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处方权和诊断权管理办法

处方权和诊断权管理办法

处方权、诊断权管理办法
为了进一步规范医院处方权、诊断权管理工作,根据《处方管理办法》、《执业医师法》、《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现制定我院处方权、诊断权管理办法。

一、管理对象
凡在我院注册并从事医疗、预防、保健等医学诊治活动的医师。

二、管理目标
(一)我院对处方权、诊断权实施信息化管理。

凡在我院从事医疗、预防、保健等医学诊治活动的医师,必须在取得处方权或诊断权后才能行使医疗、预防、保健的处方开具、临床诊断行为。

否则根据情节轻重延长授权或停止院内执业。

此处诊断权特指医疗辅助科室的医师所从事的医学诊断活动。

(二)医师取得处方权或诊断权后必须在医务部签名留样或专用签章备案,方可实施医学诊治活动。

凡在我院注册并从事医学诊治活动的医师均可获得相应的处方权或诊断权。

院内的执业助理医师无处方权。

执业助理医师开具的处方或出具的辅助检查诊断,必须经过所在科室的执业医师审核、冠签后方有效。

试用期医师无处方权、诊断权。

试用期医师开具处方或出具诊断报告,必须经过所在科室的执业医师审核、冠签后方有效。

进修医师确有工作能力的,进行认定后,可获得相应的处方权或诊断权。

三、管理机构及职责
(一)主管领导
业务院长代表院长对医师的处方权、诊断权进行管理。

具体管理职责:安排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
组织召开处方权、诊断权管理工作会议,并向院长及院务会报告工作情况;
组织处方权、诊断权审批工作;
对处方权、诊断权行使情况组织监督、检查。

(二)医务部
具体审批,并实施监督、检查。

管理职责:在全院范围内组织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学习;
具体执行处方权、诊断权审批工作;
对处方权、诊断权行使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向分管领导报告;
做好相关记录,制定相应文件、制度。

(三)相关的临床、医技科室
执行处方权、诊断权。

职责:组织科室人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参加培训及考核;
科内医师提出申请,科室负责人负责科内医师或进修医师处方权或诊断权的初审;
对本科医师日常的处方权或诊断权进行监督、检查,杜绝无权限
人员开具处方、下医嘱或出具诊断报告,科室负责人对科内违章处方、医嘱或诊断报告承担相应责任。

(四)药学部
职责:组织科室人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参加培训;
协同医务部对处方权行使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合理调剂处方,拒绝无权限人员开具的处方或医嘱,对违章调剂处方或医嘱承担相应责任。

(五)科教科
职责:组织进修医师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参加培训、考核;
科室提出申请,科室负责人负责进修医师处方权或诊断权的初审;科教科对进修医师的临床工作能力进行认定,认可其具备在我院独立进行临床诊疗工作能力;
对进修医师日常的处方权或诊断权进行监督、检查。

四、处方权、诊断权申请与审批
(一)申请
1、申请条件
①从事相应科室的临床诊、治工作岗位,试用期满,具备独立进行临床诊疗工作能力的执业医师。

进修医师确有工作能力的,经科室和科教科进行审查、认定后,可获得相应的处方权或诊断权。

②医师需参加院内培训3-12个月并考核合格:进院时已获得执业医师证并在我院注册,在原单位为副主任医师及其以上职称的需培
训满3个月;进院时已获得执业医师证并在我院注册,在原单位为主治医师及其以下职称的需培训满6个月;进院时未获得执业医师证需培训至少12个月或遵循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期限。

③医师从院内非临床工作岗位换岗至临床工作岗位,需申请处方权、诊断权的,其参加院内培训时间参照②。

④科室考核、审查,确认医师可以单独进行临床诊治活动。

2、申请权限
①目前处方权分为普通处方权、麻醉及精神药品处方权、抗菌药物处方权。

如有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根据相应法律法规指定的特殊类药物处方权限(如终止妊娠类药物)或诊断权限,将依据规定指定相应执业范围的医师具备权限。

同时完成上述申请条件的、获得执业医师证并在我院注册的医师可申请普通处方权。

注册为麻醉医师的可申请院内麻醉及精神药品处方权,并及时参加相应处方权限的规范化培训。

具备普通处方权的本院医师,接受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使用知识和规范化管理的培训、经考核合格后,可获得麻醉及精神药品处方权。

具备普通处方权的本院医师,接受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知识和规范化管理的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根据不同职称获得对应抗菌药物处方权限。

②医疗辅助科室的医师从事医学诊断活动必须具备诊断权。

同时完成上述申请条件的、获得执业医师证并在我院注册的、在医疗辅助科室工作的本院医师可申请诊断权。

③进修医师可申请普通处方权。

3、申请程序
①同时完成上述申请条件、获得执业医师证并在我院注册的本院医师,向科室提出申请普通处方权;
科室负责人组织科内考核、审查,确认同意后,上报医务部。

②同时完成上述申请条件、获得执业医师证并在我院注册的本院医疗辅助科室医师,向科室提出申请诊断权;
科室负责人组织科内考核、审查,确认同意后,上报医务部。

③获得执业医师证并在我院进修的医师,向科室、科教科提出申请普通处方权;
科室负责人会同科教科组织考核、审查,确认同意后,上报医务部。

④具备普通处方权的本院医师经过相应培训、考核合格后,其麻醉及精神药品处方权、抗菌药物处方权由医院文件或医务部通知统一发放。

(二)审批
1、审批时间:普通处方权、诊断权在医师具备申请条件、完成申请程序后及时审批;麻醉及精神药品处方权、抗菌药物处方权根据相应规范每1-2年进行一次审批,以医院文件或医务部通知的形式授予或取消。

2、审批程序:
主管院领导为业务院长。

审批部门为医务部。

医师具备申请条件,提出申请,科室或相应部门认定、同意,交医务部登记备案,经审批合格后,主管院领导发放处方权、诊断权。

具备处方权、诊断权的医师本人签名留样或签名专用章留存医务部,信息中心根据医务部通知将处方权、诊断权纳入信息管理。

具体细则如下:
①本院医师:
获得执业医师证并在我院注册;
个人必须提出申请;
科室考核、审查,科室负责人签字、确认同意;
党群部、培训中心认定合格;
交医务部审批。

②进修医师:
经由科教科认定获得执业医师证并在我院进修;
科室负责人会同科教科组织考核、审查,科室负责人及科教科负责人确认同意;
个人必须提出申请;
交医务部审批。

主管院领导发放处方权、诊断权。

五、处方权、诊断权监管措施
(一)医院建立处方点评制度,对处方实施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登记并通报不合格、不合理处方,对不合理用药及时予以干预。

医院建立医技科室诊断符合率达标制度,对辅助科室诊断报告实
施动态监测及预警,登记并通报不达标的诊断报告。

(二)对出现超常处方3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限制其处方权限;限制其处方权限后,仍连续2次以上出现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取消其处方权。

(三)医师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取消处方权、诊断权:
1、被责令暂停执业;
2、考核不合格离岗培训期间;
3、被注销、吊销执业证书;
4、不按照规定开具处方或出具诊断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
5、不按照规定使用药物,造成严重后果的;
6、因开具处方或出具虚假诊断报告牟取私利。

六、处方、诊断权限规定
(一)未取得处方权、诊断权的人员及被取消处方权的医师不得开具处方或出具诊断报告。

(二)未取得麻醉药品及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资格、抗菌药物处方资格的医师不得开具相应处方。

(三)除治疗需要外,医师不得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和放射性药品处方。

七、该管理办法由医务部负责解释。

八、该管理办法是《处方管理办法》、《执业医师法》实施条文,如有冲突,以法律法规为标准。

九、2012年1月1日起进院、院内由非临床科室换岗至临床科
室的医师参照该管理办法施行处方权、诊断权管理。

已发放处方权、诊断权的,未满试用期或未完成培训任务的,自该管理办法实施之日起6个月内完成院内培训任务。

如届时未完成且考核未达标的,将取消处方权、诊断权,直至具备申请条件重新审批权限。

十、该管理办法自2014年7月1日起执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