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关于福建省高温补贴标准
高温补贴发放标准为每人每天810元。
高温补贴是要纳入工资总额的,但不能计入最低工资,用人单位不能因高温停止工作、缩短工作时间扣除或降低劳动者工资。
用人单位应当为高温作业、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者供给足够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防暑降温饮料及必需的药品。
但企业不能以发放饮料、绿豆等防暑降温饮料充当高温补贴。
高温补贴应以现金的形式发放。
不得以发放钱物替代提供防暑降温饮料。
员工在高温下作业却没收到高温补贴,可通过企业所在的村级劳动争议调解办公室争取合法权益,或拨打12333投诉。
有用人单位拒不发放高温补贴的,劳动者可向用工所在地县级以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主管部门投诉。
高温补贴发放时间为5月到9月,共5个月。
1、要求各地用人单位应当在高温天气期间,根据生产特点和具体条件,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同时,适当调整夏季高温作业劳动和休息制度,增加休息和减轻劳动强度,减少高温时段作业,保证安全生产,确保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2、工作场所温度达到33℃或在日最高气温达35℃以上的露天环境下工作,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津贴。
3、同时,用人单位不得因高温停止工作、缩短工作时间扣除或降低劳动者工资。
用人单位还要加强女职工和未成年工保护。
不得安排怀孕的女职工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露天作业及温度在33℃以上的工作场所作业。
不得安排未成年工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露天作业。
4、高温津贴的具体标准为:室外作业和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150元,非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100元。
高温津贴在每年6月、7月、8月、9月、10月发放,在企业成本费中列支。
其他相关高温
天气的劳动保护措施,也按照新政策执行。
如用人单位在岗且提供
正常劳动的职工也需列入发放范围,职工未正常出勤的,可按其实
际出勤且提供的劳动天数折算发放等。
享受高温津贴的范围从以前
露天作业且工作场所温度达33℃以上的人群扩大至所有劳动者;发
放的时间从过去的7—9月,扩大至6—10月。
也就是说,每年6—
10月,就算劳动者没有在室外高温条件下工作且工作场所温度低于33℃,这期间也可拿到100元/月的高温津贴。
而高温天气下,工作
场所温度高于33℃的室外作业和高温作业人员则可拿150元/月。
5、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八条第(一)款规定,"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
第十条规定,"个人取得的应纳税所得,包括现金、实物和有价证券。
所得为实物的,应当按照取得的凭证上所注明的价格计算应纳税所
得额。
"因此,企业以现金或实物发放防暑降温费等都要并入个人应
纳税所得,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1、出行躲避烈日
夏日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10点至16点时在烈日下行走,因为这个时间段的阳光最强烈,发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
时的10倍!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有条件的最好涂抹防晒霜;准备充足的水和饮料。
此外,在炎热的夏季,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仁丹、风油
精等一定要备在身边,以防应急之用。
外出时的衣服尽量选用棉、麻、丝类的织物,应少穿化纤品类服装,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
散热,引起中暑。
老年人、孕妇、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别是有心血
管疾病的人,在高温季节要尽可能地减少外出活动。
2、别等口渴了才喝水
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为口渴已表示身体已经缺水了。
最理想的是根据气温的高低,每天喝1.5至2升水。
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
充一些盐水,弥补人体因出汗而失去的盐分。
另外,夏季人体容易
缺钾,使人感到倦怠疲乏,含钾茶水是极好的消暑饮品。
夏天的时令蔬菜,如生菜、黄瓜、西红柿等的含水量较高;新鲜
水果,如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为80至90%,都可以用
来补充水分。
另外,乳制品即能补水,又能满足身体的营养之需。
3、保持充足睡眠
夏天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劳。
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既利于
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措施。
最佳就寝时间是22时至23时,最佳起床时间是5时30分至6时30分。
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
的出风口和电风扇下,以免患上空调病和热伤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