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模具制造工艺之其他特种加工培训PPT课件(56页)

模具制造工艺之其他特种加工培训PPT课件(56页)

• 两大类: (1)去除:从工件上去除金属的电解加工;
(2)沉积:向工件上沉积金属的电镀、涂覆加工
5.1.1 电化学加工的基本原理
1. 电化学腐蚀
• 铝锅盛放盐、醋、酱油等食品会被腐蚀穿孔, 钢铁等在潮湿的地方会生锈,……,这种现 象就是电化学腐蚀,而纯铝、铁并不发生这 种明显腐蚀
• 当金属中含有其他合金元素或杂质,与能导 电的电解液接触后形成了原电池(微电池), 并局部放电,产生了电化学腐蚀的结果。
• 电化学阳极溶解(图)
• 多年来,人们一直在努力防止或减少这种 有害的电化学腐蚀现象。当人们掌握了其 规律之后,可以因势利导,变有害为有利。
• 第一类导体:金属,靠自由电子在外电场 作用下按一定方向移动,称为电子导体;
• 第二类导体:电解液,靠溶液中的正、负 离子移动,离子导体。
• 二者之间交换电子,就是电化学反应。
2. 电解质溶液
• 酸、碱、盐溶液 • 百分数表示浓度 克分子浓度 pH值 • 温度↑,导电能力↑;浓度(不能过高)
↑,导电能力↑
• 电解液的离解反应(均可逆) • H2O = H++OH- • NaCl = Na++Cl-
3. 电极电位 • 金属和它的盐溶液之间的电位差称为金属
的电极电位。
• 活泼金属 • 不活泼金属
(特别是H2)排泄不畅,降低蚀除速度或易 被脏物堵死而引起短路
(4)电解液
• 电解液的作用: a)传递电流
b)进行电化学反应(在电场作用下),使阳极溶解能顺 利而有控制地进行
c)更新、冷却 及时地把加工间隙内产生的电解产物及 热量带走
• 压力0.49~1.96MPa;速度?75m/s 5~60 m/s • 对电解液的基本要求: • 具有足够的蚀除速度 高导电率 • 具有较高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分散能力低 • 阳极反应的最终产物应是不溶性物质 不含能在阴极
电解加工与其它工业电化学过程比较有3个特点:
1)电极反应速度高,电流密度可达? 500~800A/cm2,远远高于一般工业电化学过 程,为其数十倍至数百倍;
2)电极间距离甚小,一般为0.1~1.0mm;需及 时进给(0.4~1.5mm/min)
3)电解液流速高(5~60m/s),流量大,以供 给反应物,排除阳极溶解产物和大量的焦耳 热。
上沉积的离子
• 性能稳定 • 操作安全,无毒 • 腐蚀性小 • 价廉
• 常用电解液(此3种为中性,还有酸性或碱 性电解液):
a)NaCl 14~18%,25~35℃
b)NaNO3 散蚀能力小得多,腐蚀作用小,安 全
• 缺点:电流效率低,生产率低,有氨气析出, NaNO3会消耗,价格为NaCl的2倍
5.1.2.2 电解加工设备
1. 机床 1)刚性要求好 2)进给稳定, 3)防腐、绝缘 4)安全措施 氢气有爆炸危险
• 类型:立式(C型,框型), 卧式(单面,双面),
固定阳极式
2. 直流电源 • 要求: • 大功率 低电压(6~24)V,大电流
(103~104)A,电流密度一般为40~50A/cm2, 甚至100A/cm2 • 合适的容量范围, • 良好的稳压精度 • 可靠的短路保护、火花保护、事故保护
极材料及形状等因素的影响,实际上
• v=ηv0=ηωIt • η接近100%,有时大于100%(晶间腐蚀)
2)电流密度i
• 电流密度i不能过大,否则,将出现火花, 析出Cl2、O2等,温度上升,短路
• I=i A • 体积加工速度va=V/t= ηωA I 3)电极间隙
• 间隙↓,蚀除速度↑ • 间隙过小,将引起火花放电或电解产物
• 生产效率高 为电火花加工的5~10倍(制 造需要量较大的模具)
• 粗糙度小(0.125~0.2),无残余应力,无 飞边稳定性不易控制,受十余项因素影响, 电极设计制造比较费事,需多次试验修正
2)加工精度有限 一般为±0.05~±0.2,难于 加工很细的窄槽、小孔、棱角
2)金属的钝化 • 氧化物、氢氧化物、盐 • 成相理论 吸附理论 • 活化措施:加热、通反原性气体、活性离
子,机械作用
5.1.2 电解加工
5.1.2.1 电解加工的基本原理与特点 1. 基本原理
2. 电解加工的特点
优点
• 加工范围广,与被加工材料的机械性能无 关 可加工硬、强、韧材料
• 可拷贝大而复杂的形状,能同时进行三维 加工,类似于电火花加工,但无热作用, 可加工易变形件、薄件、韧性大的工件
第5章 其他特种加工
5.1 电化学加工
• 电化学加工(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ECM) • 基本理论形成于19世纪末,工业规模应用在20
世纪30~50年代以后
• 1958年,第一台电解机床在美国Anocut公司面 世;1962年,日本Japax公司也生产出电解机 床;……;1960年代(又说1958),中国在火 炮膛线、航空叶片等加工中有应用
4. 电极反应
• 通电后阳极的主要反应: • Fe-2e→Fe++ • Fe+++2OH-→Fe(OH)2↓ (氢氧化亚铁,墨
绿色絮状物)
• 4Fe(OH)2+2H2O+O2→4Fe(OH)3↓ 黄褐色)
• 阴极的主要反应: • 2H++2e→H2↑ • 电解液中的水不断被消耗。
(氢氧化铁,
5. 极化与钝化 1)电极的极化 • 通电 • 浓差极化:离子扩散、迁移步骤缓慢 • 电化学极化:电化学反应缓慢
3)设备投资大 设备刚性要求高,附属设备多, 必须重视防腐
4)污染环境 加工产物难于处理,限制使用
• (要求电极材料电阻小;导热性好;熔点 高;一定刚性——耐液压;耐腐蚀;可加 工。常用铜、黄铜、不锈钢)
• 可用于加工膛线、 花键孔、内齿轮、 链轮、叶片、异型 零件,模具型孔、 型腔、复杂型面、 深小孔、套料 (?),倒棱去毛 刺、抛光、刻印等
• 类型:硅整流电源;晶闸管整流电源;脉冲 电源(过去不用,现在用)
3. 电解液循环过滤系统 • 构成:泵,槽,过滤器,管,阀等
5.1.2.3 电解加工的基本规律
1. 生产率
• 1)金属的电化学当量 • 法拉第电解定律 • m0=kIt • v0=ωIt • 理论上不受电解液浓度、温度、压力、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