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11
TC207的宗旨
TC207产生 1990年,ISO和IEC提出了环境与安全标准需求; 1991年,ISO成立SAGE(环境战略咨询组); 1993年,ISO成立TC207技术委员会;
TC207宗旨 支持环境保护工作,改善并维持生态环境质量,
减少人类各项活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使之与社会经 济发展达到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 TC207业务范围
34
环境影响
全部或部分由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给 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
35
环境因素描述(例)
组织的过程 锅炉燃烧(活动) 电冰箱(产品) 冰箱售后服务(服务)
环境因素 SO2大 气 排 放
CFC 使 用 降低躁声
环境影响 酸雨
破坏臭氧层 维护用户健康
36
环境因素举例
SO2的排放 过期药品的处理 空油漆桶的处置 汽车尾气的排放 CFC的逸散 电能的消耗 电池的废弃 发电机噪声的排放
39
环境目标
一个组织依据其环境方针规定自己所要实现的 总本环境目的,如可行应予以量化。
40
环境指标
直接来自环境目标,是为实现环境目标所需 规定并满足的具体的环境绩效要求,它们适用于 组或其局部,如可行应予以量化。
41
案例
环境方针承诺: 能源消耗最小化 初评:生产过程存在较大节电潜力 重要环境因素: 节省电耗 目标:99年比96年单位产量减少电耗20% 指标:97年比96年减少5%(千瓦时/产量)
20
识别重大环境因素:21个 制订环境目标、管理方案:21个
6
5 44
3
2
2
1
0 废水
6 5
废渣
个数
3
1
资源
21
节约用电
98.6-9 月
97.6-9 月
增减率%
非生产厂
1832465 度
25463330 度
-26.8
塑 胶 厂 760.67 度 /万 元 产 值 946.19 度 /万 元 产 值 -19.6
31
第二章 ISO14001标准的要点内容
术语与定义 ISO14001标准的要点内容 初始环境评审 ISO14001标准要素间的关系
32
环境
组织运行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 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注:从这一意义上,外部存在从组织内延伸到全球系统。
33
环境因素
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 环境相互作用的要素。 注:重要环境因素是指具有或能够产生重大 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
14060~14100
14
ISO14000标准结构——按属性
ISO14000
基础标准子系统:术语和定义 基本标准子系统:环境管理体系
支持子技术系统
环境审核 环境标志 环境表现评价 生命周期评价
15
ISO14000标准结构—按功能
评价组织 ISO14000
评价产品
环境管理体系 环境表现评价 环境审核 生命周期评价 环境标志 产品标准中的环境因素
9
可持续发展的内容
限制人口增长 鼓励自然保护 改良生态 保护生物多样性
推行清洁生产 推行环境标志 采取源头控制 采用经济手段
探求资源和能源的永续利用 增加环保投入
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率
控制城市化进程
10
ISO14000标准的由来
全球环境恶化带来的压力 从七十年代开始的大量环境公约的相继出台 ISO于1991年建立了环境战略咨询组(SAGE) 1993成立TC207技术委员会,并于1993/6/1召开 了第一次全体会议。 各国环境标准的增加推动了ISO14000系列标准 的发展。 1996年10月正式颁布了五项标准。
98年比96年减少10% 99年比96年减少20%
42
环境表现(绩效) 组织基于其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 对它的环境因素进行控制所取得行的可测 量的环境管理体系结果。
43
相关方
关注组织的环境表现(绩效)或受其环境表现 (绩效)影响的个人或团体。
44
相关方
供应方 顾客、消费者 政府立法者、监督者 投资者 员工 非政府组织、环境团体、当地居民
环境管理方面的标准化
12
ISO14000标准指导思想
标准不增加贸易壁垒,无论环境好坏 标准可用于对内审核及对认证注册 标准必须回避对改善环境无帮助的任何行政干预
13
ISO14000系列标准的标准号分配
分会
名称(标准子系统)
标准号
SCI SC2 SC3 SC4 SC5 SC6 WG1 WG2 备用
1997年底,公司提出实施ISO14001 1998年初,总部成立ISO14001领导小组和工作组 1998年3-4月,初始环境评审 1998年4-5月,体系策划和文件编写 1998年6月5日,体系试运行 1998年8月-10月,EMS内审和管理评审 1998年10月21、22日,接受国家环保局环境管理体系 审核中心审核
6
当前的环境问题
当前的环境问题(8月26日地球峰会) 人口与健康 资源再生 粮食问题 水资源问题 能源和气候 生物多样性破坏与保护问题
7
国际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对象 1972年,联合国第一次环境大会,通过了《人类环境 宣言》和《人类环境行动计划》,成立了联合国环境 规划署(UNEP); 1983年组建“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技术要求: ISO9000——顾客的需求(产品质量标准) ISO14000——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是组织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 具有相同的管理思想
——过程控制 ——文件化
27
ISO14001和ISO9001联系
都是自愿性的国际标准 遵循相同的管理系统原理,要求文件化体系 通过体系建立、运行和改进实现方针和目标 体系结构和模式接近,PDCA循环实现改进 部分要素相同 都可能成为贸易的条件,消除贸易壁垒
45
组织
具有自身职能和行政管理的公司、集团 公司、商行、企业、政府机构或事业单位, 或是上述单位的部分或结合体,无论其是否 法人团体、公营或私营。
注:对于拥有一个以上运行单位的组织,可 以把一个运行单位视为一个组织。
46
环境管理体系
全部管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括为 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环境方针所 需的组织机构、规定活动、职责、惯例、程 序、过程和资源。
2
课程介绍
第三天: 审核的策划与准备 ——审核范围 ——审核计划、案例二练习 ——检查表、案例三练习; ——第一阶段现审核;
第四天: 第二阶段审核 ——首次会议 ——审核实施 ——不符合报告、案例四练习 ——体系的总体评价
3
课程介绍
第 五 天 : 第二阶段审核 ——末次针议与审核报告 ——纠正措施的跟踪与证后监督;
1987年,委员会通过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 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1987年《关于消耗自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了“可持续 发展”为人类发展的总目标一系列行动计划。
8
可持续发展
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 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9
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的整合
ISO9001
ISO14001
质量方针 质量目标 内部沟通 资源管理 产品实现 监视与测量
职责
培训 文件管理 内部审核 不合格 纠正与预防 管理评审
记录
环境方针 环境目标与指标 环境管理方案 信息交流 应急响应 法律与法规 环境初始评审 监视与测量
30
系统整合的优点
角色权责明确划分 单一系统较易被员工接受 使用共通程序,简化作业 共用系统资源,提高效率 整合验证,节省认证时间与经费
固体废物
2000
培训 人次
39
内审员
25
推行ISO14001收益总结 截止十月底,带来281万元的收益 提高公司知名度和竞争力 未收到一起环境投诉,未发生一起环境污染事故 导入国际先进环境管理经验 环境表现持续改善 把环境纳入开发设计制造考量面中,真正实现污染 预防 企业职工环境意识转变
26
ISO14000与ISO9000关系
复习、答疑 考试
4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ISO14000系列标准概述 ISO14001标准的要点内容 环境法律法规 污染治理技术
5
第一章 ISO14000系列标准概述
当前的环境问题 ISO14000系列标准的由来 ISO/TC207 ISO14000系列标准的结构与特点 企业推行ISO14001标准的益处 ISO14000标准与ISO9000标准的关系
石棉废弃物的放置 化学品的泄漏 地下油库的爆炸 1211灭火器的使用 含PCB的废变压器的处置 含银废水的排放 废乳化剂的排放
37
环境方针
组织对其全部环境表现(行为)的意图与 原则的陈述,它为组织的行为及环境目标和指 标的建立提供了一个框架。
38
环境方针的重要性
是一个组织的环境管理活动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 是一个组织对其全部环境行为的意图和原则的声明。 为组织行为及环境目标和指标的建立提供一个框架。 是实施与改进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的推动力,具有 保持不断改进环境行为的作用。
23
推行体系经济收获 截止6-9月
节电67万度约63万元 节纸23万张张8万元 截止6-10月 综合利用塑胶再生粒两百吨 回收泡方再生粒十六吨四十四万元 回收危险品空盒约两万个 喷漆有毒废渣减量约25吨
24
环保培训
2500 2400 2482
2000
1500
1000
500 0
环保法律
113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