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节《声音的特性》同步练习(人教版初二上)

第三节《声音的特性》同步练习(人教版初二上)

第三节《声音的特性》同步练习(人教版初二上)【新课指南】
1.知识与技能:〔1〕了解声音的特性,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2〕明白乐音的音调与振动频率有关,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2.过程与方法:通过〝研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实验.让学生体会,学习研究物理咨询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声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让学生更加热爱生活,热爱科学,让学生在青春期注意锤炼和爱护嗓子.
4.重点与难点:重点:声音的三要素〔即音调、响度、音色〕;难点:音调与响度的区不.
【典型例题】
例1:平常我们向暖壶里灌水时,听声音我们便明白是否差不多灌满了,请释析一下什么缘故?
解析:暖壶里水的上方有一段空气柱,水的振动引起空气柱的振动便会发出声音,向壶里注入水,水面越高,空气柱越短,振动频率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变高,故
由声音就可知水是否注满.
答案:当壶内水面上升时,空气柱变短,振动加快,发出的声音音调变高,凭体会便知水差不多满了.
反思:明白空气柱长度不同,振动时发出的音调就不同.
练习:1.要使二胡发出的音调更高,可采纳的方法是〔〕
A.把二胡弦线拧紧些 B.把二胡弦线拧松些
C.增加发声部分弦的长度 D.用一根较粗的弦代替原先的弦例2:人们在田野里,为了让较远的人听清讲话声音,往往将手罩在嘴边成喇叭状,同时用力喊话,这是什么缘故?
解析:将手罩成喇叭状,能够减少声音的分散,增大响度;用力喊话能够增大声音的振幅,从而增大响度,使对方听清.
答案:要紧是为了增加声音在听者耳膜处的响度.
反思:明白响度的大小与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也可利用话筒来减少声的分散增大响度.
例3:工人师傅拿着铁锤敲打车轮或车轮上的钢板,由声音来判定它是否断裂.这是依照声音的〔〕来判定.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解析:材料不同,结构不同,音色也不相同,依照音色能够区分不同的发声物体,判定是否断裂.
答案:C
反思:既使音调,响度相同,不同结构的物体,发出的音色也不相同.
练习:2.能明显区不出钢琴声与提琴声,这是因为〔〕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音调、响度都不同例4:为了探究响度大小与不同因素有关,可利用以下几个实验中的哪一个〔〕
A.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B.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C.用不同的力敲打音叉,把音叉接触悬挂的乒乓球,振动幅度明显不同
D.吹笛子时,手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解析:A 是研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B 是研究发声的物体在振动;C 是研究响度与振
幅的关系;D 是研究音调与空气柱长度的关系.
答案:C
反思:此题综合性较强,需要学生熟习声的产生、传播的实验和研究音调、响度的实验. 你做对了吗?
练习:1. A 2.C
【知识回忆】
【物理趣谈】
用自行车弹琴
找一张旧年历卡片〔或者有弹性的硬纸板〕,一辆自行车.把自行车支起来,一只手转动自行车的脚踏板,另一只手拿着硬纸片,让纸片的一头伸到
自行车后轮的辐条中.〔要专门注意安全,不要把手伸到辐条中〕
先慢慢转,这时能够听到纸片的〝轧轧〞声;再加快转速,纸
片发出的声调就会变高;当转速达到一定程度时,纸片就会尖叫起来了.
专门明显,纸片音调的变化,是和纸片每秒钟振动的次数有关系:车轮旋转比较慢的时候,同一时刻内纸片跟车条的接触次数比较少,也确实是讲,每秒钟纸片振动的次数比较少.反过来,车轮转得快时,纸片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就多了.
振动着的物体在1秒钟里完成全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频率的单位叫赫兹〔简称赫〕,也叫周/秒〔读做〝周每秒〞〕.大钢琴最低音的频率是27赫兹,最高音的频率是4000赫兹,它包含了这么广的频率范畴,因此能演奏丰富多彩的乐曲了.
人讲话的音调也有高低.成年男子的声带长而厚,差不多振动频率低,只有100-300赫兹;女子的声带短而薄,差不多振动频率比较高,一样是160-400赫兹,因此女子讲话的音调都比男子高一些.儿童的声带比较短薄,童音音调比较高.青年的声带正在发育,都音调——取决于振动频率
响度——取决于振动的振幅
音色——取决于发声体本身 声音的特性
有一段〝变音〞的时期,在那个时期应注意爱护声带.
勤劳的蜜蜂用440赫兹的频率飞出去采蜜,当它们满载而归的时候,翅膀振动的频率降到380赫兹,有体会的养蜂员听到蜜蜂的〝歌声〞,就能明白它们是否采到了蜜.人关于高音和低音的听觉有一定的限度,频率过高和频率过低的振动都不能引起听觉.大多数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畴在20-20000赫兹之间.频率低于20赫兹的叫次声,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叫超声.
有的动物能听到或发出超声,狗能听见38000赫的超声,蝙蝠能发出和听到25000-70000赫的超声.蝙蝠确实是利用超声波来〝看〞东西的.
有的动物那么能听到次声.老鼠就能听到16赫以下的次声,当海洋里发生大风暴和海啸的时候,次声登陆了,人听不到,老鼠却听到了,它们预感到了危险,就会成群结队地逃跑.
超声和次声在工农业和军事上有着广泛的用途.
【分层训练】
一.基础训练:
1.指出以下各种声现象,反映了声音的哪些特性:
〔1〕惊天动地,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尖叫刺耳,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买碗时敲碗辨不优劣,这是应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
2.闭上眼睛也能听得出熟人的讲话声,这是依照声音的哪一因素来判定〔〕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3.物体在s1内__________叫频率,物体__________越快,频率__________,音调__________,频率的单位是__________.
4.物体振动时__________叫振幅,物体的振幅__________,响度__________.响度还与发声体的__________有关.
5.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同一面锣,发出声音的不同处是〔〕
A.音调 B.频率 C.响度 D.音色
6.夏日里买西瓜,常把西瓜抱起来拍几下听听声音,这是因为熟西瓜和生西瓜发出声音的〔〕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音调、响度、音色都不同 7.拉二胡的人不断用手指去操纵琴弦,如此做的目的是〔〕
A.使二胡发出不同的音调 B.为了获得更好的音色
C.为了获得更大的响度 D.防止琴弦振动发声
8.声音在平均空气里传播的过程中〔〕
A.声速逐步减小 B.频率逐步减小
C.振幅逐步减小 D.声音、频率、振幅都不变
9.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尖锐刺耳〞反映了声音的音调太高 B.〝引吭高歌〞反映了声音的音调较高 C.〝惊天动地〞反映了声音的响度专门大
D.〝一闻其声,便知其人〞依据了声音的音色不同
10.大夫在检查心脏时使用听诊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应用创新:
11.地震前夕,一些动物有专门表现,如老鼠出洞,鸡鸣狗叫等,请对这种现象进行合明白得释.
12.苍蝇从我们面前飞过,发出嗡嗡声,而蝴蝶在空中飞行那么无声无息.可从它的翅膀的振幅上来比较,蝴蝶飞行时翅膀的振幅更大,应更响才对,你认为呢?
13.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
〔1〕提出咨询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猜想与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计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写出简要步骤〕
〔5〕分析与论证〔写出简要分析、论证过程〕
〔6〕结论:〔写出结论〕
参考答案
1.〔1〕响度大〔2〕音调高〔3〕声音的音色;2.C;3.振动次数振动越大越高赫兹〔H Z〕;4.偏离原先位置的最大距离越大越大距离;5.C;6.C;7.A;8.C;9.A;10.减少声音分散,增加响度;11.地震前夕,地壳振动加剧,地壳板块碰撞发出阵阵次声波,人听不到,但有些动物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畴比人大,能听到次声波;12.苍蝇的发声频率在人耳的听觉范畴内,因此人能听到,蝴蝶发出声频率低于人耳听觉的下限,因此听不到;13.〔一〕音调高低与什么因素有关〔二〕可能与频率有关〔三〕用一把钢尺振动发声,改变其振动的长度,观看其频率及音调的变化〔四〕1.将钢尺一端紧压在桌上,一端伸出桌边 2.拨动伸出端,听声音,观看振动快慢 3.改变伸出端的长度,听声音,观看
振动快慢〔五〕比较两次钢尺的振动快慢和音调的关系,发觉振动越快,音调越高〔六〕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