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年级数学下册 节日礼物教案 北师大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 节日礼物教案 北师大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节日礼物教案北师大版
生:记得。

师:谁来为大家背一背?生:背。

师:背得不错,让我们再领略一下庐山的俊美风光吧!(大屏朗诵)师:第二句诗画上了横线,看到了吗?我们齐读这句诗。

板书:远近高低师:能说说这句诗的意思吗?生:回答。

师:同是庐山看到的却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生:因为,站得地方不同。

师:也就是说,站在不同的位置来观察同一物体的形状和范围是不同的。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四单元观察物体。

师:请看!(大屏幕出示小狗贝贝看礼物的画面)桌子上的这些东西是奇奇收到的节日礼物。

板书课题:节日礼物师:下面,我们就相对桌面来说,也就是说我们就看桌面上的礼物,看看贝贝站在不同的位置可能会看到什么?(大屏幕出示贝贝先是站在地面上看。

)可能会看到什么?生:看到礼物盒的上面一小部分。

师:贝贝很着急想看到这些礼物。

(大屏幕出示贝贝抬起了前腿看。

)可能会看到什么?生:看到礼物盒上半部分。

师;接着看(大屏幕出示贝贝站到了凳子上看。

)可能会看到什么?生:看到礼物盒和一部分水果。

师:最后来看。

(大屏幕出示贝贝爬到了桌子上看。

)这回可能会看到什么?生:看到了桌面上所有的礼物。

师:谁能说说刚才小狗贝贝是按照什么顺序来观察节日礼物的?生:是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

师:请看这就是贝贝由低到高四次看到礼物
的画面。

(大屏幕出示四组画面)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并在书中画面下面的括号里用
1、2、3、4的序号标出来。

开始。

生:(讨论并标出序号)师:谁来说说贝贝由低到高看礼物的顺序分别是哪幅画面?(生边说教师一边在大屏幕上出示相应的序号)生:回答。

师:好的,再仔细看这四幅图,你会发现什么?生:回答师:由于观察点高低位置的移动,看到的范围是不一样的。

也就是说,由低到高来观察桌面上的礼物时,看到的范围会越来越大。

(板书:范围)老师刚才说的这句话,谁再来说一遍?生:(重复老师的话。

)师:请同学们拿出手中的物品随便摆在桌子上,由于座位比较狭窄,我们就坐着和站着观察。

先让我们坐着看,再站起来看。

谁来说一说这两次看到的范围有什么不同?生:(坐着只能看到正面,而站着即能看到正面又能看到上面。

)师:老师这儿有一盆花,我把它放在讲台上,我找一位同学上来,你蹲着和站着来观察。

面向同学说说你两次看到的范围有什么不同?生:(先观察,再说说自己所看到的范围)师:你们相信他说的吗?我刚才只拿上来一盆花啊?生:老师,我要上去看一看。

先观察,在把观察的结果向同学说一说。

师:通过这位同学的验证,同学们也知道了这位同学观察的结果是正确的,好的请回。

像这样来观察物体,其实在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经历,同学们想想看,站在不同的位置看同一个物体或同一处景物如何呢?生:举例说。

师:老师也拍摄了一些图片。

下面请看大屏幕,(出示大
屏幕:学生做操的场面)这是同学们做操的场面,老师分别站在地面上、二楼、四楼拍摄的,你能说说这些图片分别是在什么位置拍摄的吗?生:答。

师:再来看看这两幅图,这是老师在低处和高处拍摄的我们学校旗杆的图片,你能判断出来吗?
生:答。

师:在生活中除了像这样由低到高来观察景物外,从其它位置也能看到不同的景物,小明就有过这样的经历。

请看,(大屏幕出示)小明沿小路向树林看守人的小屋走去。

说说他是按照什么顺序来观察景物的?生:由远到近的顺序。

师:看着这幅图仔细想想:当小明站在A点处往前方看到的景物和站在B 点处往前方看到的景物有什么不同?生:站在A点处看到的房子小,树多;站在B点处看到的房子大,树少。

师:这两幅画面就是小明分别站在A和B点看到的,你能说说哪幅是在A点看到的,哪幅是在B点看到的吗?(大屏幕出示)生:答。

师:看着图我们可以知道,小明越走近房子看到的树越怎么样?生:少。

(大屏幕出示)师:那么从这两幅图中你又会发现什么呢?生1:远处看到的树多,近处看到的树少。

生2:远处看的模糊,近处看的清楚。

师:距离景物远看到的范围大,但很模糊;距离景物近看到的范围小,但很清楚。

也就是说,由远到近来观察树的范围时,会越来越小。

师:当小明站在AB两点观察树的范围时,他的视线与房子会形成一个角,这个角外部的范围就是小明站在AB两点位置时所能看到的树的范围。

下面我们就来画一画,同学们仔细看,老师先画出小明站在A点处看到的树的范围。

首先,以A
为端点向房子的左侧画一条射线,再向房子的右侧画一条射线,看这部分和这部分就是小明站在A点处看到的树的范围,同学们看清楚了吗?生:回答!师:下面在书上画出小明站在AB两点处看到的树的范围。

生:在书上画。

师:谁能到台前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画出小明站在B点处看到的树的范围?生:在投影仪上演示并说。

师:看老师接着画出小明站在B点看到的树的范围。

这两部分就是小明站在B点处看到的树的范围,同学们看到没有?这两部分,也就是交叉部分,老师加上了阴影,你知道这部分小明站在哪一点可以看到,站在哪一点看不到吗?生:站在A点能看到,站在B点是看不到的。

师:老师这儿又拍了几幅照片,同学们看,老师分别站在什么位置来拍摄我们学校教学楼的?生:看图回答。

师:看!这个地方我们都熟悉吧?对,这就是我们的会议室,来说说这几幅图片的观察位置。

生:看图回答。

师:同学们都有一双敏锐的眼睛,看这幅图你知道是什么地方吗?生:回答。

师:把大屏幕上的图片距离拉远,问:这样你能看出来吗?生:回答。

师:再一次把图片的距离拉远,问:这回看出来了吧?生:回答。

师:对,这就是我们的家乡庄河,我们的家乡美不美?生:回答。

师:老师相信将来经过你们的努力,我们的家乡一定会变得更美。

最后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庐山的这四幅画面,能说说他们分别在远近高低哪个位置看到的吗?生:回答。

师:这四幅画面正验证了“远近高低各不同”(板书:不同)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来说一说。

生:回答。

最后老师想送
同学们一句话“进一步山穷水尽,退一步海阔天空”。

细细去品味吧,下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