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心气候预测中心岗位职责

中心气候预测中心岗位职责

中心气候预测中心岗位职责
双击自动滚屏发布者:yaya 发布时间:2009-4-17 阅读:419次
中心气候预测中心岗位职责:
1、从事延伸期天气预报和短期气候预测工作,在校内和网站上发布延伸期天气预报;
2、参加全国延伸期(旬、月)天气会商、参加全国冷暖、旱涝气候预测会商会;
3、承担大气科学类各专业天气分析预报综合实习和其它教学培训工作;
4、参加气象业务与预报技术研究室的研究工作,从事重大气候事件的分析总结工作,
研发中期天气预报和短期气候预测方法;
5、维护和扩展延伸期预报和短期气候预测系统(短期气候预测方法库和资料库)工作;
6、承担大气科学学院的教学工作;
7、参加国内外相关学术会议,承担国内外来访者的接待工作;
8、承担上级安排的其它工作。

区域级:
参与气候模式研究开发,负责运行区域气候数值模式,建立区域动力气候模式产品的解释应用平台,组织区域短期气候预测会商,提供区域短期气候预测指导产品;
负责区域气候变化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开展气候和气候变化相关研究,分析气候变化对区域社会经济影响,为省级气候变化工作提供指导产品和技术支持;
组织协调区域内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区域经济发展的可行性论证和气候保障服务。

市级:
承担本市气候监测、预测和影响评价等常规气候业务;提供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气候可行性论证等服务。

承担本市生态与农业气象监测和卫星遥感监测应用服务,提供都市型现代农业气象服务和生态气象预测评估服务,进行生态与农业气象科技支撑研究
四川省气候中心职责
2011年4月2日
四川省气候中心是四川省气象局领导下,承担气候预测、气候影响评估工作的直属事
业单位,机构规格为正处级,其主要任务是:
1.制作发布西南区域气象中心和本省短期气候预测,向全省基层台站提供短期气候预测的指导产品和技术指导;
2.承担西南区域气象中心气候预测业务和技术指导工作;
3.开展气候资源调查分析,承担本省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研究、评估及气候资料鉴审工作;
4.承担西南区域气象中心及本省气候变化情况和各种气候事件以及它们对社会生活
和经济活动影响的监测、诊断、预估,编制气候监测和气候影响评价报告;
5.负责生态领域气象监测评价、预测、预估与预警;承担重大工程对生态系统影响评估以及生态工程效果评价、重大生态建设项目气象可行性论证;
6.承担本省气候灾害的收集、整理、上报以及重大灾情的影响评估工作;
7.负责本单位人事、经费、装备物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8.承办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7章气候业务、资料、档案、图书 1 气候中心
新疆兴农网2011-03-09 10:40:09 浏览次数:
更换背景颜色:
更改文字大小:打印此页
第7章气候业务、资料、档案、图书
1 气候中心
1.1 气候中心概况
2004年新疆气候中心下设三科两馆,即:气候预测分析科,信息档案科和信息审核科以及新疆气象图书馆
和新疆气象档案馆。

气候中心的主要职责是:承担短期气候预测、气候监测诊断、气候变化研究、气象资
料审核、档案管理和服务,编纂气象史志、气象灾害年鉴和图书、期刊借阅等业务和科研工作。

1.2 短期气候预测与决策气象服务
气候中心常规业务主要是:月、季、年度气候趋势预测及年气候公报、半年气候影响评价、各季气候影响评价、气象月报等预报服务产品的制作和对外服务。

2005年新增月气候影响评价、干旱监测预警等服务产品,并开始进行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气候变化方面的研究工作。

在常规业务的基础上,气候中心着重开展和加强决策气象服务工作,把棉花生产的防灾减灾决策气象服务作为重点。

形成主动及时、内容丰富的系列化决策气象服务产品,成为自治区党政领导和有关生产部门的气象参谋。

在定期提供全疆农牧业气象年景分析预测、南北疆棉花适播期预测、夏秋季热量条件预测和汛期预测等服务产品的同时,根据天气气候的变化,进行滚动订正预报,不定期地发布决策气象服务产品,这已成为决策气象服务的一大亮点。

1.3 短期气候预测业务产品
月预报:分别选择北疆八个代表站(阿勒泰、塔城、伊宁、精河、乌苏、石河子、乌鲁木齐、奇台)和南疆八个代表站(喀什、阿克苏、轮台、库尔勒、和田、且末、吐鲁番、哈密)制作北疆和南疆的月温度和降水趋势预测,以及主要天气过程的时间、强度预测。

温度趋势主要分特高(异常偏高)、偏高、略高、略低、偏低、特低(异常偏低)六个等级;降水等级主要分特多(异常偏多)、偏多、略多、略少、偏少、特少(异常偏少)六个等级。

另外,在一些特定的月份,还要增加霜冻(初、终霜)、开春期、最大积雪深度等要素的预报。

季度预报:选择站点同上,制作北疆和南疆的6~8月温度和降水趋势预测,重点是预测降水趋势和主要降水时段。

年度预报:选择站点同上,制作北疆和南疆的当年11月份~来年10月份春、夏、秋、冬四季的温度和降水趋势预测及开春、终霜、初霜、入冬4个关键日预测,重点是预测气候背景下的农业气象年景“丰欠”情况。

1.4 气候监测诊断的主要产品
⑴气象月报:每个月南北疆月气温、月降水特点评述及天气过程概述。

⑵两月天气栏目:综述过去两个月天气气候及分析其对农牧业的影响,是《新疆气象》杂志的固定栏目。

⑶月、季、年气候影响评价:①气候概况与主要气候特点:降水、温度、积雪。

②主要天气气候事件及灾害。

③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④下月(季、年)预评估。

⑷干旱监测月报:①干旱生态环境监测:干旱气候监测;重大气候事件监测;积雪监测;水体监测植被监测。

②气候展望:下月温度预测;下月降水预测;气候影响建议。

⑸重大气候事件公报:不定期对一年中出现的重大天气、气候事件进行描述、公布。

1.5 科研工作
科研是气候业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科研成果的应用推动了气候业务的发展。

气候中心完成的科研成果:
⑴ 2002年完成了《决策气象服务查询系统》的研制开发,代替了DOS环境下的《长期业务系统》中资料查询的功能,在WINDOWS环境下实现了新疆104个气象站旬、月气温、降水历史资料的信息化,使资料(包括实时气象旬、月报)查询更为方便、快捷。

⑵作为主要项目承担单位之一,完成了自治区“九五”重点科技攻关和重点科技项目《新疆气候变化及短期气候预测综合系统研究》,并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

项目包括:①出版《新疆气候变化及短期气候预测研究》一书;②自主研制开发了新一代《短期气候预测综合业务系统》,该系统在以往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新疆短期气候预测的特点,把最新研制的气候预测方法与预测工作流程综合起来,使之业务化、系统化,为短期气候预测提供了一个综合业务平台和科研环境。

提高了新疆短期气候预测,尤其是重大灾害性气候事件的监测、诊断分析和预测的能力。

该系统已在多个地区气象台推广应用。

⑶完成了《新疆新一代气象预报服务业务系统》项目中,综合历史数据库、短期气候预测服务系统、新疆决策气象服务业务系统3个子项目的开发。

1.6 气象业务综合历史数据库
这是新一代气象预报业务服务系统建设的基础:历史数据库使信息、资源得到充分共享;为新一代业务系统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数据流向;实现服务产品自动分发,为预报、决策气象服务和公益服务提供支持。

数据库分为8个子库:地面资料数据库、高空资料数据库、农业气象资料数据库、遥感资料数据库、环境资料数据库、历史天气图库、气象灾情数据库、预报服务产品数据库。

数据库管理系统包括信息的收集、加工、统计处理,数据库实时续补和维护、备份,加工产品自动分发管理。

通过气象信息网络,收集国家中心、地州台站上传的观测资料和经过整理的预报服务产品等信息,并分类存放在历史数据库中。

实现对地面、高空、农气和环境气象资料、气象灾情、预报服务产品、气象卫星遥感等资料的数据库管理;实现其它产品的加工、分发。

数据库查询系统建立在任意条件的客户端数据库访问查询系统,通过图形化用户界面设计、面向对象的程序开发方式、ADO数据库访问技术以及对Internet应用的全面支持,为天气预报、决策气象服务和有关专业人员提供方便、快捷地查询平台。

1.7 短期气候预测服务系统
这是符合新疆特点的现代化气候业务系统。

它能定期制作发布月、季、年际气候趋势和气候异常的预测和服务产品,有效地提高短期气候预测水平和服务质量,为当地政府制订规划和防灾减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它还能调用中心数据服务器和气候预报服务器上的基本数据,经过统计计算、分析,提取气候预测的基本内容,在规定的流程下按照优化的模式进行交互预报、产品包装和产品分发,使预测业务和服务上了一个新台阶。

1.8 决策气象服务业务系统
系统为气象局决策气象服务领导小组向政府发布重要气象情报提供业务技术支持。

包括异常气候事件的分析查询、对各种气象灾害的防灾减灾对策建议、防汛、抗旱服务对策建议和农牧业系列化服务对策建议的查询等。

决策气象服务业务系统的信息流程可分为信息处理、决策气象服务知识提取、信息加工和决策气象服务分发四个阶段。

决策气象服务业务系统包括六个结构模块:周年决策气象服务、决策气象资料查询、对策建议查询、各种气象预测查询、决策气象服务产品制作和系统设置管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