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加强慢性病防治工作,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加强慢性病防治工作,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加强慢性病防治工作,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赴上海学习考察家庭医生服务的感受
6月24日至7月12日,贵阳市卫生局组织20余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人员和全科医生骨干到上海市长宁区周家桥等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观学习。

通过实地考察和相互交流学习,使我们开阔了眼界,更新了观念,增长了知识,而且学到了经验,受到了不少启示。

一、感受
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规范化建设
长宁区共有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是政府主办的医疗机构,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以基本公共卫生工作为重点,坚持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

为了让广大居民接受家庭医生这样一种全新的服务模式,由政府主导,树立了“陈华医生工作室”作为家庭医生的品牌形象代言人,通过报纸、电视等多种形式全方位推介社区卫生服务和家庭医生。

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规范化建设,统一规划各中心的诊室布局,设置简便的健康自助小屋,各种文字说明的标牌、宣传板比比皆是,随处可见。

全科医生团队及医护组合每周的工作都是围绕着基本公共卫生工作的要求,规范地开展着预约门诊、家庭病床巡防、社区站点的健康咨询,送医送药、上门服务。

2、慢性病管理是社区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
随着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人数的快速上升,加剧了看病难、看病贵。

慢性病已成为我国当前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慢性病管理既是基本医疗工作的主要内容,也是基本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们实习的周家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的门诊服务病人90%是慢性病,住院部的住院病人80%是冠心病、脑血管病后遗症。

慢性病管理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六位一体”中的“医疗、预防、康复、健康教育”四项工作有关,这需要我们在日常的社区卫生工作中高度重视慢性病管理。

二、建议
贵阳市作为国家确定的10个“全科医生执业方式和和服务模式改革试点城市”之一,在学习和借鉴上海市长宁区的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和健康管理理念的基础上,应该结合我们贵阳市的实际情况有所创新。

既然是试点,就应该创新,就需要创新。

为此,提出几点建议:
1、规范设立慢性病门诊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在门诊部规范设立慢性病门诊,承担高血压、糖尿病的日常诊疗服务,负责高危人群的筛查、慢性病的登记与报告,并按照慢性病相关诊疗规范和防治指南的要求,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分担任务开展慢性病患
者的随访、分级管理、体检及面对面的健康教育工作。

慢性病门诊的设置要做到挂牌、由高年资临床执业医师坐诊。

2、定期培训
由市疾控中心慢病科负责组织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性病管理相关人员,邀请省医、贵医的心内科、内分泌科、神经内科等科室的专家教授,每个月进行一次高血压、糖尿病诊疗和管理的理论培训,用“指南”来规范社区全科医生的诊疗行为,使全科医生与专科医生尽量保持一致的诊疗水平,争取病人的信任。

3、医保政策的支持
为了引导慢性病病人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接受全科医生的规范化管理,需要医保政策的支持。

比如: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病人,由社区全科医生开据疾病证明书后办理“特殊疾病门诊医疗卡”,选择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定点门诊,享受至少50%的门诊医疗费用的报销优惠政策。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财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日前印发了《关于做好2013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

《通知》规定,今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由25元提高至30元。

新增经费主要用于做实、做细、做深现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对于新增经费的投入方向,《通知》提出,首先用于扩大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覆盖面。

《通知》要求,提高慢性病管理率和控制率。

通过日常门诊、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等途径,加大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筛查和发现力度,准确掌握患病情况,提高知晓率。

要及时将发现的患者纳入健康管理,并规范提供服务,2013年,以县(区、市)为单位,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率要分别达到35%和20%以上,全国管理人数分别达到7000万人和2000万人以上。

要将慢性病随访工作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服务相结合,根据患者病情,加强生活方式和用药指导,提高患者依从性和血压、血糖控制率。

通过此次参观学习,使大家对下一阶段家庭医生服务的进一步开展有了新的认识,我们将这次宝贵的学习经验融入到日常工作,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不断改进,更好的为辖区居民服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