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探究熔化和凝固说课》课件 苏科版

《探究熔化和凝固说课》课件 苏科版

究技能; 第一次经历探究性实验过程; 第一次用图象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教材处理:
“固体熔化的实验”是本节教学的关键,没 有这个实验,学生的思维活动,就缺少了支 撑点。
把演示实验改为分组实验,使学生通过实验 对固体熔化的规律有了感性认识。
教学方法的确定:
本节课我采用了“自学指导”与“诱 思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这样既 能把自学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整个课堂 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主体动起来, 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激发学生 对科学的热情,体验科学发现的乐趣。
4、 如图所示是海波的熔化图像,根据该图像能够 获得合理的信息有 :
信息一:海波的初温为25℃; 信息二:__海__波__是__晶__体_______________; 信息三:__海__波__的__熔__点_是__4_8_℃__________.
课堂小结
1 、熔化和凝固: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从表格中你可以获得哪些知识?
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大家想想液体的凝 固会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海波凝固图像
温 度 ℃
A
52
48 B C
44
D
40 1 2 3 4 5 6 7 时间/分
蜂蜡凝固图像
温 度 ℃
70
60 50 40
1 2 3 4 5 6 7 时间/分
训练拓展:
1、如图两种物质在固态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请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说课课件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属于物态变化的基础章节之一, 而熔化和凝固是物质最基本的特性之一,其 物态变化的现象是生活中最常见、最熟悉的。 学好本节对学习其他物质的特性有迁移作用。 同时,本节课也是初中物理学习过程中第一 次接触到的具有探究内容的课,对学生的探 究能力的培养起到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通过 这节课的学习为今后探究性课题的学习打下 坚实的基础。
③通过探究活动中数据的处理,了解图像是一 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过程的方法;
④通过探究活动体会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并感 知探究的过程。
教材目标
(3 ①通过教学活动,形成对自然现象的关心和乐
于探究自然现象的情感; ②通过探究实验过程,提高观察和实验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③在探究过程中提高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④通过记录交流产生将自己的见解和他人交流
蜂蜡
时间/min 1 2 3 4 5 6 7 8 9 10 … 温度/℃ 状态
海波的熔化图像
温度℃
64 60 56 52 48 44 40 36
0 2 46
8 10 12 14 时间/分
蜂蜡的熔化图像
温度℃
62
60
56
52
48
44 40
36
0
2
4 6 8 10 12 14 时间/分
图像分析:
海波熔化图像
(3)到20分钟时,冰全部变成 0 ℃的水了
6、海波的熔点是48℃,则48℃的海波是:( D )
A、一定是固态。 B、一定是液态。 C、一定是固液共存状态。 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7、已知酒精、煤油、水银的熔点分别为-117℃、
-30℃、-38.8℃ ,南极的最低气温可达-89.2℃,
要测量南极的气温,应该选用 __水__银___温度计, 因为___水__银__的__熔__点__(__凝__固__点__)__低____。
温 度 ℃
52
D
48 B C
44
40 A
1 23 4 5 6 7
时间/分
蜂蜡熔化图像
温 度 ℃
70
60 50 40
1 2 3 4 5 6 7 时间/分
1、两种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有哪些相同之处? 2、两种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又有哪些不同之处?
晶 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
固体
叫做晶体.
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的固 体,叫做非晶体.
C
A
1 2 3 4 5 6 7 时间/分
是 AB、BC、CD 段.
2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 甲图可能是海波熔化图象 B.乙图可能是松香凝固图象 C.丙图可能是明矾熔化图象 D.丁图可能是石英凝固图象
3、 关于晶体的熔化和凝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D ) A. 晶体的温度达到熔点时一定熔化 B. 将食盐放到水中,一会儿水就变咸了,这是熔化 现象 C. 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放出热量 D.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2、物质从______态变到______态的现象 叫做凝固。
3、实验时,需要哪些器材? 4、如何使海波和蜂蜡均匀受热? 5、实验中使用酒精灯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6、实验时需要记录哪些数据?
实验器材:
酒精灯的正确使用:
实验器材的安装:
实验数据的记录:
海波
时间/min 1 2 3 4 5 6 7 8 9 10 … 温度/℃ 状态
的愿望,认识交流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的确定
教学重点:晶体熔化和凝固的规律,晶 体的熔点和凝固点。
教学难点:固体熔化过程的实验装置, 用图像法进行数据处理、分析。
学生分析
知道生活现象,对于熔化和凝固有初步的认识; 不清楚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时的特点; 缺乏根据实验结果画出曲线,从中得出规律等探
教学过程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物态及其变化》
三、探究——熔化和凝固
学习目标:
1.知道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 换的;
2.知道熔化、凝固的含义;
3、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熔化与凝固过程的 区别; 会用图线描述熔化和凝固的过程;
自学提纲:
1、物质从______态变到______态的现象 叫做熔化。
教材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实验探究知道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
可以转换的; ②通过实验探究知道熔化、凝固的含义; ③通过比较海波与蜂蜡的熔化和凝固过程,知
道晶体和非晶体熔化与凝固过程的区别;
⑤会查物质熔点表。
教材目标
(2 ①通过探究感知固体发生熔化都需要吸热;
②通过对海波、蜂蜡熔化过程的探究,知道判 断固体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区别晶体与 非晶体的一种方法;
几种常见晶体 几种常见非晶体
几种物质的熔点/℃(在标准大气压下)
钨 3410

660 固态水银 ―39
纯铁 1535

328 固态甲苯 ―95
钢 1515

232 固态酒精 ―117硫代硫酸钠 48 固态氧 ―218
金 1064 冰
0 固态氢 ―259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2 、晶体熔化和凝固条件、特点 熔化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温度保持不变.
凝固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温度保持不变.
3、图像 温





时间/分
时间/分
5、 如图所示是-10℃的冰块受热后,冰块在溶解过 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1)开始加热的最初5分钟内冰块是 固 态。 (2)5—15分钟内冰块逐渐 熔化 ,是 固态 与 液态 共存。
(1)由图判断出 乙 图线是晶 温
体,该晶体的熔点是210℃,熔化
度 ℃

时间是 3 分钟,另一图线的物 质可能是 非晶体 。
240
220
(2)温度升高的是 AB、CD 段 200
温度不变的是 BC 段,AB段 180
处于 固体 状态,BC段
处于 固液共存 状态,CD段
处于 液体
状态,吸热的
D 乙
B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