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线电视工程验收规范
1 一般规定
1.1 系统工程竣工后,施工单位向验收小组提交被验收工程的竣工图纸、框架图、自检报告、材料出入库清单、相关工程报告、材料使用表等。
验收资料需装订成册,按顺序编目。
1.2设计及验收人员审核竣工资料,在确认工程资料合格后,一周内安排验收。
1.3 验收结束后,验收小组负责汇总验收记录,并将验收记录反馈给被验单位或部门,若有问题,通知被验单位或部门在一周内完成整改,由验收小组进行复检。
验收合格后,由验收人员、被验部门、接收部门共同在验收记录、验收合格及交接报告上签字。
1.4 工程验收结束后,验收小组负责将工程图纸及设计移交一份给工程接收部门,其余资料留档。
1.5 系统的工程验收应包括下列内容:
1.5.1 系统质量的主观评价。
1.5.2 系统质量的测试。
1.5.3 系统工程的施工质量。
1.5.4 图纸、资料的移交。
1.6 系统的主观评价和客观测试用的测试点应视为标准测试点。
标准测试点应是典型的系统输出口或其等效终端。
等效终端的信号必须和正常的系统输出口信号在电性能上相同。
标准测试点应是噪声、互调失真、交调失真、交流声调制以及本地台直接串入等影响最大的点。
2 系统质量的主观评价
2.1 系统图象质量的主观评价应符合下列规定:
2.1.1 图象质量采用五级损伤制评定,五级损伤制评分分级应符合表4.2.1.1的规定。
表1 五级损伤制评分分级
2.1.2 图象和伴音质量损伤的主观评价项目应符合表4.2.1.2的规定。
表2 主观评价项目
2.2 进行系统质量主观评价的方法和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2.2.1 输入前端的射频信号源质量不得低于4.5分。
当信号源质量在4.5分以下时,可采用标准信号发生器或高质量录象信号代替。
2.2.2 系统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2.3 电视接收机应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彩色全频道接收机。
2.2.4 观看距离应为荧光屏面高度的6倍,室内照度应适中,光线柔和。
2.3 当按本规范表2中的项目进行主观评价,每个频道的得分值均不低于4分时,系统质量的主观评价为合格。
3 系统质量的测试
3.1 在系统的每一个标准测试点上必须测试图象载波电平。
3.1.1 下行电平测量:下行电平要求70±5dBuV,测量密度每栋楼至少选取两个测试点;
3.1.2上行衰减测量:对于无源网络上行衰减指光机输出到入户前的最后一个分支分配器之间的衰减,要求上行衰减与设计值误差不大于4dB,抽测接头比例不低于20%。
对于有放大器的系统上行衰减按照设计进行验收;
3.1.3自检报告中数据与验收数据差值不得大于2dB,如发现有超过三个点的自检数据与验收数据不符,即为验收不合格。
自检最高频率为系统使用的最高频率。
3.2 系统质量的测试参数要求和测试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30M-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的规定。
4 系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4.1 竣工验收必须在所有图纸提交给验收小组的前提下进行。
4.2 杆路光缆工程抽查的长度不少于光缆全长的10%,杆路光缆工程的验收项目如下所示:
4.2.1 图纸是否齐全。
4.2.2 光缆的规格、程式是否符合要求。
4.2.3挂钩、铁卡应分布均匀,间隔符合技术要求,一般要求各种线卡间距为45cm,挂钩间距50cm;
4.2.4 光缆布放的质量。
4.2.5 光缆接续盒安装质量和保护。
4.2.6 预留光缆盘的质量及弯曲半径。
4.2.7 与其它设施的间隔及防护措施。
4.2.8 杆路的接地(包括阻值)
4.2.9 自立杆的标识是否清楚。
4.2.10 光缆的标识牌。
4.2.11 引上光缆装置。
4.3 管道光缆工程抽查的人孔数应不少于人孔总数的10%。
验收的项目如下所示。
4.3.1 图纸是否齐全。
4.3.2 塑料子管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4.3.3 子管敷设质量。
4.3.4 子管在人孔中留长及标志。
4.3.5 光缆管孔位置是否符合设计的要求。
4.3.6 光缆敷设质量。
4.3.7 人孔光缆走向、安放、托板的衬垫。
4.3.8 人孔光缆的保护措施及光缆的标识牌。
4.3.9 预留光缆长度及盘放。
4.3.10 光缆接头盒安装及保护。
4.4 光工作站的竣工验收必须在所有图纸提出交给验收小组的前提下进行。
竣工验收是从光电特性方面全面的测量、检查线路的传输指标。
这不仅是对工程质量的鉴定,同时通过竣工测量,为日后的维护提供光缆线路光电特性的完整数据。
光工作站按100%验收。
光工作站的验收项目如下所示:
4.4.1 光工作站的接收光功率。
4.4.2 输出口的射频电平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4.4.3 尾缆及电源布线情况。
4.4.4 调试记录情况。
4.5 接入网的验收应确保质量,验收的项目如下:
4.5.1 管线的敷设是否符合要求。
4.5.2 架空敷设的吊线安装工艺质量、接地质量。
4.5.3 架空电缆的高度及其与建筑物、电力线、通讯线、道路间的距离。
同杆架设时与各种线缆垂直距离。
电缆的挂钩间距。
4.5.4 电缆布线的平直度、弯曲半径等。
-9、-12铝管电缆在绕墙拐弯时施工需仔细,不容许出现电缆变形的现象;
4.5.5 埋地电缆的深度、防水处理及其与电力线的距离。
4.5.6 各种电缆接头与穿墙孔的防水防腐处理,如有接头无法放置在铁箱且不在室内,需加放水胶带;
4.5.7所有冷压接头需经过压接,接头牢固,接头在器件上要求拧紧,4P 电缆需使用4P接头,2P电缆需使用2P接头;
4.5.8 电缆穿越道路时的措施。
4.5.9所有线头均应打有标签检查,入户线标签应与每户门牌号相对应;-9、-12线应注明去向;-5线标签用专用黑色记号笔直接写在线头处,并用透明胶带防护。
4.5.10放大器、光机应悬挂在铁箱内以便于维修处理;
4.5.11 检查放大器、分配器、分支器安装位置是否正确,接头是否牢固可靠。
4.5.12 室外放大器的防雨措施,未用的端口是否接有75欧姆的负载电阻,是否易于维护。
4.5.13 检查设备的安装位置是否正确,是否牢固可靠。
4.5.14 供电器和电源线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要求。
电源线裸露接头部
分需用防水绝缘胶带进行防护,避免内护套裸露;
4.6 小区有线电视管道埋设的验收应严格认真,保证管理工程的正常使用。
预埋管道工程的验收项目如下:
4.6.1 管道的建设是否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
4.6.2 各种基础设施,如光节点地面箱、手井、放大器箱等施工情况。
4.6.3 所用材料的规格、型号是否符合要求。
5 验收文件、资料存档
5.1 验收文件和竣工资料是工程完成结束的一个标志,也是为今后系统线路的维护管理打好基础。
5.2 系统的验收文件应包括下列内容:
5.2.1 基础资料
(1) 系统输出口的数量,光缆、电缆传输距离。
(2) 系统光节点的数量、覆盖用户数和覆盖范围。
(3) 系统的调测记录。
5.2.2 系统竣工图
竣工图必须工程最终变更图纸,实际工程应与竣工图纸一致,验收时应详细检查干线上使用的分支分配器件是否与图纸一致,光机各端口连接分配系统是否与图纸一致。
(1) 光缆干线传输及电缆分配系统图纸。
(2) 用户分配电平图。
5.2.3 布线竣工图
(1) 传输、分配各部件和标准测试点的位置。
(2) 光缆干线和电缆分配路由图。
(3) 标准层平面图,管线位置及系统输出口位置图。
5.2.4 主观评价打分记录。
5.2.5客观测试记录(包括测试数据、测试方框图、测试仪器、测试人和测试时间)。
5.2.6 施工质量与安全检查记录(包括防雷和接地)。
5.2.7 设备、器材明细表。
材料使用表中注明每户-5电缆使用长度,误差不超过1米,注明每栋楼铁箱使用数量。
每栋楼抽查两户的入户线长度,判断-5线用量与器材明细表是否相符。
5.3 验收结束后,验收小组负责汇总验收记录,并将验收记录反馈给被验单位或部门,若有问题,通知被验收单位或部门在一周内完成整改,由技术监督小组进行复检。
验收合格后,由验收人员、被验部门、接收部门共同在验收记录、验收合格及交接报告上签字。
如复检不合格,将按有关制度处理。
5.4 工程验收结束后,技术监督小组负责将工程图纸及设计在一周内移交一份给工程接收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