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岩山滑坡治理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监理细则xx市xx区崩岩山滑坡治理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监理细则编制人:xx审批人:xxxxxx建设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第一章安全文明监理的目标及依据第一节工程概况(一)崩岩山滑坡位于xx区油溪镇华龙村长江左岸斜坡上,滑坡区后缘即为xx区至油溪镇的公路,前缘为长江航道。
该地质灾害由滑坡和危岩组成。
1、滑坡:滑坡位于xx区至油溪镇公路(208省道)边以下斜坡上,斜坡坡度15º~35º , 东翼以岩质陡坡为界、西翼以陡崖为界、后缘以区北侧xx区至油溪镇的公路为界、滑坡前缘位于长江内,分布高程165~340m。
滑坡平面形态呈喇叭形,南北长约520m,宽100~320m,平均厚约18m,总体积约224×104m3。
强变形区位于滑坡后部,为斜坡地貌,斜坡坡度25º~35º , 东翼以岩质陡坡为界、西翼以陡崖为界、后缘以区北侧xx区至油溪镇的公路为界、前缘高程250~340m。
强变形区平面形态呈喇叭形,南北长约200m,宽120~240m,平均厚约7m,体积约21×104m3。
2、危岩:危岩带大致沿南北走向方向呈弧形展布,全长约350m。
根据危岩带位置的不同,将其分为东侧、西侧两个危岩段。
东侧危岩段位于滑坡东翼陡坡顶部,分布高程300~360m,长约100m,卸荷带宽度为2~10m,共5处危岩块体,最大规模为430m3,总体积779m3。
西侧危岩段位于滑坡西翼陡崖顶部,分布高程250~360m,长约250m,卸荷带宽度为3~15m,共5处危岩块体,最大规模为1060m3,总体积3315m3。
崩岩山滑坡可能危及人数约5户10人,房屋3480m2、耕地约100亩、成渝铁路、长江航道等,可能造成经济损失约1360万元。
危岩带时有崩塌发生,最近一次大规模崩塌发生于1992年6月,崩塌方量近千方,大量危岩块体滚落停留在铁路上方的滑坡体带上,部分危岩块体滚落至铁路线下方;2008年7月,在暴雨影响下该滑坡后部坡体再次出现局部坡体滑移,滑移方量约650m3,滑坡体中部也出现拉裂缝。
按防治工程分级的划分标准,崩岩山滑坡的防治工程等级确定为Ⅱ级。
第二节本工程施工安全与文明监理目标本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目标为:达到xx市建设工程安全与文明施工优良工地。
第三节安全文明监理依据1、国家安全生产法律(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1997年11月1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部门规章规定(1)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2001年4月21日)。
(2)建设领域安全生产行政责任规定(2002年9月9日)。
(3)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意见(2002年8月22日)。
(4)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2000年8月25日)。
(5)建设行政处罚程序暂行规定(1999年2月3日)。
(6)建筑业企业职工安全培训教育暂行规定(1997年4月17日)。
(7)工程建设重大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规定(1989年9月30日)。
3、建筑施工安全规范(1)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2)JGJ46-8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3)JGJ80-9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4)JGJ88-92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5)JGJ130-200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施工技术规范;(6)JGJ128-2000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7)GB/T50326-2001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规范安全与文明施工规划并贯彻实施。
第二章施工安全监理的主要工作第一节工程准备阶段在项目施工工作实施以前,督促承包人检查施工范围以内和周围环境的地面、空间线路地下管线、地质条件、现场条件等,以便于科学地评审施工方案,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实施。
1、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施工方案,确定施工安全防护方案,并分析其技术性、经济性以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在施工方案进行调整和改进的同时,注意安全防护设施的修改和变动。
2、严格检查进场各种施工机械、设备的完好程度。
3、严格检查现场施工人员的生活用房、临时设施、加工场所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以及各种设施能够适应自然及气候条件变化的能力。
4、要求承建商制定现场施工的统一组织、指挥和协调的基本原则。
5、确定现场的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检查制度、检查内容和检查重点,包括气候条件和季节变化时的安全检查,尤其是雨期的基础施工时的安全防护问题,应该重点检查。
6、充分考虑施工现场周围的居民的生活、工作、交通等的安全性,督促承建商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如搭建过街天棚、安全网、防护栏等。
7、开工前督促承建商对所有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安全行为和技术教育,只有在各项安全防护工作落实并符合开工条件时,才能开工进入施工阶段。
8、施工前要求承建商在周围建立沉降观测标记,以便及时掌握施工对周围环境包括建筑物、道路等的影响,防止事故发生。
9、做好防火安全措施的审核。
第二节工程实施阶段一、危岩清除工程危岩带大致沿南北走向方向呈弧形展布,全长约350m。
根据危岩带位置的不同,将其分为东侧、西侧两个危岩段。
东侧危岩段位于滑坡东翼陡坡顶部,分布高程30 0~360m,长约100m,卸荷带宽度为2~10m,共5处危岩块体,最大规模为430m 3,总体积779m3。
西侧危岩段位于滑坡西翼陡崖顶部,分布高程250~360m,长约2 50m,卸荷带宽度为3~15m,共5处危岩块体,最大规模为1060m3,总体积3315m 3。
滑坡威及对象明确,滑坡危及5户10人、房屋3480m2、耕地约100亩、成渝铁路、长江航道等,危岩清除工程施工时如何保障施工人员及通行人员的安全将是本工程安全防护的重点。
二、基坑支护工程本工程原始地貌为残丘边缘坡地及低洼的冲沟地带。
基坑形状不规则,开挖面积约1500m2。
本工程场地位于xx区油溪镇华龙村长江左岸斜坡上,滑坡区后缘即为xx区至油溪镇的公路,前缘为长江航道。
三、结构工程在结构施工阶段,由于现场高空作业和机械设备的较多,各工种的交叉作业作业,如混凝土、钢筋、模板、脚手架、电焊等同时施工,又以索道运输系统作为主要运输工具,因此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一般。
监理将控制以下几个方面的安全施工重点:A、脚手架施工。
当用脚手架防护时,架子防护高度要高于施工平面1m,脚手板要严密牢固,安全网要密实,以防人或物的坠落。
脚手架要经技术人员和安全员的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B、安全绳的设置。
在进行高空建筑施工时,要注意高空上各固定绳的搭设和施工作业面的立体防护问题。
C、索道运输工具。
在使用中需要统一指挥与调度,严禁超载和违反操作要求的情况发生,必须安排专人进行安全检查和操作,以保持可靠性和安全性。
D、起重机械。
当起吊重物时,现场施工必须统一指挥和调度;要求操作人员持证上岗、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禁超载和机械带病工作;并对材料或构件的绑扎、堆放等提出明确的工作要求。
E、各种施工洞口的安全防范。
施工现场的预留洞口、索道运输口、临时道路旁等,及时采取安全防范措施,以防止洞口坠物及人员坠落的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F、各种危险物的醒目标志。
在施工现场,各种危险的部位(如各种洞口、配电箱等)、危险物品(易燃、易爆物品等)、禁止吸烟处等都要设置鲜明的危险标记,以便引起施工人员的注意,防止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
G、安全教育。
督促施工单位经常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包括个人行为的安全性教育、操作程序的安全性教育、减少危害他人的行为发生,并且严格要求每一位进入现场的施工人员,必须按规定佩带安全防护用品。
四、安装工程当大型建筑构件吊装时,主要控制合理的吊装程序,检查机械设备是否处于良好使用状态,防止所吊重物的倾斜、松散等以及机械设备的倾覆、失控等现象的发生,现场需要统一指挥和合理安排。
第三章安全文明监理的主要措施第一节督促承包方编制和实施《安全与文明施工规划》1、编制安全技术总体保证计划和单位(或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施工措施:除要求承包商编制《项目安全技术总体保证计划》外,还必须对重要的单项工程或专业工程编制安全施工措施,如原教学楼拆除工程、基坑支护工程等。
2、《项目安全保证计划》的内容应包括:工程概况、控制程序、控制目标、组织结构、职责权限、规章制度、资源配置、安全措施、检查评价和奖惩制度等。
3、本项目的安全技术措施应包括:防触电、防雷击、防坍塌、防坠落、防物体打击、防机械伤害、防溜车、防交通事故、防火、防毒、防洪、防爆、防尘、防疫、防环境污染等方面的措施。
第二节督促和检查影响安全的主要因素1、人的行为①督促施工人员的安全思想教育,增强安全意识。
提高现场施工人员对施工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认识安全事故的严重危害,正确指导施工人员行为,减少人的不规范行为。
②督促施工人员的安全行为教育,增强自我行为的控制能力。
③督促施工人员的安全知识教育,消除安全隐患。
④督促施工人员的技术教育,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力度。
2、现场机械、设备和材料等方面①审核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管理(包括一般机械和电器等)的岗位责任制度,如吊车操作、电焊工、电工、钢筋工、混凝土工等上岗证制度。
限制非持证人员的无证(包括没有重新登记)操作现象。
②审核材料管理人员上岗证制度,即现场管理材料的人员必须持有材料员上岗证。
3、现场施工条件方面①技术条件方面:重点审查实施施工方案时的安全防护方案设计的合理性、经济性和可靠性,有无可改进的地方。
尤其重视施工面上有交叉作业影响时的安全防护措施的可靠性,在施工过程中不同的施工阶段都要实施与之相适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②场地条件方面:重点审查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情况对现场安全性的影响。
如工地道路条件、机械设备的行驶路线、材料和构件的堆放以及运输方式等等。
③生活设施方面:重点审查现场施工人员居住、办公条件的安全性,如临时设施、居住区、加工场所的稳固性,以及各种生活用的电、水的供应和污染物的排放方式的可靠性。
④安全防护方面:主要检查施工人员现场施工时的工作面上的防护设施的安全性,如脚手架、安全网、过街天棚、安全防护用品;以及地上的坑、沟、孔的支撑和防护等。
⑤地质及气象条件方面:在具体的施工工地时,要重视地质和气象条件所带来的不安全因素。
尤其对临时设施或辅助设施,如混凝土搅拌站、临时工棚、临时加工场所和临时安全防护设施等等,都要减少“临时”的概念,而要按常规方法办理相应的审批手续。
第三节监理的组织管理措施1、建立现场安全文明管理体系(1)由监理牵头,组建业主、监理、总承包三方人员参加的“安全与文明现场领导小组”:根据业主意见,由总承包的项目经理担任组长、另两家任副组长。
随施工阶段队伍的进退场变化,吸收专业承包和分包方的代表作为小组成员。