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护理学操作习题

护理学操作习题

一、肌内注射技术一、单选题1、在准备肌内注射的抗生素药物前首先需要评估的内容是( B )B、该抗生素的皮试是否为阴性2、肌内注射的注射部位一般不选择(B)B、腹直肌3、以下不属于减轻病人疼痛的肌内注射技术是(C)C、注射刺激性强的药物时,宜选用粗针头4、2岁以下婴儿注射,最好不选用的注射部位是(A)。

A、臀大肌5、为病人准备药物时,不正确的做法是(E)E、在病人来门诊前抽好药物备用6、下列关于注射描述错误的是(C)C、第一次注射青霉素后病人应在注射后立刻回家休息7.为预防感染,肌内注射时最重要的一项是(B)B.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8.肌内注射两种药物时,首先应注意的是(A)A. 药物的配伍禁忌9.对长期进行肌内注射的患者,以下做法不可取的是(D)D. 尽量选用粗长枕头快速注入10. 臀大肌注射时,为了使肌肉松弛,下列正确的体位为(C)C. 俯卧位,足尖相对,足跟分开二、填空题1.执行肌内注射时,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原则。

2.肌内注射时,除告知患者注射时肌肉放松,还应告知患者所注射的药物及注意事项。

3.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避免刺伤神经和血管,回抽活塞无回血时方可注射。

4.需同时注射两种药物时,应注意配伍禁忌。

5.推注药液时应注意观察患者反应。

6. 臀大肌注射“十字法”定位是从髂棘作一垂直线,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向右作一水平线,将臀部分为四个象限,外上象限避开内角即为注射部位。

三、判断题1、同时注射多种药液时,应先注射刺激性较强的药液。

(×)应先注射刺激性较弱的药液。

2、肌内注射时要做到两慢一快,进针慢、拔针慢、推药快,可以减少病人的痛苦。

(×)两快一慢,进针快、拔针快、推药慢3、肌内注射比皮下注射更快发生药效。

(√)4、肌内注射时应抽动活塞见回血后才能推入药液。

(×)没有回血才能推注药物。

5、为婴儿进行肌内注射时,应特别注意告知其放松肌肉,使药液顺利进入肌肉。

(×)应特别注意固定好体位6、为侧卧位病人进行肌内注射时,病人体位是上腿弯曲,下腿伸直。

(×)应为上腿伸直。

下腿弯曲四、简答题简述肌内注射的注意事项?答:1)需要两种药物同时注射时,应注意配伍禁忌;2)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避免刺伤神经和血管,无回血时方可注射;3)注射部位应当避开炎症、硬结、瘢痕等部位注射;4)对经常注射的患者,应当更换注射部位;5)注射时切勿将针梗全部刺入,以防针梗从根部折断。

二、皮内注射一、单选题1.青霉素皮试时注入皮内的药量为(D)D、20-50u2.青霉素发生过敏性休克时,临床常最早出现的症状是(B)B、皮肤骚痒、呼吸道症状3.皮内注射选择前臂掌侧下端的主要原因是(A)A. 皮肤薄,颜色浅4.为患者进行皮内注射时,以下哪项时错误的(E)E.拔针后用无菌棉签按压5.为患者做皮肤敏感试验时,最重要的准备工作是(B)B. 询问有无过敏史6.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抢救时,首选药物为(E)E. 盐酸肾上腺素7. 皮内注射适用范围不包括(D)D. 胰岛素治疗二、填空题1、皮内注射的预防接种的部位在上臂三角肌下缘,皮试的部位在前臂掌侧下1/3处。

2、做过敏试验前应询问有无过敏史,并观察患者局部皮肤情况。

3、皮试结果呈阳性时,应告知医生、患者及家属,并予注明。

4、为病人皮内注射时,应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操作中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三、判断题1、必要时药敏试验需做对照,即在另一前臂相同部位,注入0.1ml相同皮试液,对照观察结果。

(×)注入0.1ml生理盐水做对照2、皮试液配置好后可以保留4小时。

(×)皮试液应现配现用3.对做皮试的患者,应由注射护士观察结果(×)应由两名护士观察结果4.皮内注射实际上就是药物敏感试验。

(×)还可用于预防接种和局麻的前驱步骤5.皮内注射的消毒方法为,先用2%碘酊消毒皮肤,再用70%乙醇脱碘,待干后方可进行注射。

(×)应只用70%乙醇消毒6.如果患者对皮试药物有过敏史,应再作一次皮试以确定。

(×)应禁止皮试7.为病员进行皮内注射时,应抽动空针活塞,确定无回血后再推注药液。

(×)皮内注射不回抽四、简答题简述皮内注射的注意事项答:1)如患者对皮试药物有过敏史,禁止皮试;2)皮试药液要现用现配,剂量要准确,并备肾上腺素等抢救药品及物品;3)皮试结果阳性时,应告知医师、患者及家属,并予注明。

1. 打开无菌包之前应检查有无破损、潮湿、消毒指示胶带是否变色及其有效期。

2. 打开包后的干镊子罐、持物钳应当 4 小时更换。

已打开的溶液有效使用时间是 24 小时。

无菌盘有效期为 4 小时。

3.测腋温的测量时间是 5-10 分钟,测量口温时间是 3 分钟,测量肛温时间是 3 分钟。

4.测量血压计时,协助患者采取舒适卧位,保持血压计零点、肱动脉与心脏同一水平。

5.尿潴留患者一次导出尿量不超过 1000 毫升,以防出现虚脱和血尿。

6. 使用简易呼吸器时,氧流量应调节至 8-10 升/分,每次送气 400—600毫升,频率 10—12 次/分。

7.心外按压时,按压幅度应使胸骨下陷4-5厘米;按压时间:放松时间为1:1 ;按压频率为100次/分;胸外按压:人工呼吸为 30:2 。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关于洗手的指征叙述错误的是:(E)A无菌操作前后。

B直接接触患者前。

C直接接触患者后。

D穿脱隔离衣前后。

E处理污染物品前2.无菌持物钳的使用错误的是(B)A不能夹取未灭菌的物品,B取远处物品时,应当速去速回(连同容器一起搬移到物品旁使用)。

C使用无菌钳时不能低于腰部。

D标明打开日期及时间。

E不能夹取油纱布。

3.需要一名护士测脉搏,另一名护士听心率,测量1分钟脉搏的是(A) A脉搏短绌B间歇脉C洪脉D奇脉E速脉4. 戴手套时的操作哪项不妥( D )A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的外面B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未戴手套的手C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另一手套的里面D戴手套后如发现有破洞,应当立即再戴一只手套E脱手套时,应翻转脱下。

5.取用无菌溶液时最先检查的是(A)A名称B是否变质C有效期D是否浑浊E瓶盖有无松动6. 使用无菌容器时,那种做法不妥(D)A不可污染盖内面。

B不可污染容器边缘。

C不可污染容器边缘内面。

D记录开启的年月日(日期、时间)E有效使用时间为24小时7. 长期观察血压的患者做到“四定”:正确的是( C )A定人员、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

B定时间、定部位、定次数、定血压计。

C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

D定方法、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

E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病人。

8. 关于导尿术的目的叙述错误的是(D)A采集患者尿标本做细菌培养。

B为尿潴留患者引流尿液,减轻痛苦。

C为患者测定膀胱容量、压力及残余尿量D卧床患者留置导尿管以保持局部干燥、清洁E抢救休克或者危重患者,准确记录尿量9. 动脉血标本的采集拔针后应嘱患者垂直按压穿刺部位5—10分钟。

( E )A1—2分钟B2—4分钟C3—6分钟D4—8分钟E5—10分钟10. 预防过敏反应最重要的措施是( C )A了解患者身体状况B询问患者药物过敏史C药物过敏试验D向患者解释,取得患者配合E观察患者局部皮肤状况11.抢救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最首要的措施是( E )A立即平卧B氧气吸入C停止用药D注意保暖E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2. 皮下注射胰岛素时,告知患者注射后多长时间开始进食以免造成低血糖。

( B ) A10分钟B15分钟C20分钟D25分钟E30分钟13. 为患者实施头部降温的主要目的。

(D)A局部消肿,B减轻疼痛。

C限制炎症扩散,D防止脑水肿E减轻充血和出血,14. 实施乙醇擦浴降温操作不妥的是:(C)A帮助患者暴露擦浴部位B按正确方法及顺序擦浴C头部置热水袋,足底部置冰袋D随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E擦拭完毕半小时后测量体温15. 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的正确部位是:(A)A胸骨中下1/3处。

B胸骨中部1/3处C胸骨下段1/3处D胸骨右缘1cm处E胸骨右缘2cm处16. 接负压吸引器电源或者中心负压吸引装置调节压力,成人为(E)A50—100mmHg B80—160mmHgC100—180mmHg D100—150mmHg E150—200mmHg17. 咽拭子标本采集法的是目的( )A取患者咽部及扁桃体分泌物做常规检查。

B取患者咽部及扁桃体分泌物做细菌培养。

C取患者口腔粘膜分泌物做细菌培养。

D取患者口腔溃疡部位分泌物做常规培养。

E取患者口腔溃疡部位分泌物做细菌培养。

18. 为患者洗胃时,每次注入洗胃液量为(C)A100~300mlB200~400mlC300~500mlD400~600mlE500~800ml19. 对活动能力受限的患者,定时被动变换体位,应每( B )小时一次A 1小时B 2小时C 3小时D 4小时E 5小时20.下列哪项不是淤血红润期的护理内容( A )A有水泡者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水泡内的液体B局部皮肤用透明贴或减压贴保护C 增加翻身次数D防止局部继续受压E受压部位皮肤按摩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护士洗手后应当使用一次性纸巾或者干净的小毛巾擦干双手,毛巾应当每日消毒一次。

(一用一消毒)。

(+)2.对急腹症、妊娠早期、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禁止灌肠(×)3. 静脉留置针封管时消毒肝素帽或者正压接头,用2-5-10毫升肝素盐水正压封管。

(5-10毫升) (√)4. 实施乙醇擦浴过程中,患者发生局部皮肤苍白、青紫或者有麻木感时,应立即停止使用,(√)5. 心肺复苏时,判断患者呼吸是通过看、听、感觉(看:胸部有无起伏;听:有无呼吸音;感觉:有无气流逸出。

)三步骤来完成。

(√)6.感觉障碍的患者慎用热水袋或冰袋,防止烫伤或冻伤。

(√)7.将病床调至最低位置,并固定好床脚刹车,必要时加床档。

(×)8.搬运患者时将平车固定,防止滑动,拉好护栏后就位。

(就位后拉好护栏)(×)9.受压皮肤在解除压力15分钟后,压红不消退者,应该缩短翻身时间。

(30分钟)(√)10.褥疮患者受压部位有水泡者,先覆盖透明贴再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水泡内的液体。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一)口腔护理的目的有哪些?(1)保持口腔清洁,预防感染等并发症。

(2)观察口腔内的变化,提供病情变化的信息。

(3)保证患者舒适。

(二)怎样给一位昏迷患者插胃管?为昏迷患者插管时,应将患者头向后仰,当胃管插入会厌部时约15厘米,左手托起患者头部,使下颌靠近胸骨柄,以增大咽喉部通道的弧度,使胃管前端沿咽后壁滑行,便于胃管顺利通过会厌部,插至所需长度。

(三)怎样指导患者进行氧气吸入?1.根据患者病情,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呼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