念/原则要求(1分),②工匠之美的材料要求(1分),③工匠之美的技艺
要求(1分),④工匠之美的哲学要求(1分)。

10.
(1)透露出弗兰普顿对姐姐给他安排的拜访活动感到无趣
..(2分,加点词语有一个
..和失望
意到即可)。

(2)表现出夫人对弗兰普顿的不耐烦
..盼望家人回
...(1分,跟加点词语意合即可),以及急切来的心情(1分,跟加点词语意合即可)。

11. ①真实地再现上文薇拉故事中的场景和细节(1分),增加小说的“真实性”,让弗兰普
顿乃至读者对薇拉的鬼故事深信不疑(1分);
②呼应上文(1分),解开萨帕顿夫人“笑逐颜开”、薇拉“恐怖”、弗兰普顿“莫名恐惧”
的悬疑(1分);
③突出了薇拉对生活的细致观察能力和高超的化生活为故事的能力(1分),进而突出其
聪慧形象(1分);
④渲染了阴森恐怖气氛(1分),为下文弗兰普顿狼狈逃窜埋下伏笔(1分)。

【评分说明:4点中答出任意两点即可,1点2分,每点意到即可。


12. ①描写方法上运用一系列传神的动作描写(1分)和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1分,答出
一个手法即可),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弗兰普顿落荒而逃时动作的迅速和狼狈、心理的紧张和恐慌至极(1分)。

②结构上巧作铺垫(1分),自然引出下文萨帕顿夫人的抱怨和薇拉再次编排故事的情节(1
分)。

③内容上采用留白方式,激发读者自由想像弗兰普顿最终可能的结局(1分)。

【评分说明:依照要点给分,如有考生答“巧用短句构成排比,使语势急促,渲染了紧张甚至恐怖的氛围”之意的,给1分。

其他答案,视合理程度酌情给分。


13.①巧设全文线索——“敞开的落地窗”(1分),薇拉从眼前的落地窗引出话题,围绕落地窗展开奇幻的故事,最后弗兰普顿又是在落地窗前落荒而逃,小说围绕“敞开的落地窗”展开全部情节(1分)。

②巧设悬念,层层铺垫(1分),如弗兰普顿的拜访及内心的怀疑、婶婶的缺席、薇拉“眼
光里饱含着茫然的恐怖”等细节,使小说情节悬念迭起,极大地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

③巧设貌似荒诞的情节(1分),小说故设荒诞的鬼故事增加了小说的神秘性和趣味性(1
分)。

④结尾突转/结尾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1分),小说最后一段含蓄地暗示读者,薇
拉关于萨帕顿夫人的悲剧故事也只不过是她灵机一动编造出来。

(1分)
【评分说明:6分。

一点两分,其中结论1分,结合原文分析1分;写出三点即给满分。


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