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大题)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大题)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专项练习
1.为研究不同光照强度下水稻的光合作用,某实验室将水稻幼苗固定于无底反应瓶中进行实验,实验装置如图一所示。

实验原理:
该装置中水稻苗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可使浮力 增大,使天平指针发生偏转。

实验步骤:
①调节天平平衡;
②用灯泡作为光源。

先将灯泡置于距装置20cm 处, 15 min 后观察并记录指针偏转方向和格数;
③加大灯泡与装置间的距离,过15 min 再观察记录; ④连续重复步骤③。

实验结果绘制如图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除上述步骤所述方法外,还可能通过______________
改变自变量。

(2)请据图二分析回答:
①B 点与C 点比较,光合强度较大的是_____点;C 点 与D 点相比积累有机物较多的点是 点。

②D 点时光合作用强度______(填“大于”、“小于”或 “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③与B 点相比较,D 点指针向________偏转,此时指针
位于天平原点0的 侧。

(3)如果进行正常光合作用的叶片,叶绿体中的[H]含量相对稳定,在a 点时突然停止供给CO 2,能表示叶绿体中[H]含量变化曲线的是 。

(1)光照强度 调节灯泡的功率
(2)①B C ②小于 ③左 右
(3)B 解析:突然停止供给CO2,叶片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受到抑制,消耗光反应阶段产生
的[H]的量减少,[H]的积累量增多。

35.(10分)回答下列有关绿色植物新陈代谢的问题。

材料1 科学家通过对绿色植物转换CO 2的研究得到:①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绿色植物对外界CO 2的转换为定值;②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CO 2来自于外界与呼吸作用两方面。

现用红外测量仪在恒温不同光照下测得如下的数据。

(已测得呼吸作用释放CO 2为0.6u
参与形成1分子有机物C )
图一
图二
(1)该实验中保持恒温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表中数据对比可知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当光照强度为1K lux 时,实际光合量都为0.1umol 。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植物对外界CO 2转换率为___________。

设外界CO 2浓度为5.4 umol/h ,则该条件下绿色植物的实际光合量为_________________ umol/h 。

材料2 绿色植物的代谢度受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

矿质元素就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下图表示水稻叶片中氮、磷含量与光合速率的关系。

请据图回答问题。

(1)水稻叶片氮、磷含量与光合速率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学家们发现,用磷脂酶将离体小麦叶绿体膜结构上的磷脂水解后,在原料和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这些叶绿体的光合作用过程明显受阻,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氮是植物从土壤中大量吸收的一种元素,土壤每年因此要损失大量氮元素。

作物从土壤获得氮的途径有两条:一是通过生物固氮,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曲线是矿质元素磷的吸收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关系,正确的是 ( )
35.(10分)
材料1(1)无关变量保持一致 外界CO 2的浓度 光照强度
(2)光合作用强度=
呼吸作用强度,光合作用中所需的CO 2全部由呼吸作用提供 (3)0.8 0.82
材料2(1)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N 、P 等矿质元素含量的增多,光合速率逐渐升高
(2)磷在维持叶绿体膜的结构和功能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3)从含氮肥料中获取 (4)D
磷 磷


1.如图为青菜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随叶片最大伸展后的变化曲线,请分析
回答下列问题:
⑴青菜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时,ADP的运动方向
是。

⑵图示中最大伸展50天后,光合速率迅速下降与
减少有关。

叶片伸展60天后
开始下降,ATP数量减少,使
加剧。

⑶在光照较弱的情况下,青菜光合作用强度随
的增加而增加。

这种情况下,主要影响的
是光合作用的阶段。

在光照强度超过某
一强度时,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此时主要是
光合作用的阶段受到限制。

⑴ADP由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薄膜运动
⑵叶绿素含量呼吸速率衰老
⑶光照强度光反应暗反应
4.植物单个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可以通过通气法来测定,如模式简图甲所示。

将叶片置于同化箱中,在特定的光照、温度条件下,让空气沿箭头方向流动,并检测通入和通出气体中的CO2浓度变化。

图乙表示a、b两种植物叶片光合作用速率的日变化。

结合相关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甲中当B处气体中的CO2浓度等于A处气体中的CO2浓度时,说明
,对于图乙中的曲线a而言,此时刻约为。

⑵有人提议,此装置稍作改变也可以用于呼吸作用强度的测定,例如可以通过在黑暗条件下测定通入和通出气体体积的差值来检测叶片消耗O2的速率,从而确定叶片有氧呼吸的强度。

你认为可行吗?为什么?。

⑶与小麦相比,玉米在较低CO2浓度条件下即可固定CO2。

若在各自适宜的条件下分别测定小麦、玉米的光合作用强度,结果如图乙所示,其中曲线为玉米光合作用强度曲线。

⑷通过图甲所示装置,某研究人员测定了一种阳生植物与一种阴生植物的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如图丙所示),不同CO2浓度下温度对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如图丁所示)。

由图中信息可知,限制图丙中c点后阴生植物光合速率增加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至少两点);图丁中,在大气CO2浓度下农作物积累有机物量最多的温度为;若环境温度保持在35℃,每日光照12小时,两昼夜后测定,植
物干重将。

⑴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19:00和5:00
⑵不可行。

因为有氧呼吸消耗O2的量与产生CO2的量相等,通入和通出气体体积没有差值。

⑶曲线a
⑷CO2浓度、温度、矿质营养(无机盐)25℃减少
11.景天科植物A有一个很特殊的CO2同化方式,夜间气孔开放,吸收的CO2生成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如图一所示;白天气孔关闭,液泡中的苹果酸经脱羧作用释放CO2用于光合作用,如图二所示。

十字花科植物B的CO2同化过程如图三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白天,影响植物A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有。

⑵植物A夜晚能吸收CO2,却不能合成C6H12O6的原因是
,白天植物A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CO2的来源有
和。

⑶在上午10:00点时,突然降低环境中CO2浓度后的一小段时间内,植物A和植物B细胞中C3含量变化的差异是理由是。

⑷植物A气孔开闭的特点,与其生活的环境是相适应的,推测植物A生活的环境最可能是。

⑸实验室探究光照强度对植物B生理代谢的影响时,测得相关代谢数据为: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量为0.4 mol/(cm2叶·小时);光饱和时的光照强度为2.5千勒克司;光照强度为3.0千勒克司时光合作用释放O2量是1.0 mol/(cm2叶·小时)。

当光照强度为2.5千勒克司时,B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是mol/(cm2叶·小时);如果光照强度不变,需要进一步提高光合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答案:
(1)温度、光照强度、水分等
(2)没有光照,光反应不能正常进行,无法为暗反应提供所需的ATP、[H] 苹果酸经脱羧作用释放的呼吸作用产生的
(3)植物A基本不变,植物B下降的植物A细胞中CO2浓度没有变化,植物B 吸收的CO2减少,C3的生成量减少,同时C3被还原成C5和C6H12O6
(4)炎热干旱
(5)1.4 增加二氧化碳浓度、适当提高温度(两者答一即得分)
40.(8分)为了调查太湖某一水层是否有自养生物存在,及其产氧量能否维持本层水体生物呼吸耗氧所需,可用黑白瓶法测定该水层生物昼夜平均代谢率来判定。

白瓶为透明玻璃瓶,其水体溶解O2的昼夜变化值为水中生物光合作用产生的02与呼吸消耗的O2的差值(以W DO表示);黑瓶为黑布罩住的玻璃瓶,瓶中水体溶解02的昼夜变化值为水中生物呼吸消耗的02(以B DO表示)。

请完成下列实验。

(1)实验步骤:
①用采水器取该层水样,分别注满500mL黑、白瓶并密封,剩余水样用于测__________;
②将黑、白瓶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

(2)设计记录所测数据的表格。

(表格请设计在答题卡上)
(3)预测实验结果并分析。

40.(8分)(1)溶解氧浓度挂回原水层24h后取出黑、白瓶测溶解氧浓度(2)
(3)若W DO-B DO>0,则有自养生物;若W DO-B DO=0,则无自养生物;若W DO≥0,则该水层产氧量能维持生物耗氧量所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