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校本课程开发的模式

校本课程开发的模式

校本课程开发的模式
从理论模式划分
一.目标模式:课程开发的经典模式
1.泰勒:课程开发的四个问题(泰勒原理)
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提供哪些经验才能达到这些目标?
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泰勒的课程开发模式重视确定课程目标环节,故而被称为课程开发的“目标模式”。

含义:目标模式是以目标为课程开发的基础和核心,围绕课程目标的确定、实现和评价而进行的课程开发模式。

只有确定了目标,才能选择学习内容和组织学习方法,才能评价目标的实现程度。

但是把目标模式普遍应用于课程开发还存在两个基本障碍:一是目标模式误解了知识的本质;二是目标模式误解了改善课程实践的过程的本质。

2.目标模式”课程开发的一般技术
(1)选择与界说目标
(2)陈述目标
(3)选择和建立学习经验
(4)组织学习经验
(5)课程评价
二.过程模式
含义:过程模式是由英国著名的课程理论专家斯滕豪斯确立起来的。

在过程模式中,斯滕豪斯主要论证了课程研制过程中的基本原则及方法。

1.一般目标与程序原则,即过程模式不是进行目标预设,而是确立总体教育过程的一般性的、宽泛的教育目标。

2.课程设计及课程内容选择的依据。

3.开放的课程系统与形成性评价。

课程的开放性强调学生的学习不是直线式的、被动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参与和探究的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