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文化概论填空题(必考知识点)0823

西方文化概论填空题(必考知识点)0823

填空题
1.希腊神话中的美神是(阿佛洛狄忒),她在罗马神话中被称为(维纳斯)希腊神话中的三代神王分别是(乌兰诺斯)、(克洛诺斯)、(宙斯),希腊神话中的智慧女神是(雅典娜),美神是(阿佛洛狄忒),酒神是(狄奥尼索斯)
2.关于希腊神话与传说的最著名的史诗是荷马的(伊利亚特)和(奥德修记),而对众神谱系进行系统性梳理的则是赫西俄德的(神谱)希腊神话主要是(地中海)世界神话与北方印欧语世界神话融合的结果,在“黑暗时代“末期杂乱无章的希腊神话传说进行编撰整理工作的两位重要人物是荷马和(赫西俄德)希腊悲剧的命运主题典型地表现在(俄狄浦斯)杀父娶母的悲剧故事中。

在希腊神话中,真正具有形而上学意义的决定性力量是潜藏在诸神背后的(命运)
3以克洛诺斯为首的老一辈神族是(提坦)神族,以宙斯为首的新一代希腊神族是(奥林匹斯)神族;与希腊正统宗教相对立的希腊民间神秘祭叫做(奥尔弗斯)。

4.西方的历史之父是(希罗多德),悲剧之父是(埃斯库罗斯),哲学之父是(泰勒斯),雅典民主制的杰出领袖是(伯里克利)
希腊最杰出的唯心主义哲学家是(柏拉图)。

他的哲学体系通常被称为(理念论)/希腊最主要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是(泰勒斯),他的哲学体系通常被称作(水本原说);希腊哲学和科学思想的集大成者是(亚里士多德)。

雅典民主制的杰出领袖是(伯里克利),在希腊城邦时期因其思想的超越性而殉道、并且成为后来整个西方文化的“圣人”的是(苏格拉底)
希腊宗教的基本特点主要表现为直观的自然崇拜和明朗的感觉主义,而整个希腊文化的个性特征就是(和谐之美)
与奥林匹斯神话相对应的希腊民间神秘祭叫做(奥尔弗斯)
柏拉图之后,对基督教神学思想影响最大的两个非基督教哲学家是(普罗提诺)和(斯多葛)
柏拉图关于(理念世界)与感觉世界二远对立的思想成为基督教神学的重要理论来源。

西方教会的著名教父(奥古斯丁)在《上帝之城》一书中为基督教的灵肉对立思想和修道运动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罗马的早期扩张中,罗马与它在地中海地区的头号劲敌(迦太基)进行了三次艰苦的战争,这些战争被称为(布匿)战争。

5.罗马历史上的“前三头同盟”是指(克拉苏)、(庞培)和(恺撒)为了共同对抗元老院而缔结的政治同盟。

罗马历史上的“后三头同盟“是指(屋大维)、(安东尼)和(雷必达)之间的同盟。

6.《圣经》中的“旧约”是指(摩西)在西乃上上代表全体犹太人与上帝订立的和约;“新约”则是指(耶稣)在十字架上代表全人类与上帝订立的和约。

弥赛亚运动的末世论到(救赎说)的发展,是基督教最终摆脱犹太教而成为一种世界性宗教的重要标志。

与希腊文化和罗马文化相比,基督教文化的个性特征表现为一种深刻而痛苦的(自我分裂)
7.基督教是从犹太教中发展起来的,但是二者有着根本性的差异,犹太教是一个民族性的宗教,基督教则是一种(普世)的宗教。

犹太教拘泥于外在的律法,而基督教更侧重内在的(信仰)。

8.公元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颁布了《米兰敕令》,标志着基督教在罗马帝国中取得了合法地位。

325年,在他的主持下召开了基督教历史上第一次世界性会议,即(尼西亚公会议)。

9.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西欧陷入了混乱状态中,直到公元800年出现了一个新的帝国,即(查理曼帝国),但是这个帝国很快就分崩离析了,公元962年,德意志国王鄂图一世由教皇加冕称帝,建立了(神圣罗马帝国)。

该帝国在中世纪成为与罗马天主教会争权夺利的主要对手。

在瓜分了西罗马帝国的各个蛮族政权中,(法兰克王国)是持续时间最长、最有势力且最早皈依正统派基督教信仰的日耳曼王国,这个王国先后经历了墨洛温王朝和加洛林王朝两个时代,在(查理曼大帝)统治时期达到极盛。

但是当这位杰出的统治者去世之后,该王国就分裂为三个国家,成为德意志、意大利和法兰西的雏形。

10.中世纪欧洲经济生活的基本单元是“小而全”的(庄园);中世纪基督教化的主要成就表现为经院哲学、骑士文学和(哥特式建筑).
地理大发现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一起当做西方中世纪文化与
近代文化之间的历史分水岭.十字军东征的实质是反对伊斯兰教;大学”,起源于基督教会;
11.公元11世纪的英国神学家安瑟伦提出了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由此开创了对信仰问题进行理性论证的风气。

到了13世纪,
著名的经院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又进一步提出了上帝存在的“宇宙论证明”和(目的论证明)。

在中世纪中期提出了著名的“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的是(安瑟伦)。

十三世纪最杰出的经院哲学家和神学家是(托马斯·奎那)
11世纪的坎特伯雷大主教(安瑟伦)以其“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开创了经院哲学烦琐论证之风气。

12,从11世纪末到13世纪末的两百年间,基督教世界对穆斯林控制下的中东地区发动了一系列宗教战争,这些战争被称为(十字军东征)。

公元11世纪下半叶在教皇格利哥里七世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
世之间发生的(主教册封权)之争是罗马天主教教会走向极盛的开端。

在中世纪的教俗权力之争中,罗马天主教会的主要世俗对手是徒有虚名的(神圣罗马帝国)
13.公元13世纪,在教皇的指使下,由多米尼克会和法兰西斯会修
道士建立并主持了中世纪臭名昭著的(宗教裁判所),该机构的主要职能就是迫害被教会指定为“异端”的教俗人士/
14.1305年—1377年,教廷在法国国王的胁迫下迁至法国南部,从此开始了教会势力由盛转衰的过程,这一时期在教会史上被称为(“阿维农之囚”时期)
15.广义的“基督教”概念包括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和天主教,狭义的”基督教“概念则仅指(新教)。

16.由于奥斯曼土耳其对君士坦丁堡的侵占(1453年),大量的希腊文化遗产重新流回西方基督教世界,从而促成了著名的(文艺复兴)运动。

在此时期,以意大利为首的拉丁语国家中出现了一股宏扬人性、推崇古典式感觉主义和唯美主义的文艺思潮,即(历史主义美学)思潮。

中世纪基督教道德蜕化的最典型的例证就是教会兜售(赎罪券)的行为,这种行为成为马丁·路德发动宗教改革的直接导火索.基督教哲学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早期的教父哲学和后期的经院哲学
在16世纪,南北欧分别出现了两场性质迥然不同的文化变革运动,它们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乌托邦》一书的作者是(托马斯·莫尔)
17.1517年10月31日马丁·路德在维腾贝格大教堂前贴出了(《九十五条论纲》)。

从而拉开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序幕。

马丁·路德神学思想的核心是(因信称义),加尔文教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概念是(善功对拯救的意义)
三十年战争的一个重要后果是(宽容)精神的出现,它为近代科学理性的兴盛创造了条件。

18新教的三大主流教派是指(路德宗)、(加尔文宗)和(安立甘宗)
19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定标志着宗教专制时代的结束,该和约重申了奥格斯堡和约中制定的(教随国定)原则,从而使宗教宽容精神成为新的时代精神。

20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基督教在17世纪采取了一种新的信仰形式,它把上帝置于自然之上和自然之外,上帝一次性地创造了自然界之后,就不再干预自然界本身的运动。

这种信仰形式就是(自然神论)
在17世纪,理性被确立为信仰的基础,从而导致了一种披着宗教外衣对基督教的神迹和启示进行批判的信仰形式,即(泛神论和自然神论)《哈姆雷特》的作者是(莎士比亚)〈十日谈〉的作者是(乔万尼·薄伽丘)启蒙运动的主题是理性精神的生长
二、重大历史事件
公元前776年,首届奥林匹亚竞技会举行,希腊人的纪年均依照奥林匹亚竞技会的届次来推算。

公元前621年,开明贵族德拉古制定了第一部成文法典,对贵族的权利进行了适当的限制;公元前594年梭伦进行了更为彻底的政治改革。

公元前470年,平民迫使贵族同意设立保护平民权利的保民官公元前450年颁布了《十二铜表法》
公元前431年爆发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奏响了希腊城邦制的挽歌。

公元前371年,斯巴达被新崛起的底比斯击败。

公元前366年产生了第一位平民出身的执政官
公元前359年,胖力二世将整个希腊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

公元前336年亚历山大继承了王位,将松散的希腊联盟(“科林斯同盟”)整合为一个统一的马其顿帝国。

公元前49年,恺撒击渍了庞培与元老院的同盟
公元前44年马可?布鲁图与元老们共同密谋刺杀了恺撒。

公元前27年,罗马元老院授予屋大维以“奥古斯都”的称号约公元30年,耶稣遭到逮捕,并被以“犹太人的王”之罪名钉死在十字架上。

公元64年尼禄第一次迫害基督徒
公元313年,君士坦丁在米兰与东罗马帝国的皇帝利西尼乌斯共同颁发了《米兰教令》(又称《竞容教令》),标志着基督教在罗马帝国获得了合法地位。

公元315-320年间,帕科米乌斯在埃及南部的塔本尼西建立了第一所基督教修道院。

公元325年主持君士坦丁皇帝召开了第一次基督教世界大会,即尼西亚公会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