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原理复习资料
3、在地物的发射辐射中,所谓混合反射是指电磁波辐射到物体表面后,一部分发生________,而另一部分发生________。
4、多图像几何配准是指多图像的_________相互重叠,或将多图像纳入某一_______系统。
三、简答题(共40分,第1,2小题各15分;第3小题10分)
1、何谓地物波谱特征?简述地物光谱特征在遥感技术中的重要意义。
5、利用合成孔径技术能提高侧视雷达的____________分辨率。
6、多项式拟合法纠正中控制点的数量要求,一次项最少需要________个控制点,二次项最少需要_________个控制点,三次项最少需要__________个控制点。
7、HIS中的H指_______,I指___________,S指____________。
遥感原理试题(1)
代码:428
一、名词解释(40分,每题4分)
1、维恩位移定律黑体辐射光谱中最强辐射的波长与黑体的绝对温度成反比。黑体的温度越高,其曲线的峰顶就越往左移,即往短波方向移动。
2、光谱分辨率光谱分辨率为探测光谱辐射能量的最小波长间隔,而确切的讲,为光谱探测能力。
3、发射率为该波长的一个微小波长间隔内,真实物体的辐射能量与同温下的黑体的辐射能量之比。
6、成像光谱仪
7、主动遥感又称有源遥感,有时也称遥测,指从遥感台上的人工辐射源,向目标物发射一定形式的电磁波,再由传感器接收和记录其反射波的遥感系统。
8、航空遥感航空遥感又称机载遥感,是指利用各种飞机、飞艇、气球等作为传感器运载工具在空中进行的遥感技术,是由航空摄影侦察发展而来的一种多功能综合性探测技术。
9、ZY-1卫星空间分辨率为()0、遥感图像灰度量化用4比特编码时,量化等级为()
A、32 B、64 C、128 D、256
三、填空题(30分)
1、利用合成孔径技术能提高侧视雷达的___________分辨率。
2、可用于地表沉降变形监测的一种微波遥感技术是___________。
3、遥感数据的光谱分辨率
4、多光谱遥感技术
5、监督分类
二、填空(共40分,每空5分)
1、自然界的一切物体在一定的温度下都具有发射辐射_________的特性。
2、任何物体当它的温度高于____________(_________°C)时,就存在着分子的热运动,因此它必然就会向空间辐射一定的能量,在红外波段这种辐射则称为____________。
2、何谓遥感专题制图?简述制作遥感专题地图的一般流程。
3、例举二种你相对熟悉的水污染类型,说明它们的遥感影像特征以指导目视判读。
四、综合题(40分)
简述运用遥感方法进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满足1:10000精度要求)”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路线(含遥感数据的选择、遥感数据预处理和可能用到的分类方法)。
遥感原理试题(3)
地物波谱特性是指地面物体具有的辐射、吸收、反射和透射一定波长范围电磁波的特性。物质内部状态的变化产生电磁波辐射,其波长与不同的运动方式相对应,即不同的物质在光、热等作用下都将产生与其自身固有特性有关的固定波长的电磁波辐射。如低温物体发射波长较长的远红外线和微波;高温物体发射波长较短的可见光;动物(包括人)介于二者之间发射红外线。物体对电磁波的辐射和反射能力随波长而变化,构成了各种物体在不同情况下具有不同的波谱特性。根据产生波谱信号的差异性,可揭示物体的特征,如鉴别土地的光谱比辐射率和地面温度,即利用物体的波谱特性来进行。
1、光谱反射率
2、卫星轨道参数
3、瞬时视场
4、相干雷达(INSAR)
5、图像数字化
6、遥感图像几何变形
7、辐射校正
8、假彩色合成
9、图像融合
10、遥感图像判读
二、选择题(单选或多选,30分)
1、物体的总辐射功率与以下哪几项成正比关系()
A、反射率B、发射率C、物体温度一次方D、物体温度四次方
2、大气窗口是指()
3、下列遥感卫星中,由印度发射的是()
A、NOAA B、EOS C、CBERS D、IRS
4、太阳辐射的峰值波长位于()波段
A、可见光B、近红外C、远红外D、微波
5、常温地物发射辐射的峰值波长位于()波段
A、可见光B、近红外C、远红外D、微波
6、干涉雷达的英文简称是()
A、SAR B、INSAR C、DINSAR D、LIDAR
7、彩色遥感图像的三原色是()
A、红黄绿B、红黄蓝C、红黄青D、红绿蓝
8资源卫星一般选择太阳同步轨道,是为了()
A、保持大致相同的比例尺B、保持大致相同的光照条件
C、形成较大的区域覆盖D、方便轨道控制
9、SPOT HRV图像的成像方式是()
A、摄影B、线阵列CCDC、面阵列CCDD、光机扫描
10、下列软件中()不是遥感图像处理软件
4、多图像几何配准是指多图像的_________相互重叠,或将多图像纳入某一_______系统。
5、图像平滑的目的在于消除各种___________,使图像中__________成分消退。
四、问答题(60分)
1、叙述多项式拟合法纠正卫星图像的原理和步骤。
2、简述遥感数字影像增强处理的目的,例举一种增强处理方法,说明其原理和步骤。++
3、比较SPOT5 HRVIR、LANDSAT的ETM以及SAR三类传感器以及获取的图像的特点。
遥感原理试题(5)
代码:928
一、名词解释(共30分,每小题3分)
C、人工干预和监督下的分类方法D、人工分类方法
8、侧视雷达图像由地形引起的畸变包括:
A、透视收缩B、叠影C、阴影D、斜距投影变形
9、以下属于遥感图像处理软件的是()
A、BMP B、ERDAS C、MODIS D、HIS
10、以下遥感图像中,空间分辨率最高的是()
A、LANDSAT ETM+B、SPOT5C、IKONOSD、QUICKBIRD
1、有向漫反射
2、大气窗口
3、光谱分辨率
4、辐射量度分辨率
5、时间分辨率
6、多光谱遥感
7、高光谱遥感
8、监督分类
9、BSQ数据格式
10、BIL数据格式
二、填空(共40分,每个空4分)
1、地物的光谱特性一般随时间季节变化,这称之为_______效应;处在不同地理区域的同种地物可能具有不同的光谱响应,这称之为_______效应。
3、目前国际上空间分辨率最高的商用遥感卫星是_____________。
4、卫星轨道参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多项式拟合法纠正中控制点的数量要求,一次项最少需要________个控制点,二次项最少需要_________个控制点,三次项最少需要__________个控制点。
A、离底点近的比例尺大B、离底点远的比例尺大C、比例尺不变D、都不是
6、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与地面目标发生作用后,包括()
A、反射B、发射C、吸收D、散射
7、侧视雷达图像由地形引起的畸变包括:
A、透视收缩B、叠影C、阴影D、斜距投影变形
8、以下属于遥感图像处理软件的是()
A、TIFF B、PCI C、MODIS D、IHS
A、反射率B、发射率C、物体温度一次方D、物体温度二次方
E、物体温度三次方F、物体温度四次方
3、真实孔径侧视雷达的距离分辨率与()有关
A、天线孔径B、脉冲宽度C、发射频率D、斜距
4、热红外图像上的亮度与地物的()有关
A、反射率B、发射率C、反射太阳光中的红外光强度D、温度高低
5、侧视雷达图像垂直飞行方向的比例尺()
C、两者都是连续的D、两者都是离散的
5、图像灰度量化用6比特编码时,量化等级为()
A、32个B、64个C、128个D、256个
6、热红外图像上的亮度与地物的()
A、反射率大小有关B、发射率大小有关
C、反射太阳光中的红外光强度有关D、温度高低有关
7、监督分类方法()
A、先分类后识别的方法B、边学习边分类的方法
代码:428
一、名词解释(30分)
电磁波谱
大气窗口
遥感平台
方位分辨率
灰度重采样
图像直方图
图像融合
光谱特征向量
同轨立体影像
瞬时视场
二、选择题(单选或多选,30分)
1、下列关于绝对黑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反射率等于1 B、反射率等于0C、发射率等于1 D、发射率等于0
2、物体的总辐射功率与以下哪几项成正比关系()
55 56 57 58
100 30 40 20 40
101 40 50 20 30
102 30 40 30 40
103 45 35 55 38
在间接法纠正过程中,某地面点反算到原始像点的坐标值为(101.3,56.7),利用最邻近法和双线性内插法求像点的亮度值。
遥感原理试题(4)
代码:928
一、名词解释(30分)
A、没有云的天空区域B、电磁波能穿过大气层的局部天空区域
C、电磁波能穿过大气的电磁波谱段D、没有障碍物阻挡的天空区域
3、卫星与太阳同步轨道指()
A、卫星运行周期等于地球的公转周期B、卫星运行周期等于地球的自转周期
C、卫星轨道面朝向太阳的角度保持不变D、都不是
4、数字图像()
A、空间坐标是离散的,灰度是连续的B、灰度是离散的,空间坐标是连续的
9、数字图像指能够被计算机存储,处理和使用的图像
10、航片数字化
二、选择题(20分,每空2分)
1、下列遥感卫星中,图像空间分辨率最高的是()
A、IKONOS B、LANDSAT7 C、QUICKBIRD D、SPOT5
2、下列遥感传感器中,图像光谱分辨率最高的是()
A、MODIS B、MSS C、TM D、HR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