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的实习报告范文

中医的实习报告范文

中医的实习报告范文
身为一名中医专业的学生,实习是弥足重要的。

以下是收集的中医实习的实习报告,欢迎大家积极阅读!
本人于XX年8月开始在xx市中医院实习。

本抱着潜心学习中医的决心来到大连,但实际情况与我所想竟全然不同。

第一次是在内科门诊与中医老教授抄方学习,让我受益非浅。

我经常与肾病的中医专家王荣欣老师谈论中医的各种学术问题。

我们畅所欲言,我的很多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最后我们既是师生,又是好友。

她常借我买的一些书看,我也经常到她的门诊去听她看完书后的体会,我就能比较和我看完书后的体会有何不同。

那三周和后来的几次拜访是我学到东西最多的时间。

后来就是连续的病房实习。

那时我深刻体会到这些医生对中医知识的缺乏。

我有时问自己:“这是中医院吗?”因为他们看病治疗几乎都是以西药为主。

中药只是补一补正气,提高一下免疫力之类的,根本不是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

他们还含笑而说:“周四是开大方的日子。

”而开一些很大的方,很多味药,价格也很高。

不仅如此,他们还让学生开这些方,“看着差不多就行”就下医嘱了。

偶尔有时候会改方,但原因竟然是学生开的某几味药太便宜,换几个差不多功效的而价格高一些的药。

难道这就是我将来要工作的我们中国的中医院的情况吗?
在神经二病房的时候,我的同学因没在带教老师陪同下去与患者交流而被主任痛骂。

他只是想去补充收集一下老师没有收集完整的中医四诊资料而已。

学校要求我们要写16篇临床病历。

我虽然觉得抄这些病历几乎提高不了自身的什么修为,但还是决定硬着头皮抄两篇交差。

还没等下笔就被主任痛骂,说些什么这是患者的隐私,不能让你抄之类的。

看来她对我印象不怎么样。

骂得好!我本就觉得这是浪费我时间,不抄了。

当我要转到普外实习的时候,我终于忍不住了。

我断然拒绝了医院的安排,自己去找了内科门诊的主任,大连治脾胃病最有名的中医—李吉彦教授。

他平时是不带学生的。

但看到我的诚意,又经我跟科教那边多方协谈,他终于同意了。

我终于感觉到我开始学中医了。

他先看一个患者,写方,递给我,我抄,我再重新看一遍那个患者,这时他看另一个患者,望,闻,问,切,自己来一遍,再自己开个方,跟老师的比一下。

幸亏老师看得很慢,我有足够时间做这些。

当抄了差不多一个月的方,我渐渐明白了这位老师的思路和用方习惯,我也向他提出了一些见解,有些也被他采纳了。

我感觉我突然进步了很多,心里有股说不出的喜悦。

传统中医,很多人很奇怪,这是什么科室,一般医院似乎好像都没这个科室的。

是的,好像只有在我们医院才有。

虽然省人是中医院,但其实基本上已经西化了吧。

为了保留,或者说是特色,或者说是应付检查,设立了这么个科室,治疗疾病时,保留中医传统特色,辨证论治。

确实,在这里感受到了比在其他任何一个科室都要浓郁的
中医氛围,也只有在这里有这种氛围吧。

这里的病人在治疗上首选是中药治疗,不得不承认,主任开得方是在是好,很多西医无法诊断的疾病,在这里都得到很好的解决。

但也不得不否认,传统病房给我感觉,像是个养老院,很多老人常年累月住在这里不肯走,有些是绝症患者,在这里等着生命的终结。

这三周,真的是很好的休息了下,实在是太闲了,跟之前的科室打仗似的工作状态比起来。

我跟的这个带教因为一些个人的原因这几周都没有收病人,我就只好守着手上这两三个少的可怜的病人。

还好其他组的老师有收病人,可以学习学习。

在这里,闲也有闲的好处,赶上专业认证的关口,超级多的考试和培训,正好趁这三周好好看了看书,充实了下理论基础。

其实我们一直在抱怨说考试太多,培训太多,还让不让我们好好实习?其实仔细想一下,这样也很好,理论知识的强化对上临床的我们是很有必要的,此外,我们还有很多临床技能方面的培训,突然觉得自己能在这里实习,是多么幸运,不能再这么一次次的应付,应该认真对待!
这个科室实习结束,就意味我要正式开始大内科的轮转了。

后面的安排是呼吸内科,心内科,肾内科,内分泌科,过年,消化内科,神经内科,急诊科。

真正充实忙碌,真正要认真学习的时候来了,终于要来了。

前两天心内科的病例讨论,着实让我着急了一把,对于那个讨论的病例,我是如此的一头雾水,太久没看西内了,什么心梗、
心绞痛,稳定型不稳定型,诊断鉴别诊断,评级等,居然一窍不通,真的真的觉得好难过,觉得自己要学习的东西真的还好多好多。

一定要好好认真的血,不喜欢那种一无所知,不知所措的感觉。

好吧,接下来,收下心,认真实习。

我在一个省级中医院实习。

虽然时间还不长,但感慨良多。

以前看书经常看到有人提过这这种情况,但体会不深,现在深深体会到问题的严重性。

到医院的第一天,老师就问我会不会看化验单,我说不会,他就不太高兴了。

他说,现在无论在哪里做医生,你都要懂西医,会开西药,稳住病人,这是最基本的。

至于中医该怎样,针灸该怎样,那都是你用西医西药把病人的病情稳定住以后的事。

你的中医如何厉害,针术如何了得,那只是提高你的知名度的东西。

我明白他的意思。

在他看来,无论大病小病,都必须先上西药,实在不行了,再考虑用中医。

换言之,中医就是不行!当然,事实并非中医不行,而是他的中医不行他压根就没学好中医,甚至还没入中医的门。

__轻视老师的意思,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

因为有一次查完房,开好了医嘱,医生们都没事了,就坐在办公室里边看报纸边闲聊。

不知是谁首先问了一句我们实习生说:你们现在医学课程都是怎么安排呀?我们当年中西医的比例是7:3。

我们的组长说大概是五五吧。

我说:哪里,几乎已经是4:6了!我的口气有点重,本来是想发发牢骚的
我们现在中医四大经典都已经沦为选修课了,因为选的人少,有些课甚至开不起来。

孰料某老师接口道:这还差不多!应该多学点西医,才能跟临床相衔接。

我们当年就是学的西医太少了,中医也没学懂。

又有老师道:中医就是有点玄,不好懂。

主任说:学中医啊,讲究悟性。

像咱都不是那个料。

主任平时好开玩笑,但说这话的时候不像是开玩笑。

他平时就是以开西药为主。

一科之主任尚且如此,其他人还用说吗?
不可否认,许多方面西医有其长处,西药对不少疾病确有良效。

可是同样不容否认的是,西医的发展有限,极多西药在愈病的同时其副作用亦蔚为壮观。

比如降脂药阿托伐他汀常可以导致头晕、视力模糊;镇静药艾司常让病人口干、嗜睡、乏力;脑血管扩张药长春西汀也可见头痛、头重、眩晕和困倦感。

在我所在的神经内科病区里,因为都是西药治疗为主,中风(脑梗死、脑出血)病人因为用阿托伐他廷长春西汀等药,腰腿乏力会长期无法好转,经常可见头晕等;如果病人合并焦虑症的,随即又产生嗜睡或者睡眠紊乱,甚至抑郁症;帕金森病人因为长期使用盐酸苯海索而产生严重幻觉的亦大有人在。

每个病治到一定阶段,症状已经很难再有改善,西医西药没有办法了,这时中医师们才会想起可以用汤药。

可是因为本来就学的不怎么透彻,又极少运用,临时开中药也就成了瞎胡闹一点都不讲究辨证论治,又不识变方加减,只是套用成方。

像脑病科,凡是中风病人一律是气虚
血瘀证的,方子几乎永远是补阳还五汤。

当然,效果并不理想,于是又得出结论中医就是不行。

于是更加不用中医中药了!
我们是中医院,就应该以中医中药为主。

当然这就要求我们中医师有扎实的基本功和极强的临证能力,要求我们中医师有敢于面对和解决急症、重症的自信和胆量。

总而言之,通过在中医实习,我发现很多不足之处需要改进,这是学习的过程,很多观念得到修正,虽然辛苦疲惫,但是我相信自己肯定能克服的。

这只是实习之初,今后还需要不断地摸索,同时必须对自己有所要求,才会有所收获。

我想接下来的实习是一个挑战,也是一种机遇,我一定要好好把握这个机遇。

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