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基层统计报表

小学基层统计报表

小学基层统计报表制表机关:教育部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函[2004]182号填报范围:凡经县或县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小学、一贯制学校小学部、小学教学点、其他学校附设小学班均应填报本表。

报送单位:本表报送乡(镇)教育行政部门二份,经乡(镇)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汇总。

报送时间:本表应于本学年9月20日前报出。

小基1-1 基本情况说明:1、省地县代码使用国标码;乡镇代码由县(区)编序;学校名称代码由学校所在地的县级或乡级教育行政部门编序。

2、类别及类别代码填写:小学“11”;独立设置的少数民族小学“12”;一贯制学校小学部“17”;小学教学点“18”;其他学校附设小学班“19”。

3、办别及办别代码填写:教育部门和集体办“1”、民办“2”、其它部门办“3”。

4、城乡栏,城市学校填写“城市”,代码为“1”,县及镇政府所在地的学校填写“县镇”,代码为“2”;乡政府所在地和农村学校填写“农村”,代码为“3”。

5、所有名称和代码都要填写,不能为空格。

6、县镇学校具体所在地(县/镇)只有县镇学校填写,县政府所在地学校代码为“1”,镇政府所在地学校代码为“2”。

续邮政编码电话号码学校属性代码校长(签章) 填表人3 2 5 1 0 7 0577 - 67456579 池永松尤长生学校地址浙江省永嘉县桥头镇朱涂村说明:1、在电话号码“-”前填写区号“-”后填写本校电话;2、校长、填表人只填汉字,不填代码;3、“学校属性代码”从左到右,前四位由国家级使用,后六位由省级使用。

小基2 教学班数、班额情况单位:个编号合计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复式班甲乙 1 2 3 4 5 6 7 8合计01 9 1 1 1 2 2 2班额25人及以下0226—35人0336—45人04 1 2 46—55人05 7 1 1 1 2 256—65人0665人及以上07说明:本表列关系为(1)=(2)+…+(8);行关系为(01)=(02)+…+(07)。

小基3—1分年级、分年龄学生数单位:人编号招生数在校学生数毕业班学生数计其中受过学前教育计其中女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甲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合计01 52 52 429 200 62 59 51 88 95 74 74 其中女02 28 28 200 - 28 38 39 29 39 27 27 5岁及以下03 2 2 2 2 —6岁04 42 42 43 29 42 1 —7岁05 8 8 54 30 18 28 8 —8岁06 52 39 30 16 6 —9岁07 90 34 27 60 3 —10岁08 78 23 22 50 6 —11岁09 75 29 40 35 —12岁10 30 16 2 28 —13岁11 5 5 —14岁12 —15岁及以上13 —合计少数民族14复式班15重读生16 ———重读中女17 ————五年制18 —寄宿生19说明:1、“年龄”以周岁计算,截止日期为当年八月三十一日;2、本表列关系为(3)=(5)+…+(10);行关系为(01)=(03)+…+(13).小基3-2 学生变动单位:人编号上学年初报表在校学生数增加学生数减少学生数本常年初报表在校学生数计招生复学转入其他计毕业结业休学退学死亡转出其他计非正常甲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合计01 411 112 52 91 94 70 24 429其中女02 189 68 28 40 37 26 11 200 少数民族03说明:1、“招生”、“在校生”数应与表3-1相关数据对应相等。

2、本表列关系为(16)=(1)+(2)-(7);(2)=(3)+…+(6);(7)=(8)+(9)+(10)+(11)+(12)+(14)+(15)。

小基4—1教职工编号教职工数代课教师兼任教师合计专任教师行政人员教辅人员工勤人员校办工厂、农(林)场职工甲乙 1 2 3 4 5 6 7 8 合计01 22 21 1 4其中女02 14 14 3 少数民族03说明:本表列关系为(1)=(2)+…+(6)小基4-2 专任教师职称、年龄单位:人编号合计其中女25岁及以下26—30岁31—35岁36—40岁41—45岁46—50岁51—55岁56—60岁61岁及以上甲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合计01 21 14 12 3 1 2 1 1 1中学高级02小学高级03 5 3 1 2 1 1小学一级04 9 5 5 3 1小学二级05小学三级06未评职称07 7 6 7合计女08 14 —9 2 2 1 少数民族09说明:1、“合计”、“其中女”及“其中少数民族”应与表4—1中相关数据对应相等。

2、本表列关系为(1)=(3)+ …+(11);行关系为(01)=(02)+…+(07)小基4-3 专任教师分课程、分学历单位:人编号合计其中女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自然社会信息技术体育音乐美术劳动其他当年不任课甲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合计01 21 14 2 10 7 2 研究生毕业02本科毕业03 2 2 2专科毕业04 15 10 10 5高中阶段毕业05 4 2 2 2 高中阶段毕业以下06合计中女07 14 — 1 8 3 2 少数民族08说明:1、担任两门以上课程的教师,应按其主要担负课程填报;学前班教师计入“其他”栏。

2、“学历”按在各级各类学校所取的最高毕业学历证书填写。

3、“合计”、“其中女”及“少数民族”应与表4—1、4—2中相关数据对应相等。

本表列关系为(1)=(3)+…+(15);行关系为(01)=(02)+…+(06)。

小基4-4 专任教师变动情况单位:人编号上学年初报表专任教师数增加教师减少教师本学年初报表专任教师数计录用毕业生调入校内变动其他计自然减员调出校内变动其他甲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合计01 16 5 4 1 21 其中女02 10 4 3 1 14 说明:本表列关系为(12)=(1)+(2)—(7),并与表4-1对应数相等;(2)=(3)+…+(6);(7)=(8)+…+(11).小基5 政治面貌及其他单位:人编号在校学生中教职工中其中:专任教师中共青华侨共产共青华侨共产共青华侨团员党员团员党派党员团员党派甲乙 1 2 3 4 5 6 7 8 9 10合计01 6 10 5 10其中女02 3 7 3 7说明:“专任教师中”是“教职工中”的其中数;本表列关系为(3)>=(7);(4)>=(8);(5)>=(9);(6)>=(10)。

小基6—1—1办学条件(1-1)单位:人编号学校占地面积校舍建筑面积教学及辅助用房行政办公用房生活用房其他用房校舍面积中计其中普通教室实验室图书室微机室语言室计其中教师办公楼危房面积当年新增甲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合计01 14503.6 2212 602 459 51 51 51 151 151 273杠架结构02 —砖混结构03 —2212 602 459 51 51 51 151 151 273砖木结构04 —土木结构05 —说明:1、一贯制学校的办学条件如能划分为小学、初中、高中,则分开填报;如不能划分清楚,可按就高不就低的方法填入初中、高中报表中,不能重复填写。

2、本表列关系为(2)=(3)+(9)+(11)+(12);(3)>=(4)+…+(8);(9)>=(10);行关系为(10)=(02)+…+(05)。

小基6—1—2办学条件(1-2)单位:平方米编号校舍建筑面积中:生活用房计教工宿舍学生宿舍食堂厕所其他甲乙 1 2 3 4 5 6合计01杠架结构02 2212砖混结构03 240 33砖木结构04土木结构05说明:1、本表列关系为(2)=(3)+…+(6);行关每次为(01)=(02)+…+(05);本表第1列与表6-1-1第11列数对应相等。

小基6—2办学条件(2)编号体育运动场(馆)面积是否达标体育器械配备是否达标音乐器材配备是否达标美术器材配备是否达标数学自然实验仪器是否达标是否建立校园网甲乙 1 2 3 4 5 6合计01 1 1 1 1 1 1说明:1、本表列关系为(2)=(3)+…+(6);行关每次为(01)=(02)+…+(05);本表第1列与表6-1-1第11列数对应相等。

小基6—3 办学条件(3)编号体育运动场(馆)面积(平方米)计算机(台)图书(册)电子图书(册)固定资产总值(万元)计其中:仪器设备总值(万元)计专业实验设备专业实习设备甲乙 1 2 3 4 5 6 7 8合计01 4000 24 2900 10 154 5 5说明:“体育运动场(馆)面积”包括操场、跑道、器械场地、球类场地及室内场(馆)面积。

小基7 随班就读学生单位:人编号毕业生数招生数在校学生计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甲乙 1 2 3 4 5 6 7 8 9 合计01其中女02 少数民族03 视力残疾04 听力残疾05 智力残疾06合计中:寄宿生07说明:1、该表小学随班就读生数据计入小学在校生中,此表为其中数。

小学附设特教班填《特殊教育学校基层统计报表》。

2、本表列关系为(3)=(4)+…+(9);行关系为(01)=(04)+(05)+(06)。

小基8—1 附设幼儿班、学前班单位:人编号班数(个) 入班人数在班幼儿数离班人数计其中:学前班计其中:学前班计其中:学前班计其中:学前班甲乙 1 2 3 4 5 6 7 8 合计01其中女02 --少数民族03 --3岁以下04 --3-5岁05 --5岁以上06 -说明:1、“年龄”以周岁计算,截止日期为当年八月三十一日。

2、本表列关系为(1)>=(2);(3)>=(4);(5)>=(6);(7)>=(8);(5)>=(3);(6)>=(4);行关系为(01)=(04)+(05)+(06);(01)>=(02);(01)>=(03)。

3、小学附设幼儿园不填此表,另填《幼儿园基本信息调查表》。

小基8—2 附设幼儿班、学前班专任教师学历、职称单位:人编号合计按学历分按职称分研究生毕业本科毕业专科毕业高中阶段毕业高中阶段毕业以下中学高级小学高级小学一级小学二级小学三级未评职称甲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园长01专任教师02说明:1、“幼儿班、学前班教师”包括在小学专任教师中。

2、“学历”按在各极各类学校所取得的最高毕业学历证书填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